張瑞萍
【摘要】加強企業的工會工作建設,不僅是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時代經濟需要所提出的新發展要求,是為了增強我國經濟實力、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提出來的新的衡量指標。企業工會工作質量直接決定了企業職工的利益情況,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企業工會工作。本文對企業工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提出企業工會工作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企業;工會工作;問題;質量;策略
伴隨著當前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均實施內部隊伍結構、組織結構、產業結構調整,這對于企業工會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新的環境和背景下,企業工會必須要對自身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明確,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將企業工會建設成為值得職工信任的基層組織。同時,企業工會應將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維權到位作為工作目標,積極探索工作方式方法,尋求新的工作途徑。堅持與時俱進,對工作內容和理念進行更新,最終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下面探討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和策略。
一、企業工會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企業工會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健全員工的激勵機制,使工會工作人員的工作激情不高,參與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使企業的工會建設逐日下滑。其次,工會工作人員思想觀念較為滯后。在新的形勢和環境下,企業改革力度較大,速度也很快。但是企業工會工作不管是在思想上、理論上還是方式方法上均較為滯后,工作依賴上級布置,缺少活力和創新。再次,工作方法和內容陳舊。新時期,企業工會工作方式和內容墨守成規,不管是工作方式還是內容,均沒有緊密貼近職工需求,缺少實效性和針對性,被動開展工作。注重形式,缺少把握宏觀形勢能力以及調查研究的能力。最后,在企業工會工作中,普遍存在維權不力、不會維權以及不敢維權等問題。大多數工會在行政領導之下開展工作,導致工會工作者在發現問題以后懼怕行政領導,不敢據理力爭,甚至有些工會工作者對于問題視而不見。這從根本上導致工會無法落實職工民主監督權力,使職工勞動權利無法得到重視和尊重。
二、提高企業工會工作水平和質量的具體策略
(一)注重完善工作機制。結合當前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這一趨勢,必須要注重完善工會工作的機制。首先,健全企業工會民主管理機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職代會內容進行充實和豐富,對職代會組織形式進行創新。其次,要促進企業工會工作的良好建設,還要完善企業內部的員工激勵體制,增強工會工作者的工作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工會工作中去,為企業的工會建設做出努力。再次,健全職工權益保障機制。對職工、企業、工會三方機制進行完善和健全,不斷完善合同制度、勞動爭議調處制度、職代會制度等,做好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安全衛生、社會保險、勞動報酬等,對職工合法權益進行維護。最后,完善參與機制。企業內部要增強工會工作人員與其它員工的溝通交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微信群、QQ群或者企業論壇等,增加企業內部的溝通渠道,提高員工之間交流的實時性和工作下達派發的高效性。
(二)充分落實工會工作。想要做好企業工會工作,不僅要注重思想認識,更要注重工作本身,關鍵在于充分落實工作。首先,要抓職能,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強化職工技能教育和職業理念,圍繞工作目標,通過座談會、交流會、論壇等諸多形式,開展宣講活動,對職工精神文化需求進行滿足。其次,通過樹立典型來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做好對先進模范的報道和宣傳工作,注重培養不同類型、崗位、層次的典型,注重樹立勞動模范和崗位能手,鼓勵職工崇尚勞模,盡職盡責,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做到建功立業。最后,切實提高工會自身工作效果。將企業生產總體要求作為中心,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對職工創造力和才智進行挖掘,使其凝聚到企業和諧發展、創新發展以及持續發展過程中。
(三)提高工會工作實效性。工會工作具有復雜性,因此,開展工會工作必須要明確自身位置,充分落實工會工作。首先,要做好企業職工維護者和代表者,強化自身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在工作過程中僅僅圍繞職工冷暖安危,落實救困幫扶工作。其次,充分落實民主管理工作。工會工作的重點就是民主管理工作,此外,民主管理工作還是工會組織主要的職能。工會要注重反饋職工要求、建議和意見,將企業長遠目標、規劃、方針政策傳達給職工。堅持民主管理制度,積極參與企業管理,對職工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建立穩定勞動關系,充分激發職工的潛能和積極性。最后,做好監督和參謀工作。工會組織對職工心聲進行傾聽和關注,突出創新和實干,提高職工凝聚力,維穩維權,同時維護職工利益和企業發展,實現增效降本,為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和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企業行使自身經營管理權利的過程中,工會要給予支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以及民主參與工作,密切聯系職工思想實際和企業工作實際,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工會工作。
(四)明確工會職能。企業工會職能是指企業工會組織應有的功能或作用,工會職能對于工會義務和權利具有決定作用。同時,工會組織體系構建、工會運作方式等均受到工會職能影響,所以,工會職能是企業工會建設工作的核心以及靈魂。對職工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屬于工會基本職責,所以,企業工會開展一切工作和職能均應將職工意愿和利益作為中心。企業工會宗旨決定了工會職能,工會不僅是一種經濟組織,還是一種社會組織,不僅是政治團體,還是職業團體。工會的性質和工會的宗旨決定了工會職能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我國《工會法》對工會職能進行了明確規定。(下轉第26頁)(上接第14頁)第一,教育職能。教育職能是指企業工會組織職工和動員職能參與經濟建設,對工作任務和生產任務努力完成。教育企業職工堅持不懈地學習,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技術業務、思想道德水平,構建有道德、有紀律、有理想以及有文化的隊伍。第二,維權職能。維權職能是指工會要對職工合法權益進行維護,這是工會的基本工作和職責。工會可以通過集體合同制度和平等協商,對職工勞動關系進行協調,對職工勞動權益進行維護。第三,服務職能。工會必須要和企業職工密切聯系,對職工要求進行傾聽,對職工意見進行反映,對職工生活給予關心和關懷,解決職工困難,切實為職工提供服務。第四,參與職能。根據法律規定,工會可以組織職工參與自己單位的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主要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形式。總而言之,通過明確工會職能,可以有的放矢開展工會工作,從根本上提高企業工會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工會真正做到為職工服務。
(五)強化維權功能。企業工會工作者要注重實施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包括勞動者、企業經營者以及政府。企業經營者不僅和勞動者存在共同利益,同樣存在著矛盾,因此,工會工作者要注重協調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將工會對于維護勞動者權益這一作用積極發揮出來。此外,還要注重增強工會的自主性以及獨立性。工會要注重確立自主權,增強自身獨立性,進而代表勞動者和企業進行博弈,對職工權益進行維護。最后,工會要對職代會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建設職代會制度,對職權進行落實,注重講求效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解決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提高企業工會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必須要充分重視企業職工人員的作用,要注重保護職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保障職工人員的基本生活水平,滿足職工人員生存生活的需要,從而提高職工人員的工作熱情,激發職工人員的工作動機,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去,為企業的發展建設作出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虞少敏,劉若實,戚偉紅.浙江省私營企業工會工作者及工會工作基本狀況調研報告[J].經營管理者,2016(30):96-98.
[2]王錦.論國有企業工會如何發揮"工匠精神"做好工會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6(22):17.
[3]馬玉輝.淺談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電力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03):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