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云
近日,央視一檔節目《朗讀者》受到很多人關注。節目主持人董卿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都被她深厚的文化素養和高雅的言談舉止所折服。她曾說;“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可見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閱讀。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一條獲得知識,提高素養,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從小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未來一生的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低年級學生正是學習的起步階段,熱愛閱讀將影響他的一生,所以低年級閱讀培養更顯得重要。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不僅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通往成功需要。因此,作為學生家校的監護人家長和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我認為教師和家長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師培養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一) 閱讀興趣的引領在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更是我們教師引領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搖籃。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常常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簡介,向學生推薦與課文相關聯的讀物內容。也可以利用課文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興趣”和“樂趣”這兩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去誘發學生的課外閱讀愿望,從內心中感受文字的情感,讓美好積極的情感流露出有素養言語與行動,這也就是閱讀的魅力所在。
(二) 閱讀方法的引領在教師
1.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學生喜歡上閱讀在于教師的引領。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課上通過教材上的課文教給方法。低年級小學生語感的培養最佳途徑就是能大聲、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先一字一字的指讀,然后,能眼看口讀,最后達到一字不漏地大聲朗讀。當順利進行朗讀時,訓練默讀,要求不出聲并能一字不漏的閱讀。在讀的過程中,需要邊讀邊思考問題,帶著問題讀,在閱讀中理解問題,尋找答案。隨著閱讀的進行,慢慢增加閱讀要求。不斷地進行閱讀指導,在朗讀中思考,再不斷地提問、再閱讀。學會了正確閱讀方法,逐漸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學會積累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正意義上的讀書,還要學會思考、分析,學會積累。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圈點勾畫、背誦精彩片段、摘抄好詞妙句積累語言,作批注、寫讀后感。養成勤動筆的良好習慣。
3.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閱讀
開展“講故事”“讀書匯報會”“手抄報”“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步步深入。每周四的自習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地選擇閱讀內容,如童話書、名人故事、百科全書等。每次對學生進行具體的閱讀指導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學生喜愛的閱讀實踐活動。 還可以在教室創設閱讀環境,班級文化墻懸掛學生設計的手抄報,創設閱讀環境墻,鼓勵學生和老師一起設計、布置等。讓學生在豐富的閱讀環境中,充分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語言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以獲得成功的體驗。
4.摘抄優美詞句,嘗試創作,享受閱讀的快樂
將課文、讀過的書中好詞佳句甚至片段摘抄下來,積累語言,經常去翻閱并能運用于生活中,寫作中。同時,積累到一定程度上時,可以逐漸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創新,逐漸嘗試寫作一些簡單的兒歌、詩歌、故事、童話等,在創作中享受閱讀的快樂。有了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學生的語言運用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會有質的飛躍和提高。
(三)教師引領學生讀好書
1. 推薦優秀讀物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重要的任務。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每學期都推薦兩到三本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供學生進行閱讀。每周一節課外閱讀課和學生一起讀書、聊書,分享讀書所得,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學生讀書的興趣盎然,增長了見識,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大大提高閱讀的興趣。
2. 讀經典、美文陶冶情操
中國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實孩子,就是給孩子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
二、家長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
1.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閱讀環境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家長必須先做好這方面的表率。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榜樣力量最有教育作用。父母晚上要經常讀書或看報紙、雜志,熱愛閱讀,為孩子做好榜樣,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并有意識的抽出一定時間,經常帶孩子逛書店,閱讀或購買各種各樣的圖書。給孩子購買有趣的、有益的圖書和其他閱讀材料,讓孩子不斷被新的圖書所吸引,產生良好的興趣去閱讀。書店各類大小圖書吸引著學生的眼睛,他們在書店可以感受到書的魅力和知識的趣味,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里翱游。還可以在家里建立家庭書房,經常閱讀并定期增添購買新的圖書。
2. 經常有意識地進行閱讀分享
經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在分享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從多方面或深或淺探討問題,只要孩子感興趣就可以。還可以更深層次的分析書里的內容、結構,同時,這也是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分享過程中,對孩子的表現父母應積極給予肯定,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分享閱讀,既可以開拓孩子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等,又可以促進情感交流。
3.在生活中重視閱讀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有詩情畫意,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多關注,滲透生活相關閱讀內容,一定會培養出優秀、細心的孩子。如周末去爬山,可以給孩子介紹有關戶外野營訓練等方面的書籍,讓他自己去閱讀,并和他探討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并在爬山的過程中加以叮嚀和驗證;從而激發孩子求知的興趣和愛好。
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需要我們教師摸索實踐。只要我們教師先做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并努力尋找方法引導培養學生閱讀,就能讓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成為成功的閱讀者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