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芊 方頎卓
[摘要]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都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其可能在企業運營的任何時期發生,也可能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文章從闡述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形成的原因入手,對于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企業風險;財務風險;經營風險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219
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均具有客觀性,這意味著上述風險是不以企業運營者的意志為轉移的,且長期存在于企業的日常管理與財務運作中。另外,企業的財務風險與客觀風險是無法消除的,因此只能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減少其出現的可能性,故分析應對、控制企業財務風險與控制風險的措施就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了。
1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形成原因
11市場客觀原因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形成是市場運行的客觀結果。眾所周知企業的財務風險實際上存在于財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如資金籌集和進行投資,這些活動本身是企業適應發展規律的選擇。因此當市場活動存在時這種風險就無法避免。同理,因為企業存在于市場中,面對競爭其必然要選擇不同的管理模式,這就會導致營運風險、分配活動的收益分配風險的出現。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在企業的運作流程中風險無處不在且無時不有,因此只有正確、客觀地看待企業存在的風險,才能夠使企業的運作目標與財務情況相互符合,并盡可能減少企業因為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而受到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12企業管理原因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形成與企業的管理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企業的管理無疑直接產生了管理方面的風險,該類型的風險同時具有損失性和收益性。這意味著企業的管理選擇不僅僅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也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收益。因此管理風險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故風險與收益成正比。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企業的管理風險本身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只有企業通過加強管理并提高自身運作效率,并積極采取措施防范管理風險,才能夠最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3資金融資原因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形成多與企業不選擇合適的融資渠道有關。通常來說企業在進行資金融資時多會選擇兩種渠道:第一種是通過吸收投資者的資金直接投資、發行股票、企業留存收益等方式形成的企業自有資金。第二種則是通過向銀行借款或者是發行債券并利用商業信用等方式形成的企業債務資金。通常來說當企業的借款利率低于投資預期回報率時則企業不得不為了提高預期每股盈余繼續舉債,這實際上加大預期每股盈余的風險,且會導致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應收應付款及現金流問題等。在這一過程中一旦企業的銷售面臨萎縮則會導致實際利率高于報酬率,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業無法按期支付利息,最終因經營困難而破產。
14投資選擇原因
錯誤的投資選擇必然會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因為投資風險是因為企業在取得資金后沒有合理選擇資金使用渠道所導致的,因此如果從市場投資的收益率與預計期望的投資收益率偏離的程度看,企業在投資方面偏離的程度越高則會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反之亦然。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企業的投資報酬實際上低于企業的資金成本則會導致企業在資金上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失,因此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投資渠道來規避這種風險,故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措施就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了,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需要牢固地樹立風險意識,并切實地采取防范措施,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投資風險的出現。
2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措施
21保持資金流動性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的第一步是保持資金的流動性。企業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流動資金本身作為企業的血液具有無可替代性。許多因為財務風險倒閉的企業最開始面臨的困境就是顯著的流動資金不足問題。因此可以認為現金流對于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故企業為了生存必須獲取現金,用以支付各個環節的成本、費用。其次,企業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過程中還應當始終在自身運營過程中持有足夠的現金量,或者選擇在短期內將資產轉化為現金,從而能夠做到履行現金的支付職能。與此同時,企業在保持資金流動性的過程中還應當通過風險轉移措施來將不具有流動性的資產以適當低價的方式轉讓或者出售來獲得一定數量的現金流,從而能夠起到將非流動性風險轉移給其他人或企業的效果。
22分析企業宏觀環境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還需要定期分析企業所在的宏觀市場環境。企業在分析企業宏觀環境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其本身宏觀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因此企業只有正確認識外部因素才能夠盡可能地降低外部風險對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其次企業在分析宏觀環境時還需要理解到宏觀環境的變化本身是難以準確預見且無法改
變的,因此其既能夠給企業帶來某種機遇,也能夠使得企業面臨某種危機。與此同時,企業在分析企業宏觀環境的過程中還應當努力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例如仔細地盯緊利率變動和匯率變更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從而能夠有效地避免其帶來本不必要的企業財務風險。
23保持投資分散性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的關鍵是保持投資的分散性。企業在保持投資分散性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對于各種理財方案以及這些可能方案所潛在的風險進行綜合性、客觀性的評價,從而能夠在保證實現財務管理目標的情況下選擇出最為適合企業且風險較小的方案,最終能夠達到回避風險的目的。
24采取風險分散措施
企業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控制離不開風險分散措施的支持。企業在采取風險分散措施時應當通過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來盡可能地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損失并努力降低損失的程度。另外,企業在采取風險分散措施時還應當著眼于增強企業抵御風險損失的能力。與此同時,企業在采取風險分散措施時還應當采取多元化投資方式來合理地分散財務風險的方法,例如企業可以對于風險較大的項目投資通過尋找投資伙伴來共擔風險并共享利益,最終能夠做到降低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3結論
在現代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里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都給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與威脅,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為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發展激勵。故企業應當在面對風險時有著更加清醒的認識,并通過選擇合適的風險防范管理措施來為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長才淺談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7,3(6):32-33
[2]李永梅,楊洋財務風險管理研究探析[J].會計通訊,2015,1(3):134-135
[3]張培淺談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現代農業,2017,2(7):109-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