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青 雷曦
摘要 核電廠全面風險管理是一項需長期堅持并不斷跟蹤、反饋的過程,以完善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健全的制定、良好的效果為基礎,在對核電廠風險管理的建設和培育中,增強員工風險管理意識,從而形成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為核電廠健康、穩定、持續的運行做好支撐。
關鍵詞 核電廠 全面風險管理 研究
一、核電廠全面風險管理分析
(一)規劃風險管理框架,建立風險管理體系
在核電廠風險管理中,不能只將目標定在了解風險管理的發展情形上,需要根據核電廠具體情況和行業情況做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框架規劃,建立相應的體系,籌劃好核電廠短期或長期成長目標。與此同時,在對核電廠自身風險管理進行設計規劃中,所參與的人員必須有核電廠最高管理者,同時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否則風險管理的規劃和體系的建立都無法將其應有的作用發揮出來。
(二)實行風險分級管理,持續監控和跟蹤
核電廠實行風險分級管理,能有效促進管理資源進行更為合理的分配。若是級別高的風險,則需各責任部門制定出相應的風險解決方案,并按計劃執行,不斷落實風險分級管理措施。與此同時,加強對核電廠財務領域風險的專項評估,并不斷對風險相關行動項目錄入系統做長期的監控和跟蹤。
(三)注意重大風險,合理分配資源
評估出的高風險即便當前受控,但如果發生影響很大的風險,就需要核電廠管理層和專業人員根據整體風險的偏好程度、戰略角度、本質特征等多方面進行考慮,最終對重大風險進行確定。結合核電廠風險管理實踐工作和評估結果來看,需要分辨出核電廠高中低風險屬于保守型還是積極型,同時加強各業務保障,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核電廠重大風險的內容和數量與管理側重點、環境政策、在建電廠、運營電廠等因素相關。
(四)注重風險評估,合理制定方法
風險評估思路需通過評估方法來體現,而評估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兩類,在對風險進行具體評估過程中,通常將這兩類方法進行結合。風險評估的成果通常有風險列表、風險圖譜、重大風險模型以及風險事件案例庫等。若規劃工作沒有完成,風險辨識的開端則是目標出發識別風險和業務部門職能,從而確保風險不遺漏。進入風險分析階段,增加了對風險屬性和關鍵因素的分析,而對于影響類型風險做進一步細分,有利于制定風險改革措施,從而更客觀的對風險進行評價。處于風險評價階段時,加強對管理改進的迫切性評價,此階段正處在流程的再造時期,基礎工作有許多都在開展和設計中,所以,在影響度和可能性兩個維度中,需增加改進的迫切性,利于后續的管控和合理分配資源。
(五)結合實際情形,做好風險分析
按照評估的結果,可以將風險具體分為以下幾類:戰略風險、運營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核安全環保風險、工程建設風險。在戰略風險中,改革風險和戰略管理風險的等級易升高。與生產相關的運營風險,關乎著機組能否穩定安全的運行,因此必須做長期關注,當然若與經營相關的其他風險,如人力資源風險和流程管理風險等風險等級增強時,也必須加強其關注度。在市場風險中,不僅要結合核電廠具體情況,分析其行業風險和競爭風險。在核電廠財務風險中,需對影響度高的風險進行特別關注,比如預算和資產等管理風險。在法律風險中,重點關注合規和合同風險,若在勞資合同轉換中,需重點關注訴訟事件和法律糾紛。而在核安全環保風險上,最大程度發揮出控制體系的作用,注重核事故的影響和落實安全整改措施,而在工程建設風險中,此過程會有新的風險點出現,與此同時,風險源識別因素會增強。核電廠在具體風險分析上,無論是關鍵成因、風險源,還是風險事件和現有控制措施等都具有一定的變化,具體如下:(1)因公司轉型,同原有模式在過渡上時間短,流程多,許多東西需重新建立,所以風險源分析絕大多數會出現在設計缺陷上。(2)因改革形成的過渡期固有風險,比如:流程效率、員工酬薪和思想等,能讓許多風險出現的關鍵導向決策機制。(3)進行改革中,現有控制措施過緊,未知因素加大,管控政策也收緊。(4)不可控制的風險程度增大,從而出現新的風險,因此,風險事件頻發率增強。
二、結語
只要核電廠存在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會存在各種風險,因此,需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風險管理措施,以此避免各類風險的發生。核電廠全面風險管理的建立不僅利于核電廠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還利于核電廠管理水平的提高,競爭力的增強。因此,需堅持核電廠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防控,堅持體系的長效機制,不斷對制度進行落實和強化,做到發現風險及時,并結合核電廠實際情況做好風險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