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敏
摘要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經濟持續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過程中,保證小微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 小微企業 優惠政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的數量日益龐大,其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小微企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穩定了社會經濟;同時擴大了就業,緩解就業壓力,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當前,基于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各種外部因素,其發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約。首先,小微企業組織和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生產技術水平較低。其次,目前大多數小微企業的財務決策權力都掌握在企業所有者手中,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識,沒有明確劃分崗位職責,導致小微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容易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加大企業財務風險。同時,小微企業在人才和資金方面同大中型企業有著較大差距,阻礙了小微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大多數小微企業都缺乏程序化的管理,十分混亂,這些都是缺乏信息化支持的結果。最后,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基層員工工作缺乏獨立性,而企業所有者往往更在意短期經營目標的實現,缺少長期經營目標。小微企業內部人員綜合素質的缺乏,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國務院以及相關部分都積極地采取了應對措施。其中涉及到流轉稅和所得稅等多個稅種,包括減征稅額、起征點等多種稅收優惠形式。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存在著眾多缺陷。
一、著力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1.加大政府宏觀調控的力度,完善市場信貸管理制度,督促大型金融機構強化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適當降低放貸標準,降低門檻。
2.對適用于小微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出臺優惠政策,建立專營于小微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來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扶持信用社、村鎮銀行等中小型金融機構,增強不同規模金融機構經營的靈活性。
3.縮短小微企業在金融機構融資的中間環節,提高金融機構放貸審批效率,節省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保證其利潤。
4.小額信貸、融資擔保并不屬于金融機構,但又經營金融業務,工商、銀行、銀監、公安、政府金融辦在不同的環節均可監管以上公司,但缺乏明確的監督管理部門,容易導致監管工作混亂。政府應及時制定相關法律條例,規范民間信貸,讓符合條件的民間信貸合法化;建立明確的職責部門,對民間借貸進行約束和監管。
5.建立貸款保險機制,鼓勵發展融資保險業,規避民間借貸融資風險。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建立健全的保險市場與金融市場。
二、降低小微企業所得稅稅率,逐漸轉變優惠方式,擴大稅收優惠范圍,減輕小微企業負擔
建議降低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率,減輕其稅收負擔,給予小微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轉變小微企業優惠方式,可采用延期納稅、加速折舊等,將優惠方式由直接優惠為主間接優惠為輔轉變為間接優惠為主直接優惠為輔。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范圍,提高其稅收起征點,延長小微企業納稅寬限期,在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等方面給予稅收減免。
三、增加對小微企業的政府支出,加大對小微企業提供的財政補貼
1.對小微企業提供直接財政補貼,如承擔其人才聘用費、員工培訓費等;還可加大撥款設立鼓勵小微企業發展的專項基金,借鑒日本比利時等國的模式,建立小企業情報網絡以及數據庫。
2.給予小微企業間接的財政扶持措施。
四、鼓勵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加大對其技術革新的資金投入,同時重視對小微企業中科技人才的培育
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政府應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推進小微企業的技術革新。
2.人才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關鍵,也是一個企業能否在社會各類企業中脫穎而出的要點。人才強國一直是我國不斷努力的方向。政府可積極推出鼓勵政策,如給予小微企業內部科技人才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或者直接投入部分資金,作為人才激勵獎金。
五、推進小微企業信息化建設,建立企業數據庫
信息化是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研究對象的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技術。它能夠極大的提高辦事效率,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發展。通過實現信息化,企業能夠極大的提高自身競爭力。
小微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突破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內部的努力和政府外部的鼓勵支持。小微企業內部必須積極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其結構的合理性,重視技術革新;小微企業內部管理者應當明確劃分職責,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縮小其資金風險,同時制定長期經營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應該提高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的針對性,降低稅收門檻,減輕其稅收負擔;完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重視對其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推動小微企業信息化建設,讓小微企業更好的生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