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社利
(濮陽市中醫院 外科 河南 濮陽 457001)
優質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徐社利
(濮陽市中醫院 外科 河南 濮陽 457001)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濮陽市中醫院收治的63例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6.25%比29.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優質護理干預;食管癌;并發癥;生活質量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是一種食管黏膜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5%~10%,惡性程度較高,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5萬人因食管癌失去生命,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1]。手術治療為目前臨床治療食管癌的首選方案,其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其創傷大,術后易出現多種并發癥,預后較差。有研究指出,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預后,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量[2]。本研究選取63例食管癌患者,通過分組對比,觀察分析優質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濮陽市中醫院收治的63例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35~75歲,平均(46.62±6.08)歲;其中腺癌8例,鱗癌23例;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36~77歲,平均(47.58±6.12)歲;其中腺癌10例,鱗癌2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術前檢查、術后管道護理等傳統護理干預。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干預:①術前護理。與患者交流,對其病情、性格特點、行為習慣等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為其介紹醫院環境、病因、治療方案及疾病轉歸等。②術后護理。對患者術后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予以嚴密觀察,保證復爾凱營養管、胃腸減壓管、留置尿管等各種管道連接良好,嚴密關注引流暢通情況及引流物性狀,并記錄24 h引流量;妥善固定胃管及胸管,水封瓶應低于胸部水平60~100 cm,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輔助其行半臥位,密切關注引流液顏色、引流量及水柱波動情況,若連續3 h引流量>100 ml/h且伴有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等現象應立即通知主治醫師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嚴密監測并定時擠壓胸管,避免出現胸管扭曲、受壓、脫出現象,若引流液<50 ml/24 h、未見水柱波動、出現淡黃色引流液、X線片顯示肺膨脹良好則將引流管拔除;記錄胃管長度并于鼻尖處標記,避免胃管脫出后盲目重插損傷吻合口,保留胃腸減壓管5~7 d,拔管前1 d引流暫停,經復爾凱營養管注入適宜量流質飲食,若未見不適發生,則拔除胃腸減壓管,叮囑患者定時準確刷牙。③飲食護理。每次自復爾凱營養管注入食物前應以100 ml溫開水沖洗食道,攝取飲食時取高坡臥位,叮囑患者禁止臥位飲食,避免發生食物反流,引發食管炎,同時告知其進食后應適當活動,避免因進食后立即睡覺導致胃內容物積聚于食道。④并發癥護理。給予飲食后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氣短、惡心、胸悶、上腹飽脹、嘔吐等現象,術后5~10 d觀察患者有無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發熱、胸部疼痛、白細胞升高等癥狀,若出現以上癥狀則即可禁止飲食,行B超、胸部X線片檢查,并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⑤心理護理。手術前后親切與患者交流,每天保持10~30 min與患者溝通時間,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對存在擔憂、焦慮、悲觀等不良心理情緒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告知其疾病轉歸及既往成功案例,播放舒緩輕音樂、幽默視頻等轉移其注意力,并鼓勵其積極參加集體戶外活動,以幫助其宣泄心理壓力,同時與其家屬溝通交流,囑咐家屬多陪伴患者,緩解其心理負擔,必要時可邀請心理醫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⑥呼吸功能訓練。緩慢吸氣后屏氣3 s,腹肌用力連續咳嗽3聲,內縮腹壁,縮唇時盡可能將氣呼盡,而后緩慢深吸氣,重復3次,3次/d,15 min/次,并動作輕柔按摩其四肢,根據患者情況適當進行四肢主被動訓練。
1.3觀察指標①觀察比較兩組干預后肺部感染、肺不張、胸腔積液、胃排空障礙及吻合口瘺等并發癥發生情況。②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3](SF-36)對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對比,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1并發癥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食管癌又叫食道癌,小的且沒有轉移的腫瘤首選外科手術治療,手術切除治療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臨床癥狀,延長其生存時間,但手術切除操作時間長,且氣管插管及麻醉藥物的使用會導致患者氣管黏膜受損,另外手術操作易對患者肺部造成牽拉擠壓,極易誘發術后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研究發現,食管癌手術切除后肺不張、肺炎、肺栓塞等肺部并發癥發生率高達17%,嚴重者甚至誘發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肖幫儒等[5]對實施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患者給予優質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患者術后肺部感染、聲音嘶啞等并發癥發生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高達81.63%。優質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將傳統以醫生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措施,深化專業護理內涵,提高整體護理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對實施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改善預后。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優質護理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考慮出現該結果的原因可能為優質護理干預具有以下優勢:①可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恐懼、悲觀等不良心理情緒,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積極主動配合醫生治療,養成良好生活行為習慣,減少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②通過緩慢有節律的呼吸訓練,可使肺泡PaO2增加,PaCO2降低,改善患者呼吸深度及呼吸頻率,進而改善其肺換氣量,增強咳嗽排痰能力,使呼吸道通暢得以保持,防止感染發生;③通過對患者補充液體營養,可有效改善機體內環境,改善患者營養不良狀況,增強其機體抵抗力,進而改善臨床癥狀,促進良性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應用于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淑華,王艷,段詩苗,等.綜合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療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2):1971-1972.
[2] 王俐文,黃西萍.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4):509-510.
[3] 汪志美,汪春雨,唐正,等.護理干預對食管癌放療期間生活質量及并發癥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10):1810-1812.
[4] 楊玲娟,鄒金梅,曹梅.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食管癌伴負性情緒患者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4,31(6):1112-1114.
[5] 肖幫儒,劉穎.優質護理干預用于胸腹腔鏡聯合行食管癌根治術49例效果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4):647-650.
R 473.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9.132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