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汛
[摘要]用電檢查是電力營銷的重要基礎工作,文章從安全管理、需求側管理、法制管理三方面來闡述當前形勢下如何開展用電檢查工作。
[關鍵詞]電力營銷;兩精兩優;用電檢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07
1引言
創建管理精益、服務精細、業績優秀、品牌優異的國際一流電網企業,已經是很多供電企業的戰略性目標。管理精益,就是按照“消除浪費、創造價值、持續改善、精益求精”的要求,全方位開展對標管理,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安排經營要素投入,消除價值鏈各個環節的一切損耗浪費,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服務精細,就是始終堅持服務型定位,最大限度提供優質、規范、方便、真誠的供電服務,積極推出多樣化、個性化服務,服務好經濟社會發展、發電企業和廣大用電客戶,努力得到各方認可,持續提升客戶的滿意度、信任度。業績優秀,就是持續提高質量效益和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發展后勁,提升關鍵業績指標,增強盈利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公司綜合實力。品牌優異,就是通過品牌彰顯企業良好形象,獲得政府、公眾、投資者、媒體等諸多利益相關方的信任和支持,打造品牌知名度、品牌認同度、品牌美譽度和品牌忠誠度。
在供受電時,疏忽了用電檢查經常會造成供電企業與用電用戶的安全事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有了健全的用電安全管理體系,在供電企業和用電用戶邊界的電氣安全才有了系統、全面、清晰的保障機制,供電企業和用電用戶雙方的人身安全才有源可溯。
用電檢查其工作的開展方式和輸入輸出獲得的數據能輔助供電企業動態,實時地掌握用電用戶的用電需求和分布情況。對于現網的電力科學調度、供用電安全穩定運行和規劃的電網建設都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用檢工作不可以傳統思路開展。需充分利用現有較為完善法制體系開展。為供電企業、用電用戶的雙方權利和義務提供完備可靠的保障,需依靠法制體系開展用電檢查工作。
2健全用電安全管理體系
用電檢查工作雖然屬于電力市場營銷工作類別,但對管理界面內涉及的電氣設備均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保障。進一步為保護供電企業人員、用戶人身安全提供基礎。
21加強用戶并網前期安全管理
從供受雙方的業務流程起點開始,可以較好杜絕電氣設備運行、安全缺陷等相關的事故隱患,較大力度保障雙方安全。供電企業提供了供電線路后,需從供電方案里面明確用戶受電電氣的設計原則和施工規范。在電氣設備的技術參數、安裝、調試的隨工驗收、交接試驗、竣工驗收等環節進行安全監督。
22加強用戶并網期間檢查管理
作為保障可靠有序供電和電氣設備安全的有效途徑,用電檢查工作需充分發揮監管、督導、協同、指導的職責,使用戶的用電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體現經濟效應。通過組建技能優異、配置齊全用電檢查隊伍、明晰相關工作責任及道德操守、周期性加專項性開張用電安全大檢查等方法,使得用電檢查的工作落到實處。
3用電檢查對需求側工作的推進
電力市場建立需求側管理體系,是對電力市場營銷新模式的一種摸索,對供電企業能起到較大的幫助作用。
31大客戶基礎資料管理
當下形勢對大客戶服務工作提出更好的要求,如何在客戶群中辨識潛在大客戶、重要客戶成為重要課題,需加強用電檢查的用檢隊伍配置、需求側挖掘、用戶工程監管。
32實行大客戶經理制
大客戶經理制能保證供電企業的市場營銷領域管理模型和業務流程的趨于扁平化發展。通過機制溝通的橋梁來對用戶提供服務。對用電申請受理、實施現場勘察、簽訂供售電協議、用戶工程設計審查、竣工驗收、電費回收等每個階段的相關工作開展進行跟進,是一種全覆蓋、強管控、提前介入、精益高效的服務方式。用戶面對的大客戶經理,能實時、高效、經濟地享受一站式的供電解決方案、技術支撐和新業務體驗。客戶的實際需求會被專門的大客戶經理提供最貼切的方案,客戶的臨時需求會被專業的大客戶經理快速響應。對于服務口徑的專業化和客戶情況的熟悉度都將大幅提升。
33挖掘和培植電量增長點
用電檢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夠實時掌握對服務的用電用戶的電網接線、設備運行、負荷特性、電能電量、配套人員、運行水平、產品特性、用戶經營、產能和供求關系、周期規律、過程特性、擬需配套電力項目、用電及電價結構、欠費狀況、電費成本比、電量增長點及趨勢這些資料,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供領導決策,為電力市場運營提供清晰思路。
34入網電力工程市場的管理
開展并網電力工程的管理工程中,需要主抓用戶工程的管理。供電企業的市場部需與用電用戶共會監督機制,必須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建議由紀檢監察部門專門負責,建立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的制度,同時加強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管力度,對違規超支使用“三公經費”的腐敗問題予以堅決的查處。[3]信息公開如果能注意其完整性、可理解性以及及時性,并且接受群眾檢驗與監督,那么“三公”消費的公開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要建立信息問責反映機制,建設民眾投訴監督的網上平臺,有效匯集民意,加快實現信息網絡化、共享化的步伐,方便政群、黨群聯系交流,真正做到反映民心、集中民意,讓人民來做公正的第三方監督。
25加強績效考核,完善考核體系
加強政府績效考核,政府績效考核制度能夠有效地促進官員關注政績,努力上進,改革創新,是“新一輪政府創新的驅動器”。[4]將“三公經費”的使用和公開情況計入政府績效考核中,將績效考核與個人職位發展相聯系,加大了違規行為的成本,能夠極大地降低過度“三公消費”的動力,同時也能夠降低行政成本,打造廉潔高效型政府。
3結論
綜合來看,“三公消費”問題的管控存在不少漏洞,這就使得部分官員有機可趁、有利可圖,正面應對“三公消費”問題,制定政策切實落實解決也顯得尤為必要。此外,“三公經費”問題之所以在社會上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正是公民意識的體現,公民社會的秩序不是讓這一場場戰爭成為公民生活的必要內容,而應讓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成為公職人員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李恒超 規范“三公消費”[J]. 黨政論壇,2012(12):28-30
[2]李先華,原玲 談談遏制“三公”經費支出[J]. 辦公室業務,2013(7):228-229
[3]吳逶 淺析“三公經費”消費的治理[J]. 企業導報,2011(20):27-27
[4]杜娟 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力度的意見分析[J]. 中國經貿,2015(17):225-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