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育會
【摘要】水利工程作為重要的建設工程之一,是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強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管理,可以提升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的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針對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要點,以供相關人士的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目前,加強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經得到了建筑施工企業高度的重視與關注。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冬季施工中,會遇到較多的限制性因素,影響著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要加大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力度,避免冬季施工中安全隱患的發生,進而增強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
一、我國冬季混凝土施工標準
本文以工程施工期的氣溫標準為主,在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氣溫標準的制定中,寒冷地區的日平均施工氣溫在5℃以下;如果對于氣溫相對暖和的地區來說,日平均施工氣溫不能超過3℃。此外,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能只采取全面保溫措施的氣溫標準,主要是由于入冬期間氣溫下降地比較快,外界氣溫普遍低于堆料溫度。但如果冬季氣溫回升,堆料溫度的回溫仍處于零下。由此可見,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中,要綜合考量入冬階段和冬季結束這兩個階段,混凝土施工措施要體現出一定的可針對性特征。
此外,混凝土受凍影響著其性能的發揮。混凝土在攪拌澆灌過程中由于受到水泥水化反應的影響,會產生一定的硬化現象。而且水泥水化反應速度與混凝土自身的材質有著緊密的聯系,受內外溫度的影響比較大。溫度在升高時,混凝土水化反應速度會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在溫度過低時,又會影響到混凝土正常的水化反應速度。
二、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水利工程質量影響深遠。而混凝土質量的變化,很容易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對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冬季溫度對混凝土的影響
冬季氣溫較低,受冷熱現象比較明顯,鋼筋容易發生腐蝕現象,進而引發一定的混凝土裂縫現象。鋼筋的氧化銹蝕容易造成體積的膨脹,包裹鋼筋的混凝土由于在壓力作用下出現了破裂現象。與此同時,混凝土的水灰比較嚴重,在受到溫度的影響之下,失水過快產生裂縫,而且加速了混凝土的裂縫范圍。
此外,混凝土內外溫差值比較明顯,外部水分蒸發,由外部向中心移動過程中,使混凝土內部出現了空隙現象,進而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二)冬季溫度對砂漿和粗骨料的影響
砂漿和粗骨料在溫度較低的影響之下,會出現一定的脫離現象,骨料會暴露在外。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流失過多地水分、粘貼性降低以及水分迅速外離等原因所引起的,也是產生起灰現象的重要原因。
(三)冬季溫度對混凝土硬度的影響
由于受到冬季低溫的影響,混凝土表面會發生一定的反霜現象,使混凝土的硬化越來越嚴重。內部水分借助于毛細血管作用會迅速蒸發,混凝土與墻面很難進行有機地結合。
三、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要點
(一)慎重選料
1、原材料。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與其他工程建設的混凝土施工都需要嚴格按照選料、摻合拌料以及澆筑施工等流程展開施工。選料使混凝土施工的基礎部分,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要求來進行選料,進而為后期施工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過程中,要采取科學有效地防凍措施。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實際情況中,抗凍性良好的水泥大體上包括火山灰水泥和硅酸鹽水泥等,其中,硅酸鹽水泥應用更為廣泛一些,其抗凍性更為顯著。
因此,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要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出發。在選用水泥時,水泥標高至少在33號,混凝土最低用量要大于330kg/m3,水灰比要控制在0,6以下。
2、摻和材料。
在摻合拌料過程中,要深入考量混凝土的抗凍性能,特別是在摻和材料上,要始終圍繞抗凍性為重要的參照指標。在抗凍性良好的外加劑使用中,應用較為廣泛地就是早強劑和減水劑等。
此外,在骨料方面的選擇上,要確保骨料表面良好的清潔度,盡量不要出現混有活性的材料,以免外加劑在與骨料的活性材料混合中產生不良反應。而且在拌制混凝土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設計成分量進行對比,要在遵守施工順序的基礎上進行定量投放。
(二)合理配置水灰比,調整內外溫差
1.對于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要及時予以改善和解決。針對水灰比不合理這一問題,要從施工實際情況出發,要合理控制水泥用量,不宜過多或者過少。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必須要不斷增強混凝土的抗凍性能,而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是水泥的重要構成成分,這兩種水泥的一般水灰比為0,44.同時,水灰比在過小的情況下去,會加劇混凝土的水化熱程度,造成開裂,因此,水灰比要適當調整,最佳的比例值為0.6以下。
2.在內外溫差的控制中,必須要開展相應的保溫養護工作,以有效控制住內外溫差的差距。基于此,可以采用隔熱材料覆蓋混凝土進行保溫,保留一部分由于混凝土水化作用而產生的熱量,要達到混凝土強度的質量要求。
(三)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也是水利工程中不容忽視的一項建設環節,涉及到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第一,在澆筑施工開始之前,要及時清理鋼筋和模板表面的雜物,要將各類雜質全部清理干凈,對鋼筋和模板給予強有力的附著力,創建出最為適宜的澆筑施工環境;第二,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外部施工環境,制定出配套可行的施工方案,要體現出一定的可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此外,在外界溫度在10℃以下時,要將直徑大于25毫米的鋼筋溫度及時提升上來,并且達到標準溫度,而暖棚法卻可以大大解決此類問題,具有明顯的輔助功能。為了確保澆筑過程的萬無一失,澆筑至少要維持在5℃;如果澆筑結構過于細薄,澆筑溫度要大于10℃。澆筑過程要做到連續均勻,禁止出現間斷現象,最后,在澆筑完成后期階段中,必要的振搗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以增強混凝土的密實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勢在必行,可以確保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水平,是水利工程施工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結合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加大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價值,要做好施工過程中的選料、摻和材料以及混凝土澆筑等技術要點分析,進而實現水利工程的長遠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郭艷立.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思考[J]. 江西建材,2016,(04):143+147.
[2]王瑋. 簡析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9):194.
[3]曹道權,袁程輝. 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及養護措施[J]. 科技創業家,20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