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國
【摘要】節水灌溉工程作為可持續發展農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依據我國目前水資源的供求狀況,我們進行節水工程是有必要的。水資源的日益匱乏影響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已推廣與實行節水工程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本文分析了農業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農業用水
1、節水灌溉的制約因素
1.1 產權制度不完善
節水灌溉是國家提倡鼓勵并支持的項目,項目的資金主要由中央政府撥款,再有就是地方政府以及受益群體負擔剩下的一部分。由于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制度不完善,造成產權不明,不利于管、用、建的實現。
1.2 農民種植不統一
現代灌溉技術主要應用在大面積的同類作物,而單戶農民經營的不同,很難實現統一灌溉,增加了管理的困難,不利于灌溉技術的推廣。
1.3 財政不足
由于節水灌溉項目資金投入大,雖然國家撥付了大部分的資金,但因為地方經濟發展有限,以致影響節水灌溉項目的規模化發展。
2、農業節水灌溉技術
2.1 渠道防滲技術
是為減少渠道的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護層而采取的技術措施。渠道輸水是本地區目前農田灌溉的主要輸水方式,而傳統的土渠輸水滲漏損失嚴重,約為引水總量的50%~60%,可以說大部分水都滲漏和蒸發損失掉了。因此,大力發展渠道防滲技術是節水灌溉發展的重要途徑。渠道防滲技術根據使用的材料可分為土料壓實、三合土護面、磚石襯砌、水泥襯砌、塑料薄膜防滲和瀝青護面防滲等。本地區的渠道防滲工作始終以開發性能好、成本低、易于施工、便于群眾掌握的防滲材料為中心,同時研究推廣新型防滲渠道斷面形式和襯砌形式。
2.2 低壓管道輸水技術
簡稱“管灌”,是利用低壓輸水管道代替傳統輸水土渠,將水直接送到田間溝畦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以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滲漏和蒸發損失。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技術一次性投資較低,要求設備簡單,操作管理方便,農民易于掌握,比土渠省水40%、省工、省地、省時,增產效益顯著。因此,在無力發展噴灌和微灌的地方,采用“管灌”是一個方向。
2.3 噴灌技術
噴灌是利用專門的設備將有壓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過噴頭分散成細小水滴,以自然降水的方式均勻噴灑到田間,對作物進行灌溉。這種方式需要在農田中布設噴灌頭、連接管道、驅動裝置等,較適合在山丘地區、干旱缺水地區和經濟作物灌區發展。優點是灌水均勻,少占耕地,節省人力,對地形的適應性強。缺點是受風影響大,設備投資高,安裝架設設備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噴灌技術的形式很多,生產中常用的有固定管道式噴灌、半移動式管道噴灌、滾移式噴灌、時針式噴灌、平移式噴灌、絞盤式噴灌等。各種噴灌形式各有利弊,適合于不同的條件,應因地制宜選擇應用。
2.4 滴灌
(1)固定式地面滴灌。一般是將毛管和滴頭都固定布置在地面(干管和支管一般埋于地下),整個灌水季節都不移動。
(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為降低投資只將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間,而毛管及滴頭可以根據輪灌需要移動。
(3)膜下灌。在地膜栽培作物的田塊,將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這樣不僅克服了鋪蓋地膜后灌水的困難.而且還大大減少地面水分無效蒸發。
3、農家常用節水措施
3.1 果園挖蓄水溝 蓄積雨水
在果園,根據行間走向和等高線,在地塊內修筑外高里低,內有蓄水溝,外有蓄水埂的水平梯田。這樣一來,自然降水全部深入園內,相對削弱了地表徑流的速度和流量,從而控制了水土流失。
3.2 根據果樹生長季節節水灌溉
春季土壤解凍后及時灌萌芽水;萌芽開花期,需水量少,灌水量可少些,以浸潤土層60~70厘米為宜。5―6月份是枝梢迅速生長和果實膨大期,根據旱情灌水,為了防止速效化肥滲漏到深層土壤,灌溉時以浸潤土層60~80厘米為宜。夏季高溫的中午氣溫超過32℃時進行樹上噴水,間隔15~30分鐘,連噴5~8次,可有效降低葉面溫度,提高光合效率,促進果樹生長。11月底及時灌封凍水。冬、春的干旱大風易使果樹抽條,灌水量應大些,以浸潤土層10厘米為宜。
3.3 微灌
微灌是一種局部灌溉新技術,能使土壤內的水、肥、氣、勢經常保持適宜果樹生長的良好狀態,蒸發損失小,不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它是一種用水經濟,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比噴灌節水30%~60%,比渠灌節水80%~90.5%。
微灌技術是相對噴灌技術而言的,它包括滴灌、微噴灌和涌泉灌。微噴整個系統包括控制設備(水泵、水表、壓力表、過濾器、混肥罐等)干管、支管、主管和滴頭。將具有一定壓力的水,經嚴格過濾后流入干管和支管,輸送到果樹行間。圍繞樹的毛管與支管連接,毛管上安裝4~6個滴頭,水通過滴頭源源不斷地滴入土壤,使果樹根系分布的土壤一直保持最適宜的濕度狀態。它可以根據果樹需水、需肥等的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水、肥等以很小的流量均勻、準確、適時、適量地直接輸送到果樹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3.4 滲灌
果園滲灌技術是繼噴灌、滴灌之后的果園節水灌溉技術,它通過埋于果樹行間土壤30厘米處的灌水器(微孔滲灌管),將水定時定量地向土壤根區滲水而供給果樹,屬于一種地下微灌形式,它直接向根區供水,水分利用效率高,蒸發損失小。每畝每次灌水約10~20立方米,比噴灌節水約60%。
結語
總而言之,節水灌溉技術多種多樣,每一種技術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每個地方,每一種條件都可以選擇合適的節水灌溉技術,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而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見其超. 農業節水灌溉的重要性分析[J].北京農業,2013(09).
[2]雷煜. 淺談農業節水灌溉技術[J].陜西水利,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