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的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用水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致使水資源供需狀況進一步惡化,各個產業爭水的現象不斷增多,農業用水比例不斷降低,這就需要水利工作者深入研究灌區節水技術,以推動節水灌溉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對策;趨勢
一、我國主要的節水灌溉方式
1 農田渠道防滲技術
當前我國的農田灌溉的輸水方式主要是渠道輸水。水資源利用在傳統的土渠輸水中其有效利用系數一般在0.3~0.5之間,絕大部分水資源在輸送過程中都因為滲漏或者蒸發而損耗掉了。農田灌溉用水的損耗主要就在渠道滲漏中存在。現代農田灌溉采用渠道防滲技術之后,渠道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0.85,相比之傳統的土渠輸送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此外,渠道采用防滲技術之后其輸水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改觀,這有利于農田生產季節化和土地資源有效利用。是我國目前采取的較為有效的主要的節水灌溉措施之一。
2 噴灌
噴灌的優點:(1)節水效果顯著,水的利用率可達80%。一般情況下,噴灌與地面灌溉相比,1ml水可以當2ml水用。(2)作物增產幅度大,一般可達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農渠、毛渠、田間灌水溝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種面積;灌水均勻,土壤不板結,有利于搶季節、保全苗;改善了田間小氣候和農業生態環境。(3)大大減少了田間渠系建設及管理維護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減少了農民用于灌水的費用和投勞,增加了農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6)避免由于過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鹽堿化。常用的噴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軸式、卷盤式和輕小型機組式。
3 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適用于果樹、蔬菜、經濟作物以及溫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處是滴頭易結垢和堵塞,因此應對水源進行嚴格的過濾處理。
二、節水灌溉技術方案的優化
為了滿足當下社會水資源可持續應用的需要,進行節水灌溉技術方案的優化是非常必要的,這需要進行節水灌溉技術的深入認識。我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進步,水資源的消耗日益擴大。因此,要保證新型節水灌溉模式的應用,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從而滿足當下的農業灌溉的需要。國家要抓好節水灌溉的技術路線,積極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確保節水灌溉技術環境的穩定性。在此應用過程中,也要做好水資源利用的建設宣傳工作,確保全民節水灌溉意識的體系,從而滿足當下的節水應用需要。我們應加大對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的宣傳教育力度,使全社會都來關心節水灌溉技術,形成好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環境。節水灌溉技術發展要符合農村實際。一是因地制宜,繼續普及與推廣噴、微灌技術。在節水灌溉模式中,噴、微灌應用越來越多,目前國內外噴、微灌技術正朝著低壓、節能、多目標利用、產品標準化、系列化及運行管理自動化方向發展。二是灌溉渠系管道化。我國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區低壓管道輸水技術,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區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應大口徑塑料管材的開發生產。
通過對現代化精細地面灌溉模式的應用,可以滿足我國的農業經濟開展需要。通過對激光平地技術的推廣,土壤自動監測技術的推廣,可以進行田間灌溉水的有效應用,確保其精細灌溉模式的優化。在灌溉技術應用過程,要進行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的協調應用,實現最新節水理論的優化,進行新型的灌溉理論及其技術體系的優化。推動3S技術在農業節水工作中的應用,這樣可以實現其整體節水效能的提升,以滿足當下工作的需要。在建設應用過程中,也要進行國外先進節水技術的應用,比如這幾年國際節水灌溉熱潮的推動,新型的節水技術不斷出現,國外出現了地面浸潤灌溉、坡地灌水管灌溉、土壤網灌溉、繩索控制灌溉等新的節水灌溉技術,都對我國的節水灌溉有積極的參考借鑒意義。對于沙漠地區和缺乏淡水的沿海地區,利用空氣中的水分進行灌溉是一種可取的方法,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實用性是今后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三、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趨勢
1 地面灌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是世界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最廣泛采用的一種灌水方法。加大田間工程的建設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廣諸如膜上灌、涌流灌溉等節水型地面灌水技術,仍將是節水灌溉技術發展最主要的趨勢之一。同時,采用激光平地技術進行水平畦灌、田間灌水設施自動化、土壤墑情自動監測技術等現代精細灌溉技術將成為地面灌水技術發展的趨勢。
2 繼續普及與推廣噴、微灌技術。在節水灌溉模式中,噴、微灌應用越來越多,噴、微灌技術正朝著低壓、節能、多目標利用、產品標準化、系列化及運行管理自動化方向發展。
3 逐步應用與推廣現代高新節水灌溉設備與技術體系。近年來,節水灌溉不斷涌現新裝備、新應用技術以及灌溉新理論,包括智能化的集成節水裝備技術、應用3S的精細灌溉技術、應用多項目技術系統集成的節水灌溉管理技術、以及非充分灌溉等新理論。
4 由單項技術向綜合技術發展。目前,節水灌溉技術已開始重視研究節水綜合技術,將工程技術、農業(藝)技術與管理技術,因地制宜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節水高效的節水灌溉綜合技術體系。
我國是一個區域遼闊,人口眾多,但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人均占有水量及農業用水量均遠小于世界平均占有量。目前,世界各國均非常重視發展節水灌溉技術。相比之下,我國在節水灌溉技術方面的發展與應用均落后于世界水平。為提高我國的灌溉水利用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保證農作物有充足的供水資源,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加強對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學習和借鑒國外節水灌溉技術成果,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節水灌溉技術。
參考文獻:
[1]賀峰.農業節水灌溉中的節水技術措淺談[J].青海農林科技,2007,(01):92-98.
[2]曹紅,閆鳳容.發展農業節水灌溉實現可持續發展[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7,l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