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梧均
【摘要】隨著社會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無論是在社會經濟水平或是其他各方面都較之早前有了較為顯著的發展。然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更應思考該怎樣才能做到對各方面資源的充分利用。眾所周知,人類之所以能夠獲得長足有效的發展,關鍵便在于各種資源的大量運用,而部分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而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無疑也讓這種資源緊張的狀態進一步加劇,水資源便是其中之一。因此,針對水利灌溉工程這一需要運用大量水資源的項目,除了需注重節約用水外,尚需對水資源的利用是否充分給予足夠重視,如此才能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確保水工灌溉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本文通過闡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的基礎原則和意義,深入分析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強化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策略,以便能夠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水平。
【關鍵詞】水利工程;灌溉;管理
水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更是農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資源。唯有在水資源的支撐下才能確保我國農業發展建設的高質、高效運行。自古以來,我國便有農業大國之稱,農業在我國整個國民經濟與國家安全保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其他行業所無法比擬的。因而基于我國耕地面積廣大且人口眾多的現實,相應的也給水利灌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經一部發展與狀態,使得我國的水利灌溉工作更是責任一日重于一日。對此,為更好的迎合這一改革發展新形式,實有必要對傳統的水利灌溉工作進行改革,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水利灌溉工作的灌溉效率,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效率[1]。如此方能在滿足環境保護需求的同時推動我國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與實施,繼而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的基礎原則
由于我國是陸地大國,加之排名世界第一的人口數量,從而水資源問題將是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所必然面臨的常態問題。對此,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的水利灌溉工程建設并滿足經濟與農業建設發展的需求,便必須堅持以下幾點原則:一是堅持集約、節約用水原則。水乃生命之源,是保障人類生存的基礎性資源,而水利灌溉工程又是一項需運用大量水資源的項目,因而必須建立高效、集約、節約的用水機制,以盡可能地提升水資源的使用效率,繼而促進農業的生產;二是針對農業生產區域的水利灌溉工作,應盡量與當地的經濟、農業建設以及城市發展等工作相結合,做到統一規劃,彼此協調,進而相互促進;三是針對灌區水土資源的配置應站在全局的角度來進行優化。此一舉措是為了防止顧此失彼的現象發生,以進一步提升水資源的運用效率;四是針對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均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即針對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與管理需結合灌區與當地實際情況,以找出符合當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水利灌溉工行曾實施內容,進而最大化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優化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效益配置[2]。
二、開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無論是在生產的規模或產量等各方面都是早起農業生產工作所無法企及的,因而水資源作為農業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資源,唯有確保水資源的充足、優質供應,方能體現水利灌溉工程的基本意義。因而,水利灌溉工作開展情況的好壞,所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支持力度,更多國民經濟起到了明顯的增收作用[4]。因此,我國應當在大力開展社會注意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對水利灌溉工程的高效實施與管理給予高度重視,以此放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與調整,進而確保糧食產量的有效提升,并最終為我國提供足夠的糧食安全保障。與此同時,為促進地區農業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加強對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還將有利于推動農業建設逐步往節約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進而緩解水資源日趨緊張的問題并最終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與發展。
1 圍繞農業生產開展水利灌溉管理,通過經濟手段對水資源利用進行簡介管理、控制
為進一步提升各農業生產地區的節約用水意識,相關部門應結合當地的實際生產與經濟發展水平,就水利灌溉一項建立相應的收費制度,并通過大力宣傳,讓單位以及個人均認識到節約用水的很總要性,進而通過“付費多少與水之用量相關的”方式,將節約、集約用水的意識深植于每一位用水農戶的心中,促使其將之理念貫穿于農業生產的各環節,進而有利于現代化農業的集約管理,從而保障了農業產生了發展秩序。
2 通過制定并實施系統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農業灌溉管理體系
通過建立與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科學農業灌溉管理體系的形成,以達到水資源的最佳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則是能進一步約束農戶的用水行為,降低水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概率,從而維護未定的水資源利用只需。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水利灌溉工程的運用效能,相關部門還要及時了解當地的農業生產實際,統一規劃農業用水,從而進一步提升水利灌溉管理的科學化水平[5]。最后,通過不斷對用水程序的優化,將農業的用水行為引導至可持續發展軌道,進而避免發生各類用水糾紛時事件。
3 按照市場規律開展水利灌溉管理,將水利灌溉和市場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到一起
水利灌溉管理若能結合市場的發展規律來開展,不僅有利于保持水利灌溉與市場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同步運作,還能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通過不斷完善水費計收制度,還將有利于消除傳統灌溉用水征收費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進而有利于維護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用水秩序與穩定,進而不斷提升我國的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
三、水利工程灌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水利設施不完善
就整體而言,我國的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并不完善,因而也在極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發展。當前,我國許多地區的農用水利設施都是上世紀所修建,這些設施無論是在利用效率或是灌溉功能等各方面都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農業發展的需求,因而難以發揮出水利設施應有的效用。此外,在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部分農戶雖修建了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但由于在修建過程中通常是憑借其一人之力,因而這些小型水利工程無論質量或是技術都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因而也無法為這些地區的農業發展帶來有效的改變。眾所周知,農業的灌溉還需善用水庫的作用方能完成,然后當前,我國的水庫數量與實際需求量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因而使得部分地區始終存在用水問題。
(二)灌溉途徑淤積嚴重
當前,我國許多農村地區的農田水利灌溉途徑依然是以土質為主,而這種以土質為主要途徑的水利灌溉途徑,時日一久便容易形成淤積,繼而造成農田水利灌溉途徑的堵塞,這將嚴重影響灌溉工程的實施,因而要想進一步提升水利灌溉工程的工作效率,首要應解決的問題便是利用傳統農田水利灌溉途徑所產生的淤積問題。
(三)管理方式過于落后
當前,我國針對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管理方式雖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一定的變革,但并非每一位水利工程灌溉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均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因而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管理機制無法有效執行的情況。與此同時,水利工程灌溉管理人員專業知識無法滿足時代要求,也導致了我國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繼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田水利的發展。
(四)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投入不足
當前,我國用于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為政府的財政投入,二為企業的投入。雖有相對較為廣闊的資金來源渠道。但基于水利灌溉工程本身建設規模較大且建設范圍與時間均較久等特點,因而經常導致工程后期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加之我國有著極為廣闊的農業土地面積,因而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生產現狀仍是沿用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這些都將對我國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帶來不小的影響。
四、強化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要想切實促進水利灌溉工程項目的有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將是首要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旦完善了水利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那么水利工程灌溉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第一,對那些已經建設時間較長的工程進行檢查、加固,使其能夠繼續為群眾服務。及時檢查建設時間較長的工程,并對其進行加固處理,一方面能可進一步確保水利工程基礎設施使用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則能有效降低水資源浪費情況的發生概率,進而有利于水利灌溉工程應用效率的提升,最終確保良好的農業發展經濟效益。
第二,對那些新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要提高要求。針對新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項目,首要便是對其建設質量提出嚴格要求。而在投入使用后也應定期對其進行巡檢,以及時處理查找到的問題,進而避免因水利灌溉工程質量問題而帶來的損失。
(二)加快推廣節水灌溉新技術
水利灌溉工程項目的修建一方面能可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為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與此同時,將現代先進技術也同時運用于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將有利于水利灌溉工程質量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繼而達到節約水資源并滿足農業生產實際需求的目標。
(三)創新管理機制
要想切實提升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首要便是針對管理機制的創新。而要創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機制,首先需掌握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以便制定出能可與經濟發展大環境相適應的發展規則,進而形成相應的工作機制,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其次,則是合理運用國家政策。由于水利工程的管理機構多以政府部門為主。因而各項機制的建立尚需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有了國家方面的協調,自然有利于相關制度與法規的完善。
(四)增加資金支持
水利工程無論是先期的建設或是后期的維護都需運用大量的資金。因而政府部門針對水利工程項目的資助金支持將是推動水利工程建設技術革新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各級部門也應不斷努力,從而在建設水利工程灌溉基礎設施的同時就水利工程灌溉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進行宣講,以引發群眾對這一項目的關注,進而在群眾心中滋生出愛護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自覺性,最終使水利工程項目設施的有效使用年限能可得以延長。
五、結語
總之,一直以來,農業都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水利工程灌溉管理作為農業發展的基礎,也應受到國家乃至人民的高度重視,從而滿足我國經濟與人民生活的需求。與此同時,針對此前的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也應積極思考解決方法,并大力宣揚集約、節約用水意識,從而在幫助農民提高收入的同時做到對水資源的節約利用,繼而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確保水工灌溉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席艷鴿. 有關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山東工業技術, 2016(24):95-95.
[2]李興龍, 馬月媛. 關于水利工程節水灌溉管理的論述[J]. 水能經濟, 2016(10):240-240.
[3]楊蘭萍, 周長蘭. 農村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管理的問題分析及策略[J]. 大科技, 2016(7).
[4]陳向陽. 農田灌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探析[J]. 工業c, 2016(1):00196-00197.
[5]陳新紅. 探析新時期的水利灌溉管理技術[J]. 中國農業信息, 2016(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