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燕 徐大懷 張莉 程鳳飛 馬永進
【摘要】南水北調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對于改善北部地區水資源緊張、改善水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通水兩年來,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盡管如此,工程在施工及運營過程中也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施工中對沿線植被、農業生產的影響等。本文分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在施工、運行階段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并提出了緩解措施,以期減輕今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的配套工程及支線工程施工和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關鍵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環境影響;緩解措施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工程簡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試試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解決華北水資源危機的一項重大基礎設施,近期從長江支流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庫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開渠輸水,終點北京。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起點位于北京市南部與河北省相接的北拒馬河中支南岸, 終點為北京市頤和園西側的團城湖。渠道自西南而東北跨越房山、豐臺、海淀3個行政區, 共穿越永定河、拒馬河、大石河等32條河流;穿越京石、西五環、西四環等主要等級公路12處;穿越京廣線、西長線、豐臺鐵路編組站等11處鐵路及五棵松地鐵1處,全長80 .3 km。配套工程包含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亦莊調節池、南干渠、東干渠以及郭公莊水廠等。
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主要環境影響
2.1 對供水格局的影響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于2014年12月27日正式通水,至2017年4月中旬,累計進京水量已超過21億立方米,為北京市居民提供了安全飲用水,并向昆明湖、曉月湖、園博湖等城市河湖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水質、提升了景觀效果。南水北調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亦莊調節池等配套工程也實現蓄水,北京市增加水面面積約550hm2。中線工程北京段為北京市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對地下水及中心城區河湖進行補水,減少了對地下水的超采,顯著改變了首都的水源保障和供水格局。
2.2 對水質的影響
中線工程為北京市提供了豐富的水源,改善了北京的供水環境。盡管如此,水污染仍然是制約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和發揮效益的主要因素。中線工程北京段輸水主要為埋設于地下的管道及暗涵等,只有大寧調壓池及末端幾百米能見到水面,調水經長距離管道等輸送,易造成水體與大氣隔絕,減弱水體復氧,有可能對水質產生影響。此外,南水經過長距離輸送到達北京后,可能會對北京水中原有生物和周邊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
2.3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中線工程北京段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主要分為施工期和運行期兩個時段。施工期影響主要為臨時占地,運行期影響包含排氣閥井等占地及工程保護范圍內對種植植物種類的限制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運行期工程保護范圍內土地利用類型包含平原綠化用地、農田、苗木用地、個人農用地等。根據《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保護辦法》(2013年10月)中規定,禁止在工程保護范圍內種植深根系植物。此條規定改變或限制了工程保護范圍內原有農田、林地、個人農用地的使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沿線農業生產。
2.4 對沿線植被的影響
中線工程北京段主要為埋在地下的PCCP管道、暗涵等,其對沿線植被的影響階段主要為施工期管溝開挖、施工機械碾壓等。工程施工期間由于管溝開挖、施工機械碾壓等影響了沿線植被的正常生長。施工結束后,管線上方采取表土回填、植被恢復等措施,逐步恢復原有植被。工程通水運行后,沿線各管理單位加強對工程進行保護,對原有工程保護范圍內堆放的渣土、垃圾等進行清理,從而改善了工程沿線環境,為植被恢復提供了良性保障。
2.5 對建設節水型社會的影響
江水進京后,我市人均水資源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不能改變北京市缺水的局面。為改變這一局面,北京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節水型社會的建設。隨著江水進京綜合效益的逐步凸顯,人們更加體會到了南水來之不易,進一步增強了節約用水的自覺性,市民們切切實實地把愛水、護水、節水的觀念落實到了日常生活中。
3、緩解措施
3.1 合理規劃,前期做好充分準備
中線工程北京段已投入運營使用,但目前仍有許多配套工程、支線工程處在施工或前期階段,工程前期應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進行多方向、全方位論證,優化路由、減少施工占地,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南水北調工程結合起來,力爭在工程施工及運營階段將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3.2 長期開展水質監測工作
長距離調水工程中最關鍵的是輸水水質,在工程運行階段,應設置在線監測設備,對來水水質、水庫蓄水水質等進行在線監測,時刻掌握輸水水質,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水污染事故應急措施,從而保證安全供水。
3.3 嚴格監督機制
南水北調工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主要在施工期,施工前的規劃設計是重要的一步,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更應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對工程進行全過程監督,確保施工中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同時關注施工后對受擾動地表、植被等的恢復措施的落實情況。
3.4 加強宣傳工作
南水北調工程對沿線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沿線居民的生產生活等也對工程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加強對節水、護水等知識的宣傳,加強對南水北調工程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盡量發揮廣大群眾的力量,共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
小結
南水北調是一項跨流域的大型調水工程,在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緊張、改善水環境、促進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 不可避免地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應認真分析,認清問題產生的根源,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減輕甚至消除工程建設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高麗,王繼濤.南水北調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綜述[J].水力科技與經濟,2008,2:131~133.
[2]李振海,趙蓉等.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總干渠工程的主要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探討[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0,2:19~23.
[3]孫福強,顧軍農,等.丹江口水庫與密云水庫水質對比及對現行工藝的影響分析[J].給水排水,2013, 39(4):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