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興國
隨著我國金融行業不斷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及近年來對不良資產處置工作方面的重視,我國的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業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資產管理公司通過不斷提升處置不良資產的工作效率,給不良資產評估開擴展了新的途徑。本文就個人見解,通過闡述了當前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方面的現狀,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資產評估是對企業法人或自然人在一定時間內擁有的資產價值,該資產價值也被稱為公允價值,即標準化的公認價值。在評估過程中評估機構主要是以客觀價值作為基礎,進行主觀上的評價,是參照相應的法定程序和評估標準進行規范的評定估價,而根據我國的管理法規,目前委托人主要是由評估機構對一定時段的資產進行評估。自1999年在經濟金融改革的發展下,我國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主要針對從國有商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采用資產轉讓、債權追償等方式進行專門化管理和資產處置工作,而在處置過程中,還涉及到確認資產價值的問題,這一環節對于不良資產評估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債權資產的評估,由于現有的指導意見缺乏可操作性,而且金融不良資產評估過程本身比較特殊,如何能夠更加公正、客觀進行不良資產評估工作,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金融不良資產是指未能按照合約給金融機構相應的利息,且本金收回困難的金融債權,對于我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債權是特定主體的一種權利,是以法律、合同契約等方式作為承諾依據的,可以說債權資產不同于一般的資產,該資產具有法律關系,受法律保護。以債權形式為主存在的資產結構形式,也決定了債權資產價值評估在整體的金融不良資產評估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目前雖然我國出臺了一些關于債權資產的評估管理條例,但為了能實現對金融不良資產的有效性處置,還需要不斷完善不良資產的評估規范。
一、當前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面臨的問挑戰
(一)不良資產評估的主觀判斷
不良資產本身具備了復雜性,其次,在資產價值類型和處置方式上都給評估工作帶來了難度,也正是由于這些復雜的影響因素導致在對不良資產進行評估過程中往往是在假設的基礎上進行的。雖然評估員在整個過程中對于上述一些不確定因素給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但是這種判斷大多基于評估員的主觀因素,以致會造成評估結果與實際的資產價值存在較大差距,評估員可以說是旁觀者,對于評估程序和最終的評估結果很難做到令雙方都滿意的效果。
(二)行為不規范現象嚴重
評估機構在對資產進行評估過程中,由于沒有深入對不良資產進行市場調查,加上評估人員缺乏專業的法律知識和金融知識,評估中不能將擔保企業和相關責任人進行聯系,也沒有對債權進行充分考慮,造成評估結果不符合實際的債權資產價值,不能很好地體現不良資產的特性,評估人員給出的評估結果沒能對不良資產處置起到真正的參考作用,反而影響了資產處置過程中中交易雙方對于價格的認可度。債權資產本身具備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資產直接支配權限小,缺乏市場可控性等,相比實物資產的評估,債權資產的評估要更困難一些,對于債權資產的評估需要遵守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將第三方及其抵押資產,擔保企業的資產也納入評估范圍,參考多方面數據最終得出準確合理的評估價值,
(三)評估理論方法相對滯后
由于我國的評估行業缺乏完善的資產評估體系,并且當前采用的評估準則僅僅是針對正常情況下的資產來制定的,對于一些不良資產,比如非長期經營,或者屬于非正常經營,有較少收益的不良資產的評估,一直存在爭議,評估理論涉及到的相關知識也比較少。當前針對我國不良資產的評估,資產評估機構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處置方式:1、直接拍賣或者置換債權;2、對于未能履行合約規定,甚至無法償還本金的,可以自行處置抵押物;3、對于資產無法償還債務的企業可以申請破產清算;4、通過并購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方式。但是總體來看,上述對于不良資產的評估方法仍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其中主要是低估或者高估資產價值,對于清償率的計算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四)評估機構人員綜合能力不高
資產評估機構的工作人員對不良資產的評估經驗不足,加上可參考的資料和數據有限,因此可能很容易出現高估資產價值的現象,另外,從客觀上了解不良資產的相關信息是比較困難的,評估過程中評估者主要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評估機構的評估人員缺乏較強的執業能力,獨立性不夠,對影響不良資產價值的因素及其內在特性缺乏準確的定位,以及在評估過程中對于采取的特定處置方案,沒有進行充分考量,深入分析該方案與其內在價值因素之間的聯系,最終導致有價無市的局面,評估值與實際處置價值相差較遠。
(五)缺乏統一的收費標準
我國的資產評估協會曾經頒布有關不良資產的評估指導意見,不良資產的評估對象可以是用于償還債權的實物類資產,股份資產,或者是債權資產,可以通過拍賣、假設清算等方法進行評估,但是對于債權資產沒有同意的計費標準,而且由于債權資產收費不統一,不同的評估方法所需要的工作量也不同,最終造成評估費用可能會出現高低不等的現象,對于資產公司來說,更愿意采用評估費用低而且評估標準相對較低的方案,目前采用較多的是將待處置的債權或者可以收回的債權以此作為收費標準,但這嚴重制約了中介機構對于整個資產評估的積極性,導致很多中介機構不愿參與不良資產的評估。
(六)部分債權性的資產缺乏產權依據
作為資產管理公司需要對委托人和評估機構在資產處置方面進行相應的資產評估,以及各種相關的咨詢工作,這個過程中需要參考一些債權性的數據信息,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部分債權性資產并不能提供完整的產權證明材料,因此,給評估中介在確定產權數量和性質方面帶來了難度。目前我國有四家國有的資產管理公司,從資產管理的數量上來看,最多的就是關于農民的一些貸款問題,其次是集體或鄉鎮企業的貸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針對國有企業的貸款,另外,這些不良貸款的抵債性資產大多都是固定資產,比如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房屋,儀器設備等。我國房屋的房產登記手續還不是很完善,有些地方并沒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證件,屬于不受保護和不被認可的房產,而且這種現象還比較普遍,尤其是在農村和一些邊緣地區。
二、對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一)應規范不良資產評估的收費標準
由于目前對于評估計費沒有統一的標準,如果單單以企業提供的賬面價值作為計費標準,資產管理公司就有可能會承擔不合理的收費,因此不能只參考評估價值或者賬面價值作為不良資產評估的收費標準,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資產管理處還將債務人的償債能力作為其收費依據,這種情況下大大降低了中介機構在資產評估中的積極性,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出臺一些對不良資產評估的收費標準,避免或者盡量減少中介機構在采取評估咨詢方法上的不平衡現象,規范不良資產評估的收費標準,確保能夠真實反映評估結果。
(二)改進對金融不良資產的評估方法
目前,我國對不良資產評估過程中,存在很多非財務因素的影響,會直接影響對資產的評估,因此需要量化這些非財務因素帶給評估工作的影響,要具備可操作性強的考核標準。如今的市場經濟下信用體系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和重視,因此將企業的還款意愿作為關鍵的衡量指標是可行的,但需要確定金融不良資產價值的回收率。比如,在采用假設清算法估算企業的資產價值時,需要由債務人提供真實的、準確的財務報表,以便評估員可以依據數據信息給出準確的資產和負債相關的界定范圍,另外,評估員還需要參考所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比較,這些都會影響債權資產價值。
(三)應當使用合理的產權作為資產評估依據
由于我國不良資產的評估對象多數是農民和鄉鎮企業發放的貸款,其主要用自身的土地使用權或者房屋作為抵押,但是有些地方并沒有合法完整的許可證,出現產權依據不足,評估資料不完善的情況常常發生,因此,在對金融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需要注重實質,而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作為工作人員要保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對資產進行全面的概況分析,對于債務人和債權人可以自由支配的金融資產,給予控制人在一定范圍內的經濟收益,都可以被考慮參與到資產評估。比如,在具體的評估中,可以按照普通資產先進行一般的評估程序和方法,然后進入清查程序,對于不良資產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核,對于貸款合同等一些財務方面的數據信息可以進行調查的多個程序操作,其次,需要結合內外調查和了解情況,對貸款戶的經濟能力和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和資信評估報告以及行業的信息分析等數據信息要進行核實,保證其真實性,對不同的風險貸款狀況進行分類,要掌握每一項貸款交易的實際運作情況,以便能夠準確核對金融不良資產的最終評估價值。而對于資產產權依據不足、沒有提供完整的評估資料的情況,只需要雙方能夠確認資產的轉讓協議,得到房屋管理或其他有關部門的證明,都可以被認為是不良資產產權評估的依據。
(四)確定合適的評估對象
在20世紀末期,我國一些國有商業銀行逐漸擺脫政策性金融不良資產的資產處置方式給自身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仍舊產生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別于過去的政策性不良資產,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不良資產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要求完善并且提供更加詳細的評估資料。
(五)完善相應的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標準體系
相比其他國家的資產評估方法,有相似也有不同,需要量化金融機構對于不良資產的評估準則,因此我國企業在進行資產重組過程中,需要基于資產評估方法,并分析金融資產的結構特點,對其主要形式和在資產重組中產生的問題給予政策解釋和規定,政府有關部門針對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標準體系進行完善。
三、結語
我國金融不良資產評估過程中由于受到主觀因素判斷的成分較多,而且行為不規范現象嚴重,相比其他國家來說,評估理論方法比較滯后,不良資產評估缺乏統一的計費標準,因此需要規范不良資產評估的收費標準,不斷改進評估方法,使用合理的產權作為評估依據,完善我國不良資產評估方法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