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威
近幾年,隨著我國進入全球金融體系,各企業之間競爭不斷的加劇,同時獲得競爭優勢的因素也在不斷的變化。對于企業所開展的各項環節來說,采購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的先導。采購是企業利潤的“源頭”,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采購成本占生產成本較高比例,采用有效策略對其控制,使之不斷下降,有利于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采購成本的控制逐漸成為企業增加利潤的重要手段,高效的采購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到經濟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采購活動,采購成本控制不但影響到產品成本的高低,還影響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甚至關系到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存亡。各個企業都應該重視對采購成本的控制,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努力在降低采購成本上不斷的探索,加快現金流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技術水平,控制好采購成本。本文結合實際情況,針對采購成本控制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探討,提出了有效的措施。確保企業采購流程更加的科學合理,結合信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促進于企業的生產和銷售。
一、積極做好采購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健全完善采購過程中的各項制度
(一)完善采購制度。在企業采購人員進行采購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利益的誘惑,有時候會出現不良的行為,因此建立嚴格完善的采購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嚴格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明確物資采購的申請、物資采購的流程、各種材料采購的規定等。堅決杜絕不良行為的出現,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供應商檔案。現代企業采購部門應該與時俱進,對所有采購材料以及正式供應商建立檔案。每一批采購物品的報價進行歸檔,并進行比較,具體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建立價格評價體系。供應商檔案不但有詳細聯系方式、地址,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記錄,有付款條件、交貨期限、交貨條件、銀行帳號等,并定期對歸檔的內容進行評價和更新。
(三)完善供應商準入制度。企業應該對重點物資的供應商進行各個部門一系列的考核,包括質檢、財務、物采、價格等考核,并到供應商生產地進行實地考核。企業建立并完善供應商準入制度,制定嚴格的考核指標和考核程序,考核的每一項要逐一評分,沒有達到評分標準的供應商不能進入,只有達到或超過才能進入。
(四)完善物資的采購價格。對于重點監控的物資企業財務部必須對其制定出標準的采購價格,并充分結合市場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企業可以采取適當的獎勵政策,促進采購人員積極尋找貨源,收集有關的供應價格信息,在確保物資質量的同時貨比三家。企業有關部門組成價格評價組,不斷地降低采購價格。完成采購成本下降任務好的采購人員,企業應該給予獎勵,相反則給予一定的懲罰。
二、加強采購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采取協同采購模式。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運用供應鏈管理策略, 改變傳統的思想,強調協同的理念;調整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隨著采購數量、品種、頻率的增加而增強協調關系,協同采購模式包括企業內部協同和企業外部協同,“內部協同”是企業內部財務、研發、銷售等部門的配合,對供應商和價格進行有效的維護?!巴獠繀f同”是企業與供應商實現的信息共享,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采取集中與聯合采購模式,把握價格變動的時機。有效的外部資源管理可建立不同層次的供應網絡,增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摒棄傳統的關系,建立一種長期的、互利互惠的模式。可采用集中采購,集團總公司與各個制造企業使用同一個采購軟件系統,使用統一標準的采購系統,為多個企業實施采購,將規模優勢擴大,降低采購成本,其過程嚴格運用信息技術重建采購流程。掌握全面的需求情況,與供應商訂總合同。
(三)充分運行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控制采購成本的過程中,應將先進管理模式與現代化信息技術充分的結合,有效解決企業在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協同采購、集中采購,不但能夠提高了采購效率,還能大大降低采購的成本。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拓展集中采購的范疇,企業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所需要的材料,實現了跨國間的操作,促進采購商和供應商實現“雙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采購對于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至關重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市場,采購處于企業整個供應鏈的最上游環節?,F代企業面臨著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挑戰,必須完善采購制度,加強采購成本的內部控制,滿足生產過程對物料多樣化的需求。控制好采購成本,能節約成本,實現維持企業長久擴大再生產的目的。有一部分企業在采購中仍然所存一些問題,因此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對其提高重視,正確的認識采購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信息技術的同時結合先進管理思想,有效解決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確保企業優化運作,提高企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