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文萍 胡波
內部審計是推動企業更好發展,提升企業發展實力的重要工作,有效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能夠促進企業發展更加透明,決策更加科學,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在同行業內的競爭力。本文主要針對目前企業內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提出如何促進企業審計工作開展,進而提升企業發展的綜合實力。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于2008年6月28日發布,是我國第一部關于企業內部發展規劃的規范條例,一經實施,就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了有效地規范,提升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推動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內部審計主要是對企業內部經營性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控制企業組織目標更加合理和規范,提升企業發展實力。
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審計工作重視度不夠。企業領導層作為審計工作的領導者和應用者,應從自身糾正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現階段大部分企業領導層對內部審計工作沒有足夠的重視,為節省資金支出,隨意精簡內部審計崗位人員,將工作內容縮減后分給少部分工作人員,造成專職人員少的局面,影響了審計工作有效開展,同時給審計工作人員極大的工作壓力,致使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降低,達不到積極、及時開展工作的效果。
(二)審計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高。內部審計工作牽涉企業發展中多個部門的工作,審計人員應具備財務、會計、統計、計算機等多個專業知識,以此協助審計人員積極應對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但縱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多審計工作人員上崗前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知識培訓,對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不足,缺乏經營管理經驗。甚至很多企業在招聘環節降低對審計人員的上崗要求,很多審計人員沒有專業的工作素養,處理問題的方式單一,很難開展深層次的工作內容,影響了審計工作有效地開展。
(三)審計技術水平落后?,F階段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依然沿用傳統的審計技術,使用手工查賬的方式開展工作,存在審計人員憑借自身經驗和職業判斷的隨意性,既沒有結合統計抽樣法也沒有引進先進的計算機輔助技術。較少進行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不利于審計工作人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機構設置不合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主要有隸屬于財務部、紀委或監察室、總經理、監事會和董事會五種情況。其中第四、五種具有較大的獨立性,而第一種情況的獨立性最差。但很多企業慣用前三種形式,導致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差,很難正常發揮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效果。
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要想提升內部審計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務企業發展,就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足夠的重視。將內部審計中評價、監督、服務、控制四大職能有效地利用起來:內部審計工作人員要對所檢查的活動內容在有效分析及判斷的基礎上,給予合理的評價,促進企業各項工作開展更具有合理性;監督企業工作人員在職權范圍內開展工作,遵守企業規章制度,保證工作開展的合理性、合法化;通過檢查積極履行建議和咨詢服務的義務,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通過衡量和評價,對其他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管理。
(二)強化內部審計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隊伍的建設。首先,要提升審計工作人員不斷強化自身知識儲備的意識,加強思想道德素養學習,深入學習企業發展文化,綜合學習工作涉及的多領域知識。其次,要在企業內部開展培訓活動,全面推進審計工作人員的學習,推進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養。最后,要在企業內部合理使用獎懲制度,對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監督,提升審計人員對工作的認識,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促進工作開展。
(三)創新內部審計工作技術。在企業內部將事中審計、事前審計和事后審計結合使用,有利于審計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減少經濟損失。同時,還可以將審計工作任務平均分配,避免工作任務堆積到一個階段的情況出現,讓審計人員有足夠的時間開展工作,在工作中積攢業務開展經驗,學習理論知識。使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和統計抽查方法等,加大對企業財務資金的檢查,明確資金的流動方向,秉承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態度盡量減少資金問題,降低損失。
(四)完善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從以往的企業內部審計隸屬情況看,應改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獨立性不強的情況,將內部審計工作定位到隸屬于董事會,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發展的協調發展關系,通過監事會可以讓股東形成對董事會的內控,通過內部審計董事會又可以對其他管理者實施內控,深化內部審計監督職能,促進與領導層的溝通,有利于問題的決策,對管理層實施更有效地評價與監督,促進內部審計工作更好地開展。
三、結語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如何積極面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產生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是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新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要想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就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解決措施,推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更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