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普及速度進一步加快,市場對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也進一步加大。因此,培養大批實踐應用能力突出的會計電算化人才成了高職院校非常緊迫和重要的工作。文章分析了現行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問題;結合工作經驗,提出與之對應的建議措施。拋磚引玉,以此對今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現行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較為缺乏“雙師型”教師。教師或者側重于理論知識,而缺乏實踐能力;或者缺少企業實訓,致使教學缺乏前瞻性。其五,實踐基地建設。高職教學,自然離不開實踐訓練。由于與企業合作較少,致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大多以校內實訓為主。
一、教學體系
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實施,首要關鍵即是設計制定出科學性、螺旋式、寶塔型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只有教學體系完善、合宜,才能切實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會計人才。教學工作中,教學體系是具體過程、環節、步驟、細節的指導性框架。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應構建出何種教學體系?首先,基礎能力。基礎能力也可稱之為基本技能,是學生學習專業能力的前提基礎。學生的基礎能力,由分散的單項技能及模塊性的知識組成。具體而言,包括專業課程知識、認知實習、專業綜合課程等。需要注意,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訓,應采用“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形式進行?!袄碚?實踐”,相互補充、反饋,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其次,專業技能。掌握好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之后,學生進入專業技能學習階段。這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擁有“專業技能的分模塊能力”。也即是說,對于單項,或者模塊化內容,學生能夠獨立操作、完成。專業技能的提升,考驗學生對知識的轉化、運用、遷移,因而需加強校內實訓。最后,綜合能力。進入這一階段,應按照企業的運轉模式,以會計業務流程為準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具體為:數據整理,軟件初始設置,期初數據的錄入,日常業務處理,期末業務處理,最后到報表和財務分析。綜合能力的訓練,要重視以“問題”為載體,培養學生面對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
良好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活潑、歡愉的教學氛圍中,高效實現教學目標。對于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如何實施高效的教學方法?所謂“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然而,高效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可循性、規律性,筆者總結為以下兩點。其一,引導。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又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庇纱丝梢?,學習要重視思考、質疑、詢問。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將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師生、生生間的“雙向互動”。在互動過程中,課堂留出機會、空白,讓學生或者獨立思考、感知;或者小組討論、研究。教師要掌握好課堂節奏,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其二,比較。對于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教師應采用“相互比較”的方法,來凸顯教學內容的差異性,并以此加深學生印象。面對眾多的財務軟件,部分學生望而卻步。事實上,財務軟件之間存有差異,但可通過橫向、豎向的比較方法,尋找其中的規律性,增強教學效果。學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教師引導、點播后自我反思,盡量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三、教師隊伍
現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主體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引導者。結合教師的職業特性及現代教學理念要求,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教師應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及自成體系的教學風格。首先,專業能力。不言而喻,對于會計電算化教學,教師需要扎實的專業素養。比如說,熟練電算化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對于常用財務軟件,能快速、準確的進行操作,并輕松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21世紀是信息大爆炸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帶動會計電算化迅速發展。因此,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教師需具備與時俱進的意識,定期到軟件公司學習、培訓,以此來調整知識結構,完善知識儲備。此外,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以致用”,教師還需要到企業掛職訓練。了解企業運轉過程中,電算化會計的實踐應用狀況。也只有不斷累積實踐經驗,才能充分指導學生開展會計學習。其次,教學風格。教學風格是個人教學能力的體現,從長期的教學經驗中提煉而來。高效課堂的開展,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之外;還要求教師能夠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夠條縷清晰、循循善誘的組織設計教學;能夠言語精煉幽默、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并在實踐教學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四、考核體系
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的實施,要重視對學生考核體系的構建??茖W、合理、全面、具體的考核方法,能客觀衡量、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中的不足,切實的促進教學相長。針對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考核體系的構建,應盡量避免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落實準確、公平的原則。而考核的內容,應盡量做到具體化、細致化、可量化。具體為:首先,考核標準。從專業知識、職業素質、崗位能力三個方面出發,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考核。從宏觀上把握,貫徹學習內容、考核主體、評分形式等。如考核內容,則需要從會計崗位對職業者的要求做起,重點考核學生的會計知識、會計技能及會計素質。其次,考核主體。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應采用多主體的考核模式。課程理論知識,主要由授課教師考核;崗位實踐訓練,主要由行業師傅負責;團隊合作項目,則應由小組成員進行互評。一言以蔽之,不同的構成部分,由不同的主體進行考核。最后,考核形式。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應采取形式多變、靈活巧妙的考核形式。一方面,要具有整體性。如考核學生對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態度、效率、合作、結果等方面進行考核。另一方面,要具有局部性。如考核學生的單項內容操作能力、理論知識表達能力、實踐拓展延伸能力等。
五、實踐基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職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需要建設、強化、完善校內外實踐基地。其一,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從思想意識上,應重視校內實踐的重要意義。因此,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應摒棄傳統的幾張實訓桌子、幾個實訓軟件的建設模式;替之以高質量的模擬實驗室、仿真實驗室為建設重點。校內實踐基地要達到高起點、多功能、全覆蓋等要求。高起點:體現為全局統籌?;亟ㄔO無論是整體性還是局部性,都要具備科學性、先進性。多功能:體現為設計合理?;氐慕ㄔO,能夠滿足包括會計手工、財稅一體化、ERP模擬經營和會計訓練中心等方面的需求。多覆蓋:體現為資源共享。基地可組織職業技能競賽,開展師資培訓,進行職業鑒定等等。其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校內實踐,多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檢驗、轉化。而對于實踐技能的提升,還應依賴于校外實踐訓練。因此,校外實踐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是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并能勝任工作崗位的重要支撐。學校應加強與企業合作,以現代企業最為先進的管理模式及會計知識,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對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應重點選擇規模化企業為實踐基地;(2)制定出“師傅帶徒弟”的培訓計劃;(3)人才培養應以現代企業發展為準則;(4)校外實踐應具有針對性、指向性、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