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順應財稅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強對高校會計核算的規范管理,財政部在2014年頒布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的頒布,對高校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系統闡述當前高校財務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了高校財務管理在新形勢下表現出來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高校財務管理的對策。以期能夠為我國高校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高校;財務管理
引言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提升改革財稅體制的速度,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1日,財政部公布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財會[2013]30號)。新會計制度主要從增強會計信息真實性、增強會計信息整體性、注重高校財務管理政策性、增強會計信息相關性四個層面進行了改進。新會計制度的頒布,推動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入全新的時期,高校財務管理觀念隨之更新,財務管理更加的規范化與科學化,進而促進高等教育協調、科學、內涵式發展。
一、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的特征
(一)約束性
高校是在國家各項審批標準的框架內成立的,由政府與教育部直接管理的預算單位,具備極強的政策性。高校日常經營與辦學活動會受到各種法律法規的限制。所以,作為保障高校持續運行的財務管理需要具備約束性。高校財務管理需要在保證高校辦學活動與日常經營在法律約束下同時進行的基礎上,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要做好資產管理工作。
(二)全局性
新高校會計制度要求披露高校的整體財務信息,這就表明高校財務管理要具備全局性的特征,除了每個月合并基建賬目以外,期末還需要合并獨立核算的校內單位報表以及編制決算。在披露高校財務信息,體現全面財務情況的前提下,結合人事部門的考核結構,統計各個部門人員公用經費的支出情況,編制出部門的預算,統籌規劃高校各個系部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學校的特色專業化教育。
(三)安全性
新高校會計制度將以前的收付實現制改為權責發生制,內部增加了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并且依據限定性與流動性對凈資產與負債進行了劃分,這些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信息真實性,使得高校的財務信息更加準確透明。出于這方面的原因,高校的財務管理必須要具備安全性。在高校擴張的過程中,高校要注意防范財務風險,確保資金鏈的安全。
(四)實效性
新高校會計制度要求對往來賬目進行部門與項目核算,取消了那些沒有實際作用的項目,提升了會計信息相關性,從而為會計信息使用人員提供更加有效與可靠的會計信息,有利于財務報告的使用人員整體評價高校的實際情況。這需要高校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控制核算部門績效與辦學成本,提升資金的使用率,進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實效性。
二、高校財務管理的優化對策
(一)創新管理體制
新高校會計制度更加關注高校的預算管理以及債務的風險控制,提升了高校成本核算各部門績效評估所占的地位,高校成本觀念與辦學效率觀念都在逐漸增強。舊財務管理制度下,學校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工作相對獨立,導致了信息共享渠道受阻,不能滿足當前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的要求。所以,高校需要參考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積極的創新,改善內部管理。通過構建資產管理、預算管理以及績效評估委員會加強內部財務管理,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不同高校財務人員之間的業務交流,通過借鑒學習,提升高校財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
(二)科學預算管理
當前高校普遍使用增量法進行預算的編制,這種方法盡管簡單可是容易導致高校支出每年遞增,浪費資金。在缺少績效獎懲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的時候,高校的各個部門容易出現預算和實際情況脫節,預算控制失效等實際問題。所以,高校需要對預算編制的方法進行改革,強化后勤的預算管理。首先,采用零基預算基礎之上的彈性預算和固定預算有效結合的多元化預算編制形式來提升預算透明度,進而對高校的支出結構進行優化,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控制后勤預算的執行情況,建立健全后勤預算的績效測評體系。
(三)精細成本管理
高校辦學成本包括了高校為教育和培養學生所消耗所有的資源。高校的成本核算不單單是高校資金使用率與內部績效評估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監督高校收費的需要。現在我國高校還沒有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已經存在的成本核算很多都停留在初級水平,統計的結構偏差較大,所以需要采用作業成本法來核算高校的成本。在此基礎上建設資金的使用率評估系統,積極的為績效評估提供必要的參考。
(四)防范財務風險
高校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財務風險,表現為違規風險、債務風險以及泄密風險。針對這種情況,高校需要構建財務風險的預警體系,預防債務風險,可以在高校資產負債表中加入收入支出表,此外還需要添加高校現金流量表和下一年度的現金流量預計表。與此同時,隨著高校財務信息化程度的不斷那就愛神,高校財務系統需要在校內局域網運行,對財務系統的各個模塊以及功能設置相應的分級權限,定期維護系統與網絡,確保財務系統的運行安全,保證財務信息不會外泄。
結語
當前,高校在新形勢下,開始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只有做好了財務管理才能夠真正的實現高校內部控制。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能夠推動高校資源優化配置,進而實現高校的辦學效益。高校不應該將財務管理工作簡單的局限于數據的提供,需要借助新會計制度頒布的契機,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推進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建設,建設服務于高校整體戰略規劃,能夠實現高校內涵式發展的財務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胡錦濤. 十八大報告[J]. 2012.
[2] 中國.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4.
作者簡介:黃熙中(1985.02),男 漢族 福建泉州人,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助理會計師,從事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