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忠
【摘要】帷幕灌漿技術水工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水工建筑的施工質量。文章主要闡述了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的應用流程,分析了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水工建筑;帷幕灌漿技術;應用;流程
帷幕灌漿是將漿液灌入巖體或土層的裂隙、孔隙,形成連續的阻水帷幕,以減小滲流量和降低滲透壓力的灌漿工程。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和城市建設水平快速提高,帷幕灌漿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水工建筑中,對壩基具有良好的防滲作用,可以緩解甚至避免壩基出現滲漏的情況,提高了水工建筑的技術水平和施工質量,充分保證了水工建筑的安全性,提高整體水工建筑的質量。
一、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的應用流程
1 測量與成孔
在進行帷幕灌漿施工前應做好測量和成孔。按照建筑設計要求,測量鉆孔的位置,以確保鉆孔位置的準確性。測量時使用全站儀,以灌漿軸線作為測設對象,如果測設過程中出現高程差過大和轉折點問題,那么就需要加設控制點。完成測量之后,應反復核查相關數據,避免數據存在失誤和錯漏。將核查后的數據作為依據,完成灌江孔和孔口高程相關參數的準確布置;將鉆孔位置、深度、順序、孔徑等相關數據確定好之后,就可以進行成孔施工作業。先確保鉆機場地和鉆機安裝的平整,完成試鉆和相關系數的調試,進而完成成孔施工。持續加密澆筑的鉆孔,緩慢、漸進地逐漸縮短孔距,利用這樣的方式緊密地聚集漿液,以此來加強密度,同時還能令帷幕澆筑的持續性更強,保證澆筑的壓力能夠不斷提升。
2 結束灌漿
防滲處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滲漏或控制滲漏量,防止因滲漏而導致壩基巖體滲透變形和力學性質惡化,并減小揚壓力。帷幕灌漿是在迎水面附近的壩基巖體中打鉆孔,將配制的膠凝防滲材料漿液,以適當的壓力灌入到鉆孔周圍巖體的裂隙中,經凝固或膠結后形成隔水屏幕。一般情況下,在水工建筑施工過程中,澆筑水泥漿應該遵守相關的標準,一定要避免滲透或者是比較系統化地有效控制滲透量,避免由于滲透而導致大壩基石變形、強度變低。通常帷幕澆筑是在位于水坡附近壩基巖石當中進行穿孔,之后澆筑防滲材料,然后等待防滲材料凝結。如果施工地隔水構造相對比較淺,那么就需要直接插入帷幕,形成一個密封形式的帷幕;如果相對的隔水構造比較深,那么就需要采用懸掛式帷幕,也可以較好的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上應結合實際問題具體分析。帷幕灌漿澆筑順序:在澆筑的時候,三排孔或者三排以上孔的帷幕,應先澆筑兩邊,然后再澆筑中間;兩排孔的應先澆筑下游排孔,然后再澆筑上游的排孔,另外就是孔序,無論澆筑哪排孔都要劃分孔序;分期帷幕澆筑,需要加強控制滲水性,所以,應先澆筑防滲透的位置,其他的位置依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澆筑。
二、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的應用分析
1 灌漿
帷幕灌漿技術應用過程中,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先檢查鉆孔。當混凝土到達灌注地時,需要檢查混凝土是否均勻,如果均勻程度不符合標準要求就需要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如果仍然沒有達到標準要求,不可以再使用,如果符合要求,則不需要再次拌和。攪拌混凝土應使灌注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灌注混凝土的時間不可以超過首批混凝土初凝時間,灌注的時間如果超過首批混凝土初凝時間就需要加入混凝劑一定要經專業監理工程師檢查孔身和孔底之后予以認可,方可進行混凝土灌注,切不間斷的充氣,溫度低于0℃時需要進行混凝土保溫措施。灌注混凝土通常使用鋼管,導管的直徑根據樁徑的大小確定,鋼管的連接方式采用法蘭連接,導管需要進行承壓、水密、抗拉試驗。灌注混凝土時應確保其連續性灌注,如果灌注的混凝土頂面比圖紙規定高或監理工程師確定的截面高度的時候,就應該即刻停止澆筑。這樣可以有效保證截面以下的全部混凝土都可以達到標準強度。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一旦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快速找到問題所在,盡快制定解決措施。
2 串漿
在注漿過程中,經常發生漿液從其他孔中流出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串漿。在帷幕灌漿施工過程中,灌漿段注入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有多種緩解措施,例如:低壓、濃漿、限流、限量、間歇灌漿,或者在漿液中放入速凝劑,或者直接在灌注時就用穩定漿液或混合漿液。由于新鮮漿液應具有相同的水灰比,如果發生回漿變濃的情況時,就需要選擇使用新鮮的漿液。如果仍然沒有改善,那么就需要繼續灌30秒再停止灌注。溶洞、溶縫灌漿的時候,應先將溶洞的充填類型和規模進行查明,關注時應遵循“先封閉,再密實”的原則。方法如下:一種是當溶洞內沒有充填物,要按照溶洞的大小,使用混凝土時,盡可能用泵入高流態的,加入碎石、水泥砂漿、混合漿液,完全凝固后再掃孔灌漿;另一種是當溶洞里有充填物,灌注前應多方面考察充填物的類別、屬性、充填的程度等,考察完畢后才可以灌注,灌注方法有高壓灌漿和高壓噴射灌漿等。除此之外,還應重點檢查帷幕灌漿的孔壓水試驗成果,多方面綜合考察鉆孔、取芯資料、灌漿記錄、測試成果等。
3 施工與質量控制方法
灌漿后,待縫內漿液初凝而不外流時,可拆下灌漿嘴,(盒),用環氧膠泥或灌漿液水泥膏,對灌漿孔進行封口,并抹平。清除灌漿嘴(盒)上漿液,以備重復使用。針對不同的裂縫長度,灌漿盒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通過水壓試驗檢查灌漿盒與混凝土面的密封性,探明裂縫貫通范圍。根據壓水量選定漿液凝膠時間、配漿量與壓漿壓力,水壓試驗的水壓為0.2~0.3MPa。灌漿密實情況,一般可采用向縫中通入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檢驗,也可鉆芯取樣檢查漿體的外觀質量,測試漿體的力學性能。帷幕灌漿試驗孔試驗過程中,需要對所選料場的黏土進行顆粒分析、化學成分與性能、礦物分析,測定容量和液限、塑限,以確定料場。測試漿液的不同水灰比的粘結力、塑性粘度、抗滲、收縮率、泌水性等項目,以確定帷幕灌漿的漿液配方。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水工建筑施工過程中,帷幕灌漿技術是有效防止出現滲漏情況的做好方法,不僅可以減少滲漏的出現,還可以提高水工建筑的施工質量和施工效果,減少經濟損失,有利于水工建筑工程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鐵.對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3(14).
[2]劉常富.關于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3).
[3]楊娜.淺析水工建筑的帷幕灌漿技術應用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