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光
【摘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其主要是以各類渠道為主構成農田灌溉系統,并服務于農田生產,其基本都位于露天之下,受自然因素與生產經營模式及管理體制的影響,經常會發生不同形式的破壞或損毀。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措施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概述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包括小型水庫、塘壩、蓄水池、水窖、引水工程、灌區抗旱水源工程等等,主要是指為解決農田等耕地的灌溉、農村人畜飲水等問題而修建的田間灌溉工程。隨著農田生產技術的發展與不斷地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規模也在逐年擴大,與之相適應農田灌溉技術也已形成規模,節水灌溉技術等已成為農田灌溉工程的主流。所以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包含了為各種農作物灌溉所用的相關設施,既有傳統的渠灌工程,也有現代的節水工程。農灌工程設施的完好程度,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灌溉的保障程度,做好農灌工程設施的管理工作自然就成為基層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者的基本責任。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2.1前期規劃問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出現很多盲目的建設,根本沒有考慮到水利工程需要的技術、開發的條件以及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比如一個小型水庫的建設,要是出現某一處的灌溉漏水的話,一般都不會有水利工程專家進行檢查,所以說即便是政府愿意出面進行維修的話,這樣的維修也不能有針對性,無法在根源上進行補漏工作。長期以往就只會增加水庫漏水的可能性,就算是雨水比較旺的季節,水庫也不能給農田運輸足夠的灌溉用水,要是遇到旱季的話也無法提供水源補給。
2.2建設標準低以及老化嚴重的問題。當前運行的很多水利工程已經經歷了比較長的時間,大部分都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按照當時的修建標準和功能來修建的水利工程顯然不能滿足當下的小型農田水利的需求:排灌標準和功能大大降低,常常造成抗水能力不足,排水出現堵塞以及提灌能力過差等狀況,這是完全無法適應當下的灌溉需求的。
2.3.疏于保護與管理的問題。目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重視,在資金投入方面還不能滿足需要,所以建成之后的工程不是工程質量很低就是沒有管理經費進行水利監管。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勉強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顯然會出現很多的故障,讓水利工程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的發揮。這對于農民來說是隱性的災害,因為要是出現水災或者是旱災的話,水利工程起不到效果就會讓農作物受到破壞。
3、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監管。主要表現為:
3.1.1嚴格依據先申請審批,后建設施工,再竣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的原則。由水利技術人員深入實地,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后申請上級部門審批,經上級部門批后再組織施工建設,工程竣工后經建設部門、施工部門及監理部門等各方驗收合格,最終交付使用。從而逐步建立管理機制,完善建設程序,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往規范有序方面發展。
3.1.2健全完善水利工程設計資質及工程建設招投標等管理制度。在經過上級審批立項后,工程應聘請有符合工程設計資質的水利設計院深入實地進行仔細、詳盡的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的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的“3項管理制度”進行,即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一定把工程質量擺在首位,嚴格把好四關(材料設備關、施工隊伍選擇關、質量監理關以及工程驗收關)。
3.2強化現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與維護。主要體現在:
3.2.1加強水法以及水資源保護法宣傳。強化現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與維護,需要提高群眾素質,在法律上保障農民參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建立多形式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用水合作組織或水利協會,是目前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行之有效管理模式,既是一種農民參與的水利合作組織,同時也是村級集體和群眾個人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種延伸,因此,應該在法律上得到明確的承認和保護。制定和完善農民用水者協會注冊登記的有關法規,規范化管理,保證組織的合法性、基本權力和義務。
3.2.2建立分級負責制。根據工程建設所涉及的范圍、投入資金的渠道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按照行政區域,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依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管護劃分為工程管理、鄉鎮管理、村級管理以及農民用水戶管理四級,明確各級管理責任,讓責任到人,逐步實現“誰受益,誰管理”的良性管理軌道。
3.2.3多渠道增加投資力度,完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維護和運行管理。除政府持續穩步加大工程建設和管理、維護投資外,可以通過社會、群眾采取多種投資管理方式。如“土地規模化示范區”的管理模式、“村集體承包土地+轉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等多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這樣多渠道融資模式可以緩解國家投資緊張局面,減輕國家的經濟負擔;可以發展小型農田水利民營化、企業化投入,解決水利投資不足的問題,進而逐步落實責任主體,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程利用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健全完善的農田水利建設體系和管理措施,對于減少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保證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具有關鍵作用。因此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姚穎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建議[J].河南農業,2017(10)
[2]崔凱強.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對策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02)
[3]穆宏東.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和解決措施[J].鄉村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