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
【摘要】有效的開展水利工程渠道的維護及管理工作,能使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得到提高,水利工程的服務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渠道的維護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水利工程的維護與管理工作進度。本文將圍繞當前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深入探討強化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綜合管理的有效措施,更好的發揮水利工程在民生事業中的強大效益。
【關鍵詞】水利工程;渠道維護;管理措施
1、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管理的現狀
1.1存在客觀的安全隱患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水利工程是一項比較大的工程施工規模,現場工程的管理層面較為分散,造成施工安全管理比較封閉,整體的安全性能不高,尤其是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在持續高強度的運轉過程中,出現誤差現象在所難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隱患是客觀存在的,譬如,在水利施工操作人員有一些農民工,其文化程度不太高,分配不同的工種,造成安全適應能力各不相同,若應變能力減弱,就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存在。
1.2相對落后的傳統技術
在渠道建設的技術應用中,作為以前灌區的一項關鍵工程,因粗糙的工程設計、低標準的建設、工程運行以及維護不足等影響,造成渠道的整體效率不高,尤其是渠道邊坡垮塌失事、滲漏等嚴重威脅灌區的安全生產,因此,針對怎樣提高灌區的輸水效率,圍繞渠道防滲、渠道邊坡除險加固進行渠道的整治研究,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打破傳統的砼分塊澆筑方法,使整體運行模式更快速、便捷、節省。傳統的渠道防滲襯砌,大多數采用砼分塊澆筑。分塊間設伸縮縫,伸縮縫用柔性材料填充。內坡砼設排水孔,以消減地下水對砼襯砌塊的浮托力。 但是此方法,存在兩大弊端:一伸縮縫費工費料,造價高,若處理不到位還會有新的滲漏通道形成;二普通排水孔在渠道運行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時,渠道水會通過排水孔形成新的滲漏通道。
1.3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
在水利工程渠道建設與維護管理中,由于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在綜合的管理技術中,其管理機制不嚴格,尤其是在渠道維護與管理措施中,沒有形成強烈的質量安全管理意識,在對于整個技術的提升、綜合模式的運用等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有些單位對于渠道管理僅僅是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嚴格按照整體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更好的把握整個工程的建設需要,在維護上不能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造成主觀與客觀雙重壓力的作用失效,不利于整體效能的發揮。
2、強化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管理的有效措施
2.1維修技術的整體運用
針對出現的各種問題,采用維修技術的綜合運用。一是壩體裂縫的技術處理。因壩體混凝土材料內溫差變化而引起裂縫,而且會受到材料水分丟失等因素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壩體裂縫多數為橫向裂縫形式,驗證了水流沖擊力對壩體的不利影響。處理裂縫病害時可選用填補技術、灌注技術、浸入技術等。如:灌注技術,選用高性能的水泥砂漿,把粘合材料注入裂縫中,從而發揮出較好的凝固效果。二是壩體支護的技術運用。對壩體結構設置支護體系,實際上是一種防御性的維修方法,在病害發生之前加強結構的鞏固。如:養護期間,施工人員對遭受水利沖擊較大的區域添加支護結構,可增強壩體抵制外界力作用的破壞。
2.2加強隊伍建設
在具體的管理機制上,通過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規范管理技術和規章制度約束,在設備維修與養護上,促進維修人員自身素質的提高,并圍繞工程建設的每一個需求點,實行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更好的創新企業員工在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上的整體創新,讓員工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工作積極、成效顯著,起到鼓勵先進、鞭策落后的作用。將管養分開,把養護作業推向市場,管理部門重點加強工程普查、檢測與評估、養護作業的招標與質量監督,完善機具、機械的保修保養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并制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定期進行檢查。量化考核,保證設備的完好率。
2.3加強渠道防滲處理
水利渠道防滲維護工作中,為保證維護質量,必須嚴格控制施工質量,與渠道工程的實際特點相結合,選擇合適的防滲材料,并控制施工溫度,通過壁面骨料在陽光下暴曬、控制攪拌時間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縫能力。針對渠道滲漏區段,經過合理的防滲漏維修,可避免土壤的鹽潰化沼澤化,減少渠道的坍塌概率,提高渠道的輸水能力。
在維護渠道的過程中,若出現嚴重的損壞,則需要專業人員及時進行清查,并針對滲漏部分進行相應的補救措施,必要時可進行渠道翻修、灌漿等維修施工處理。在具體的處理過程中,若發現存在土料防滲層裂縫,脫落和孔洞等問題時,則需要清理干凈損壞部位,之后使用原填筑土料回填、夯實處理。根據實際情況,在渠道床增加防滲層,其造價較低,而且易于管理和維護。
3、結語
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缺水地區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就是農業生產的發展周期,要想加快發展農業經濟,需要建設更多的水利工程,并且對水利工程渠道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更加重視,延長水利工程的使用周期,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安康..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和綜合管理的強化技巧[J],科技展望,2014-11.
[2]黃艷新;小型灌區農田水利渠道設計與施工;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