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燕
【摘要】水利工程一直都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與建設的重要民生工程,對水利經濟科學發展之路進行研究,則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發展,實現水利工程的可持續性。基于此,本文對水利經濟科學發展進行思考,并積極探索相應路徑,希望可以為水利工程的更好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研究分析
一、水利經濟科學發展重要性
水利工程從整體上來說在社會中獲取的經濟效益比較顯著,但是對于政府部門來說,經濟效益則沒有那么明顯,若是將財務的收益與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相比較,其經濟效益數值則更小,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部門其本身獲取的收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良性循環,其可能性則幾乎沒有。由此可見,水利工程的經營管理在實現經濟科學可持續發展過程極為重要。當然,水利在農業的發展歷程中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我國的經濟模式暫時還是主要以農業為主,是世界范圍內的農業大國,要想實現經濟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務必需要加大對水利工程發展的管理力度,水利工程的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在社會國計民生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除此之外,水利經濟也可以通過稅收或者利潤等方式來增加國家財政的收入,在無形之中推進國家經濟科學的發展。
二、水利經濟科學發展路徑
1.強化水利建設重點,攻克水利建設難點
盡量使用科學的方式對水利工程進行科學的規劃,并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其自身所帶來的不利因素與影響。貴州具有熔巖山區特點,水利工程的施工與建設對自然環境以及施工本地的自然環境與地理條件都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響,影響本地生態環境的平衡與和諧。若是在水利工程的前期設計與規劃工作中,盡量保證水利工程的規劃以及設計科學有效,則可以保證在破壞環境影響力度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水利工程的順利實施與開展。相關部門還可以采取邀請專家對水利工程進行合理建議的方式,結合科學家提出的合理建議與對施工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綜合全方位的評估與分析相結合,并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水利工程的開發。在水利工程建設完成之后,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處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盡可能的做到最小程度的因工程建設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
2.組織開展喀斯特地區水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技術
喀斯特地區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關鍵技術體系,主要是由喀斯特地區水資源所運用到的開發技術、優化的器械配置以及充分高效利用專業技術這三個方面所得到的研究結果隨著實踐工程的一步步證實逐步形成的,此水資源體系為喀斯特地區的技術開發、研究成果的轉換以及建設團隊的構建與開放提供全新的服務平臺,向喀斯特地區提供技術支持以及科學保證,特別是在水源性、灌溉性以及地下水開發利用等工程中更加需要對此方面予以關注。自喀斯特地區水資源開發體系成立以來,相對應的相關研究室也如雨后春筍逐漸形成,例如地理信息、工程地質研究、水木工程結構研究、水資源優化配置等八個研究室。在水利工程建設的實踐過程當中,應該要積極采取創新型研究技術,利用全新的技術、工藝以及機械設備完成高難度、地理位置較為險惡的水利工程,真實可靠的實現全新創新性技術科學有效的向實際生產力方向的轉化,比如:徐家灣的水利樞紐和號稱世界第一的大跨拱渡漕——龍場渡槽等水利工程。
3.節水灌溉、防洪抗旱技術研究與推廣
水利工程的快速發展以及實際運用,水利工程為其他的相關產業帶來了方便,同時也促進了其他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正如人們所需知,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設除了將當地的經濟整體發展帶來無限前景之外,還為當地的經濟產業帶來了可靠機遇。這就需要當地人們準確地把握住這次機遇,科學有效的發展其他經濟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例如養殖業,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務必會為當地帶來較為豐富的水資源,這位當地開展養殖業提供了前提條件。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旅游業,水利工程雖說是一種大型建設項目,但是也具有觀光旅游的價值,可以有效利用水利工程環境來作為景點,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周圍空閑環境種植樹木花草,以便游客欣賞。這樣做不但全方位綜合的提升了本地經濟的發展水平,還為當地的自然環境奉獻出微薄力量。隨著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一些用水較為困難的地區,用水澆灌土地較為方便,對于一些雨水較為豐富的地區,有利于將雨水引入到水利工程當中,避免洪澇災害,保障人們的溫飽問題;當水利工程附近地區出現干旱天氣時,可以適當的飲用水利工程中的水源來解決燃眉之急。由此可見,水利工程為當地人們的生活以及經濟發展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巨大意義。
4.強化水利管理、計劃、建設
加強水利工程的管理體系。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采取端正認真的態度,貫徹國家所規定的法律法規政策,讓水利工程的管理具有科學化以及合理化的特點。第二步,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具有完善的設施設備。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除了著重關注工程的主要體制的建設之外,還需要加強設施設備的完善與優化。側重關注主體工程建設中所應該使用到的機械設備,讓主體工程在合適的設施設備的輔助當中順利進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才可以使得水利工程發揮其最有效狀態下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收益。最后一步,需要嚴格對工程建設過程當中的投入與投出進行管理。在水利工程的建設當中具體表現為:嚴格的按照相關法律上規相關規定實施工程的招標文件管理,盡可能的使招標文件公開化與公眾化,有效防止托人情關系而形成的招標不規范行為,嚴格的對工程質量進行了保障。
結語:
水利經濟的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其需要社會各部門的監督與配合,需要水利相關部門對經濟發展之路的不斷研究與探索。只有讓水利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才能夠讓水利工程在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得以更好展現,才能夠讓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率得以可靠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學文.實現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的措施探索[J].才智,2017(07):250.
[2]王婷,李俊.實現水利經濟科學發展的措施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7(03):351.
[3]梁秋梅.如何促進我國水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品牌(下半月),201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