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 趙大海
【摘要】根據項目特點對治水提質所涉及的所有項目進行分類。再根據項目的類型以及建設工程模式的特點,對MZ河新區段水環境整治工程建設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MZ河;水環境;整治;建設模式;DBB模式;PM模式;EPC模式
1、研究背景
MZ河流域為S市六大流域之一,流域位于S市西北部,屬珠江口水系,干流發源于羊臺山,流經多地,匯入珠江口,集水面積343.52km2。新區境內流域面積153.49km2,干流河長11.58km,一級支流13條,其中9條河道、4條排洪渠。
由于流域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不斷膨脹,而流域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與工業化發展不同步,洪澇災害、環境承載、污染負荷與基礎設施建設不匹配,某河流域水安全受到威脅、水質受到了嚴重污染,影響了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新區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新區內河道水體污染嚴重,干支流水質劣于地表水V類,水體黑臭,河道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水污染治理設施與能力嚴重滯后。
近年來,國家、G省、S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某河水環境治理工作。多次以文件、批示形式將A河治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提出,要將MZ河作為治理水污染的一個突破口,當成今年要抓好的頭等大事。MZ河污染治理任務十分艱巨、時間非常緊迫。
針對MZ河流域(新區)流域目現狀,已計劃開展雨污分流管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應急處置設施、河道綜合整治、片區排澇工程等工程。但是不同類型工程之間如何協調統籌,不同進度的各種工程如何有效形成體系,有效發揮作用,相關部門如何對工程質量、進度和效果進行有效的監督、控制和管理,最終完成2017年和2020年水質目標,特別是在近期內如何選擇最有效、最合理的項目建設模式,為項目后續的開展,以及實施意義重大。
2、水環境整治方案
2.1目標
(1) 2017年目標:
防洪:干流達到100年一遇,整治過的支流河道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
排澇:基本達到排澇標準。
水質:
1) 干流段基本消除黑臭;
2) 建成區污水截污率達到70%;
3) 河岸無違法排污口;
(2) 2020年目標:
防洪:干流達到100年一遇,支流河道達到20~50年一遇防洪標準。
排澇:達到50年一遇排澇標準。
水質:
1) 基本達到地表水Ⅴ類;
2) 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
3) 建成區污水完全截污率達到90%;
4) 城市建成區3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2.2項目特點
根據建設內容及進展分析,結合當地其他方面的考慮,本項目具有以下4個特點。
(1)時間少,任務重。針對當前河水黑臭的狀態,要求利用僅兩年的時間到2017年末實現消除黑臭、2020年基本達到地表水Ⅴ類,期間建成34項、投資總額近76.66億元工程,工程任務重、時間緊。
(2)目標多,系統復雜。項目涵蓋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澇、生態修復、景觀建設、文化挖掘、區域開發等多領域和多目標,工程任務復雜。
(3)進度不統一,協調難度大。各個項目進度差別很大,部分項目已經開工、部分項目仍未最終立項、部分項目已在設計階段、部分項目仍在項目前期工作,統籌、協調、管理難度大。
(4)人員少,管理難。與繁雜的工程建設任務相對的,相關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相對不足,對于項目全過程及效果難以把控。
因此,需要對項目建設模式進行科學分析和設計,保障該流域治水提質工程的順利進行。
3、建設模式分析
3.1建設項目分類
建設模式的分析,首先根據項目特點對治水提質所涉及的所有項目進行分類。按照是否盈利講項目分為經營性項目和非經營性項目。
經營性項目主要為污水處理廠等類型的項目,此類項目按照深圳市的規定或者習慣,在運行期存在一定市場行為。此類項目不包含在本次治水提質工程建設任務之內,因此不再討論。
非經營性項目主要為河道整治工程、管網工程、排澇工程及水源保護工程四類。本次治水提質工程建設任務主要包含前三類工程,此三類工程項目雖然建設內容不同,但是從建設模式角度分析,存在的問題相似,也均直接影響到項目目標。
3.2不同建設模式的比較分析
(1)傳統建設模式
傳統建設模式即設計-招標-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該建設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通用,世行、亞行貸款項目及以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合同條件為依據的項目多采用這種模式。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按照設計-招標-建造的順序方式進行,只有一個階段結束后另一個階段才能開始。
該模式的優點是通用性強,可自由選擇咨詢、設計、監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標準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風險管理和減少投資。但是傳統建設模式也存在了流域分割整治,整體功能目標無法有效統籌;項目分段、分項報批和多頭建設管理,項目進展慢;相關人員不足,缺乏有效管理。
(2)PM模式
PM模式是指工程項目管理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進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管理和服務。建設部《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建市[2003]30號)指出“工程項目管理是國際通行的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積極推行工程項目管理“是深化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的重要措施”。并鼓勵“具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資質的企業,通過建立與工程項目管理業務相適應的組織機構、項目管理體系,充實項目管理專業人員,按照有關資質管理規定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工程項目范圍內開展相應的工程項目管理業務。”
PM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建設項目管理的系統化和集成化,使得質量和進度較傳統模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PM方與實際實施方無直接合同關系,管理力度無法有效保證。
(3)EPC模式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的承包。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第19條“加大工程總承包推行力度。倡導工程建設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EPC),鼓勵有實力的工程設計和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
EPC模式可以有效解決設計、采購和施工之間的中間環節和銜接問題,快速推進項目進程,最大限度的將業主的風險和責任轉移給承包商,一方面充分發揮承包商工程管理優勢,另一方面使得業主從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但是EPC模式也存在著缺乏競爭性,業主對項目建設控制力度低,工程總造價偏高,無法發揮社會其他相關智力資源等問題。
3.3推薦建設模式分析
(1)推薦建設模式
從新區治水提質項目的特點出發,結合不同建設模型的分析,推薦采用總價EPC(內含PM)+項目管家的建設管理模式。
首先,新區治水提質項目的前兩個特點(時間緊、任務重、工程復雜)決定了傳統建設模式無法完成,應該采用對工程目標、進度、質量、管理最有效的EPC模式,為控制工程總造價,進一步采用總價封頂的EPC模式。
其次,由于新區治水提質項目的第三個特點(進度不統一,協調難度大),特別部分項目已經開始施工,為保證EPC模式的順利實施,對已委托項目應該進行PM,最大程度保證EPC承包方對工程系統性、進度和目標的控制。
最后,由于新區治水提質項目的第四個特點(人員少,管理難),建議業主方委托專業咨詢機構承擔建設項目第三方監管(“項目管家”),借助專業力量對項目全過程實施有效管控。
(2)實施方案
某河綜合治理(A片區)的合同模式是在EPC大包里,包含了46個子項目,其中20項已委托設計單位開展設計工作。原合同約定:對于已開展設計工作的項目,承包人應配合設計單位工作,包括配合設計交底、協調施工過程中有關設計的問題、協助審查材料樣品、配合進行設計及施工方案的優化、配合處理現場設計變更、竣工試驗及竣工驗收等,承包人負責本工程從開工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施工工作;除已開展設計工作的項目,其余項目承包人則負責本工程從設計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工作。
對于此20個子項目,EPC總承包方只能依據PM管理模式,替代發包人管理和執行合同。由于EPC總承包方和20個子項目的承包人沒有任何合同關系,在后續工作中,無法對其進行約束,出現了很多管理失靈的問題,制約工程進度和質量。因此,建議在本次的EPC大包里,將已經委托的合同(包括正在履行和尚未履行)全部納入其中,由發包人授權,由EPC總承包方通過對支付的管控,從而形成對設計圖紙的質量和進度的有效管控。
(3)EPC控制方法
采取總價封頂控制、概算審核控制、結算審計控制、工程質量控制和考核目標控制。
1、總價封頂控制。項目估算總投資由政府委托的造價咨詢單位審核后,由相關部門把關后按程序報批,批復確認的價格作為政府控制項目投資最高價。
2、概算審核控制。各子項目的概算或預算授權區政府審核,并作為合同計價基礎。
3、結算審計控制。項目竣工結算按照市政府投資管理辦法,由市政府投資審計專業局或授權審計,并作為最終結算審計依據。
4、工程質量控制。通過委托第三方工程監理,對施工過程嚴格把關,保證工程全過程質量。開展全過程造價咨詢和全過程跟蹤審計,進一步嚴控工程造價。
5、考核目標控制。
以2017年水質考核目標為導向,通過設定合理考核指標,從項目進度、質量、投資、效果等方面控制。
強化“一把關”工作,即在項目規劃、投資、設計、建造、運維等環節,通過聘請高規格的技術方案審查團隊,對工程整體技術方案質量進行嚴格審查把關,提高政府投資決策的科學性、高效性。
4、結論
(1)根據新區治水提質建設項目現有情況和特點,提出總價EPC(內含PM)+項目管家的建設管理模式。
(2)根據A片區經驗,建議在本次大包中,將已經委托的合同(包括正在履行和尚未履行)全部納入其中,由發包人授權,由EPC總承包方通過對支付的管控,從而形成對設計圖紙的質量和進度的有效管控。
(3)提出考核目標及方式:定量與定性結合,總體與分項結合。在總體目標的前提下,分成河道及管網兩部分分別考核,在保證原目標定量考核的基礎上,增加敏感區域的定性考核。
參考文獻:
[1]張旭東.淺談建設工程項目總承包(EPC)方式的概述[J].建設與發展,2015(01).
[2]辛奇.國內建設工程項目EPC 總承包模式發展分析[J].建設科技,2012 年第10 期.
[3]劉羽佳.淺談EPC 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 年第01 期.
[4]齊躍明.工程項目EPC 總承包進度控制與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