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虹霞
今年5月,一只張著巨嘴大牙、長著“叉叉眼”的紅色巨型貓出現在深圳潮流購物中心KK ONE的廣場前,商場內的T形舞臺、圍欄、電梯也到處都是它的身影:這只貓“占領”了整個KK ONE!
它不是加菲貓,更不是黑貓警長,它的名字叫魔鬼貓。與常見的熱門IP的周邊產品不同,魔鬼貓不賣萌,也不是某個作品的附庸產物,而是獨立的動漫IP形象。
沒有自制內容產品,也沒有龐大的粉絲群,但僅僅兩年的時間,魔鬼貓已衍生出超過40種細分產品,衍生品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在眾多乖萌的動漫IP中,這只扮相潮酷的貓如何突出重圍?
吞噬負能量
魔鬼貓的雛形形象誕生于一次失敗的合作。
之前陳雨海開了一家企業形象服務公司,主要為品牌設計吉祥物。魔鬼貓最初是為深圳一家糖果公司設計的吉祥物,卻被對方以形象太丑為由拒絕。陳雨海一氣之下干脆放棄了這次合作,決定自己來運作魔鬼貓。
經過兩年時間的打磨,直到2015年,陳雨海團隊才做完了魔鬼貓的形象和故事背景的系統性設計。
國際一線動漫IP形象大都是可愛型,做的是“萌”生意,陳雨海便把魔鬼貓定位在“酷”“潮”。許多消費者到了一定年齡后,對“萌”的接受能力可能就不會那么強,魔鬼貓把潮流形象、個性自由與動漫IP相結合,相對來說更符合他們的審美觀。
在配色方面,很多顏色都有對標的代表性動漫IP,比如藍色——藍精靈、黃色——小黃人、綠色——綠巨人等,而紅色仍缺乏有記憶點的IP形象。因此陳雨海選擇紅色作為魔鬼貓的原始形象色。
為什么取名為“魔鬼貓”?剛創業時,陳雨海身心壓力都非常大,生活中出現了各種“魔鬼”,就像魔鬼貓的口號——“吞噬負能量”所表達的那樣,他希望這只貓能夠打破黑暗的桎梏,吸食自己所有的負能量。
在陳雨海看來,“魔鬼”一詞有著極致和叛逆的含義,正好契合了很多年輕人喜歡挑戰、追求極限的叛逆精神。
在大眾認知中,“貓吃魚”是常態,但是魔鬼貓并不吃魚,而是以吃“負能量”為生。如何讓這樣的設定變得合理?
陳雨海把魔鬼貓設定為一只來自編號為ZC66星球的外星貓,外觀上保留了吞噬的動作,整個形象顯得更加動態化。跳出了地球場景,這只貓不管吃啥也都不足為奇了。另一方面,外星貓的設定也擴大了魔鬼貓的故事延展性,為后續的內容開發做足準備。
國內大多數知名IP都是先通過小說、漫畫、音樂等形式聚集起一大批粉絲,再開發衍生品賺一波快錢。反觀魔鬼貓,通過對自身IP形象的系統性打造,用能“吞噬負能量”的神奇力量為用戶塑造心理依靠,建立起與顧客的長期聯系,把他們牢牢攥在手里。
那么,魔鬼貓真的能吞噬負能量嗎?也許能也許不能。它只是充當了“鬧鐘”的作用,經常給用戶“我應該少一點負能量”這樣的暗示,最后的“負能量轉化站”還是用戶自己。

不難發現,魔鬼貓的“出道”法則在于通過對IP形象進行系統性打造,進而建立與顧客的情感聯系。
喵,代言請找我
只有動漫形象,沒有龐大的粉絲群,魔鬼貓要如何在眾多動漫IP中脫穎而出,打開市場?
在前期品牌寂寂無聞的時候,陳雨海做過許多的努力:比如魔鬼貓系列表情包上線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后,團隊在各大社群發帖宣傳;親自參加創投脫口秀,通過去塑造個人形象來打造自己的品牌,等等,然而收效甚微。
直到2014年,陳雨海策劃了“魔鬼貓占領紐約”活動——數幾只魔鬼貓玩偶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中心區,按照金字塔形狀列隊,吸引了眾人駐足圍觀。此次活動的視頻上傳至國內各大視頻網站后,也獲得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接下來,魔鬼貓開始了占領各大城市線下商場的巡展活動,深圳地王大廈、COCO Park、上海久光百貨、萬科廣場、KK ONE等商場都留下了它的足跡。
在商場看來,魔鬼貓在“吞噬”商場負能量、帶來好運的同時,也增加了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比如,把電梯門裝扮成魔鬼貓大張的嘴巴,做成“負能量回收站”,左邊是“IN”,右邊是“OUT”,進入電梯就能甩掉身上的各種負能量,通過場景化營銷來增加顧客在商場的停留時間。
與眾多IP展收取門票、著眼短期盈利的做法不同,魔鬼貓的主題巡展是開放的,主要靠售賣衍生品盈利,它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品牌露出,把客戶向禮品店、潮品店的魔鬼貓專柜引流,提高用戶黏性。
陳雨海還嘗試過做關于魔鬼貓的動畫、動漫、短視頻等,卻發現這樣的原創內容制作不僅燒錢,效果也不大好。最直接的案例就是今年暑期上映的動畫電影《玩偶奇兵》,魔鬼貓早在兩年前就確定進行IP形象植入。
他反思,其實這種面向低齡兒童的內容電影與魔鬼貓本身的氣質并不相契合,只是為了“中國第一個登錄院線的互聯網IP”這個噱頭而已。
于是,陳雨海干脆去繁就簡,把它們都停掉了,專心做地面推廣。線下主題巡展、快閃店、主題咖啡廳……魔鬼貓與商場互相置換資源,誰也不給誰錢,不斷地嘗試各種各樣的市場活動,增加品牌露出的機會,提高品牌附加值。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魔鬼貓也漸漸向“代言人”方向發展。2017年7月,魔鬼貓代言成都西村夜跑,魔鬼貓+現場音樂派對+熒光元素裝備,處處都透著潮酷范兒。據透露,魔鬼貓還為華為榮耀系列畫了一組名為“魔鬼貓玩華為手機”的插畫,會在今年天貓雙11節首發。
摒棄繁雜的內容制作,轉而與商場建立牢固的合作關系,進行多樣的場景化營銷,陳雨海成功地把魔鬼貓打造成了“明星代言貓”。endprint
與CK肩并肩
從2016年6月至今,魔鬼貓的衍生品總銷售額達1.5億元。短短兩年的時間,如此迅速的成長,還要歸功于在不斷試錯中,魔鬼貓走出了一條輕量化授權方式。
起初,魔鬼貓是不收取授權費的。深圳一家珠寶公司表示非常認可“魔鬼貓”這個形象,希望把它做成黃金吊墜。合作確定后,雙方很快就開發出了產品原型,準備投放到珠寶批發市場。
但陳雨海意識到,這種粗放的合作形式只會使“魔鬼貓”成為一個爛大街的品牌,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必須考慮銷售、營銷、渠道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找專業平臺合作,只做IP付費授權——是陳雨海在不斷試錯中總結出的品牌拓展方式。為此,他還找人專門制作了設計指導手冊(S.G),里面包含了魔鬼貓的各種設計風格供合作方選擇。
用陳雨海的話來說,就是“你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參與到我的共享系統里,以‘魔鬼貓×某某的形式露出”。目前,魔鬼貓有三種主要的合作模式:
1.以一年為周期進行授權保底與銷售分成;
2.買斷某一種產品的授權3~5年;
3.與品牌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某一大類,并讓利給合作伙伴控股。
其中,第三種合作方式是魔鬼貓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的核心。
今年5月,魔鬼貓第一家線下服飾潮品店在深圳開業,整個門店裝修以黑、紅、白為主,加上森冷的金屬,處處散發著暗黑的超酷范兒。這是魔鬼貓與國內某一線男裝品牌合資的潮流服飾公司,對方有多年的供應鏈和商業地產資源,魔鬼貓有針對年輕群體的IP形象,雙方一拍即合。
在門店選址上,陳雨海要求門店必須是在高端商場,鋪面位置一定要好。他希望在消費者眼中,魔鬼貓不僅是動漫產品,還是潮、酷、嘻哈的代表。于是,他把門店開在CK、APE、NIKE旁邊,對標潮牌,在品質、顏值和性價比上做到內外兼修。
目前,魔鬼貓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了12家品牌加盟店,預計今年年底門店數量將達到30~40家。
魔鬼貓的輕量化授權模式,一方面把產品銷售和渠道全權交給被授權方,降低了自身運營風險,又確保了大規模授權的可能;另一方面,被授權方獲得了大頭利潤和更多的主動權,參與感更高,積極運營帶來的結果是雙贏。
在陳雨海的規劃中,未來三年是魔鬼貓發展的關鍵期:線下門店達到300家,覆蓋所有一二線城市;塑造虛擬偶像團體;上映以魔鬼貓為主題的大電影……但陳雨海的野心并不在于做一個本土化高端IP,魔鬼貓已經成為蘋果iMessages與韓國Line平臺首批開放合作的中國動漫IP。
暗黑的夜空中,一雙“叉叉眼”正緊盯著大洋彼岸的Hello Kitt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