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秋
近年來,沈陽市圍繞教育督導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督導這兩條相輔相成、共振共進的工作路線,秉承“互聯網+教育督導”的理念,堅持“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評價、用數據決策”,不斷完善教育督導信息化評價能力和水平,推動沈陽市教育督導工作朝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不斷前進。
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沈陽教育信息化
2014年,沈陽市委市政府根據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審時度勢地提出了加快推進沈陽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工作目標。按照總體規劃,沈陽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分為資格準入、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三個階段。沈陽市政府設立專項督導獎勵資金,以獎代撥,從資格準入到通過教育現代化評估驗收,每個區縣將獲得市級專項督導獎勵資金。
目前,全市教育信息化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數字校園正在大踏步地走來。完成了萬兆骨干,千兆到校,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建設,實現了校園無線網絡覆蓋,學校信息化設備和環境的建設都得到了高標準的提升。二是教育教學方法、手段正經歷升級換代。全市正在合力探索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移動分組學習教室和智慧教室項目的建立,使個性化教學和微課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得以推廣和應用;錄播教室的建設使常態化教學反思、異地教學交流、實時遠程教研變為可能。三是進入教育資源的高共享、高突變時代。依托國家教育資源公共平臺,搭建了沈陽人人通平臺,使全市師生享有網絡學習空間,并提供了網絡教研的平臺等多種教育應用;不斷探索人人通平臺下的網絡教研及資源建設的新模式,不斷探索一對一個性化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實時分析與評價。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沈陽教育督導
1.督導評估人員專業化
調控督導評估團隊的專業構成。在配備督導人員時優先考慮選聘懂信息技術的人員,我們的評估團隊主要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專職督學,省、市教育信息化領域的專家和學科教研員組成,從專業督導的視角、專業技術的角度、專業教研的深度對區域及學校進行多維度督導評估。
強化督導人員培訓。通過專題學習和培訓,讓全體評估專家了解先進的教育思想,樹立現代化教育觀念。請研發平臺的專家培訓督導人員,使大家盡快了解平臺的使用方法,熟悉信息化評估的程序、評估細則的內容。
2.督導驗收手段信息化
運用數字平臺進行評估。2015年,我們在沈陽市智慧督導管理與應用平臺上開發了“沈陽市教育信息化督導評估系統”,充分利用目前有效的網絡手段,將評估細則進行數字處理,形成了“材料上傳-網上評估-現場認證-結果反饋”的數字化工作流程。
評估人員配備移動終端。為每位評估專家配備一臺Pad,不受時空限制,實現全過程的移動終端應用,隨時記錄臺賬,查閱上傳的各種數據,在評估過程中實現工作的便捷、高效。
3.督導驗收過程智能化
督導驗收查看電子檔案。在實際的評估驗收中,我們將評估指標考評表發布到平臺中,被考核單位根據考評要求上傳佐證材料,可以是文檔、圖片或小視頻等多種形式。降低了督導評估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基層迎檢壓力,使迎檢工作更能專注于被考核內容的提升和完善等。
督導信息匯總智能準確。督導評估時,通過平臺將各項指標進行智能匯總,實現高效的分析與統計,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數據模型的建立來實現科學的數據統計和分析,這樣不僅提高了督導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避免了傳統工作方式中繁重的統計工作及人為的計算錯誤。
4.督導驗收形式綜合化
我們強調督導評估的信息化,但不搞唯信息化,而是在網上督導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現場認證,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匯報、教研員走進課堂聽信息技術融合課及網上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的督導考核,不僅使教育督導信息化體現在評估專家的信息化應用手段上,還要在被督導對象和教育教學中體現出信息化的深層次應用。
5.督導驗收結果實效化
在平臺研發中,對評估流程和操作權限以及日志記錄都做了縝密的設計,確保在督導全過程中都有專家評價、指導和記錄的痕跡。對過程中各環節的把控和監督,使我們最終評定的結果有據可循,更加客觀真實,同時督導結果立體化的數據統計與呈現,大大提高了督導數據匯總的速度與準確度,為下一步督導決策提供有利依據。
教育督導信息化的經驗
到目前為止,沈陽市已經對6個區進行了教育信息化的督導評估,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磨合督導評估的程序和做法,不斷積累經驗。
一是搭建新平臺提高督導效率。在工作中,我們以督導需求為導向,做好督導信息化的頂層設計,2014年啟動了沈陽市智慧督導管理與應用平臺的建設。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團隊與我們協同研發平臺,并根據需求不斷完善。目前,我們已經完成數據模型的建立,基本可以實現科學統計和分析。
二是依托新手段創新評價方式。這里說的新手段,其實是在“互聯網+”背景下的一點變化,即依托網絡教育督導平臺,改進工作方法,創建新型科學的督導評價方式。沈陽市的教育督導工作者已經完成了從基于經驗做督導到基于數據做督導的理念轉變,量化式督導、大數據分析已經成為沈陽市教育督導工作的新形態和新常態。
三是融全域融變革謀求共贏。近兩年來,我們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有利時機,系統地把大數據、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督導工作過程之中,使用的范圍寬了,如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測、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教育公眾滿意度測評等;應用的領域廣了,從基礎教育數字校園建設,擴展到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階段;督導的視野拓展了,從區縣評價的變革到隊伍管理水平的提升,使教育督導走上網絡化、智能化、科學化的軌道,真正提高教育督導的水平和實效性。可以說,沈陽市在教育督導信息化方面進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推動了沈陽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進程和融合的深度,同時提升了教育督導信息化的發展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