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玉
摘 要: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新型的英語學習模式為英語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讓英語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但是仍有部分英語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這種英語教學模式時不得當,導致教學效果差。現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著重提出提高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052
一、 引言
合作學習這一模式最早是由一位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提出并提倡實施的,它主要是指希望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互動。因為師生之間的有效合作學習,能夠增強二者的溝通與交流,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來,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成績,還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小學英語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的深入實施下,小學英語課堂在教學過程中主張提倡實施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創造更為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但是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學生合作意識不強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雖然大部分英語教師已經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但是由于使用的方法不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放手讓學生自主在課堂上討論學習,所以導致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中的積極性并不高。而且還有一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在教學的過程中仍舊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教師講授單詞以及語法知識,學習熱情比較低,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不強。
(二)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難以表達真正想法
我國一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被灌輸要“聽老師話、守規矩”等思想,導致學生不敢說話,害怕說錯話受到教師批評。這為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當英語教師要求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學生通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說些什么,即使在教師的再三要求下,也是能少說就盡量少說,生怕自己一說錯就受到批評。這樣的討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合作學習本身就是將大家針對某一問題所表達的想法集中到一起進行討論,在不斷的交流、學習和溝通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績。但是就現在的合作學習來言,可以稱之為“一言堂”,通常在由幾個同學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中,都是以學習成績好的同學的言論為主,而忽略其他學生的想法。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并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三)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和小組合作技能。其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組成員之間學不會傾聽,甚至當有的成員正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另一成員就毫無禮貌地打斷其發言。第二,在小組成員表述完言論之后,其他成員并沒有針對其表達的意見進入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表達的知識。第三,小組成員之間在討論的過程中十分容易爭吵,這主要是因為某些小組成員很難接受其他成員給出的意見。
三、提高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方法
(一)教師做好備課工作,并要學生做好預習
在實施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之前,教師一定要根據教材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做好教學設計,并要設計好即將要在課堂上討論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來的欲望。同時教師前一節下課之前要為學生布置好預習任務,這一步驟是實施好合作學習模式的關鍵所在。只有這一環節做好了,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討論合作學習。在布置好預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網上資料的查找、課外閱讀書籍的翻閱等了解本堂課即將講授的英語學習內容。通過這種自主探究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大腦中對本堂課即將要學習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了解,進而為課堂討論合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科學劃分小組,為學生營造適合討論的學習環境
首先,英語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英語表達能力、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因素,將學生科學合理的劃分若干個小組。如果小組胡亂進行劃分,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來的熱情,進而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而科學的劃分小組,毫無疑問能夠開闊學生視野,還能夠促進學生言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其次,小組成員要保持在4-8個人左右,并讓小組成員們圍桌開始進行討論。之所以選擇這種座位模式是希望小組成員能夠看見彼此之間的表情,聽清楚每一位小組成員所表達的意見,有利于他們更順暢地溝通和交流。最后在整合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不要過多地對學生的討論指手畫腳,而是適當進行點撥和指導,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討論的學習環境。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第四單元內容時,教師在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并向學生提出:“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這一問題,要求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最終將自己喜歡這一動物的理由表達清楚。在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就掌握pig, elephant, bird, squirrel, mouse, bear等英語單詞的寫法、讀法以及這些動物的特點了,促進了學生的英語學習。
(三)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為了提高英語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掌握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去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傾聽的重要性,學會傾聽不僅僅是對別人的尊重,更能夠讓別人尊重自己。最后要讓學生學會討論,告訴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堅持自己認為有道理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會附和學習好的同學的意見。
參考文獻:
[1] 姜紅.談小學英語課堂合作討論學習的有效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21.
[2] 張菊玲.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212.
[ 責任編輯 張宏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