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曉飛+白桂花
【摘要】 目的 探析在血液透析護理中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 92例行血液透析患者, 依照數字單雙號的形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 每組4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方法護理,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1.30%, 高于對照組的73.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患者的肌肉痙攣、高血壓、感染、低血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5.059、4.039、5.287、5.392, P<0.05)。結論 對行血液透析患者予以舒適護理模式, 不僅能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 而且還能使其并發癥發生率降低。
【關鍵詞】 血液透析;舒適護理;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9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 nursing mode in hemodialysis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92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digital odd and even number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comfort nurs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1.30% than 73.9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muscle cramps, hypertension, infection and hypoten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059, 4.039, 5.287, 5.392, P<0.05). Conclusion Comfort nursing mode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rate.
【Key words】 Hemodialysis; Comfort nursing; Nursing effect
血液透析是一種代替療法, 其針對人群多以慢性或者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為主。由于行血液透析患者因長時間受病程困擾, 再加上治療時間較長, 其身心情況不太樂觀, 使其很容易出現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 嚴重降低治療效果[1]。舒適護理是臨床常見護理方法, 有研究報道顯示, 將其應用到臨床護理中能夠讓患者的身心狀態得到放松, 使其能提高治療有效率[2]。為進一步探究在血液透析護理中舒適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 現做出報告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診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92例為本次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伴有認知障礙、言語障礙及嚴重精神病癥患者。依照數字單雙號的形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 每組46例。對照組, 男26例, 女20例;年齡25~76歲, 平均年齡(54.6±7.2)歲;病程1~21年, 平均病程(4.6±5.5)年;13例尿路感染, 9例腎病綜合征, 10例腎小球腎炎, 14例慢性腎病。試驗組, 男25例, 女21例;年齡26~77歲, 平均年齡(55.7±7.3)歲;病程1~21年, 平均病程(4.5±5.6)年;12例尿路感染, 8例腎病綜合征, 9例腎小球腎炎, 17例慢性腎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病癥類型等臨床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組間數據資料可對比。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施常規方法護理, 待患者入院后, 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 定期開窗通風, 保持透析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同時室內溫濕度要適宜, 避免患者受涼。由于行血液透析具有治療時間長等特點, 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機體特點及心理狀態, 為其制訂合理的心理疏導, 這樣有助于護理滿意度的提升。
1. 2. 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實施舒適護理模式, 護理方案如下:在行血液透析前, 醫護人員需對患者探訪工作進行加強, 同時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對患者的病例資料情況進行掌握, 并根據患者文化水平情況, 將血液透析的治療過程及方法詳細告知給患者。此外, 醫護人員要加強和患者間交流, 拉近與患者間的關系,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慮及問題, 這樣能使其負性情緒降低。在行血液透析期間, 醫護人員需加強提高患者體液和電解質變化情況的關注, 同時將變化情況一一記錄。對于伴有嚴重水腫病癥患者, 臨床需采取藥物處理及治療, 時常鼓勵、安撫患者, 這樣有助于護理依從性的提升。行血液透析后, 醫護人員要加強有效處理患者血管通路, 包扎內瘺時盡可能讓患者處于舒適體位, 這樣有助于患者心身的放松。在飲食方面, 需根據患者的飲食特點及愛好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 保持膳食均衡。針對臥床時間較長患者, 醫護人員需對其皮膚護理進行加強, 這樣能避免褥瘡癥狀發生。endprint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本院實施自制護理質量評價表, 護理評價內容具體如下:服務及時性、護理質量、服務態度、護理安全及管理規范性5項, 每項20分, 共計100分。非常滿意為80~100分, 一般為60~79分, 不滿意為<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1.30%, 高于對照組的73.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肌肉痙攣、高血壓、感染、低血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5.059、4.039、5.287、5.392, P<0.05)。見表2。
3 討論
伴隨人們飲食及生活的不規律, 導致各種原發性病癥的發生率不斷提高。其中, 對于伴有各種急性或者慢性腎病癥狀的人群, 其正常生活質量已受到嚴重影響[3-5]。針對此類患者, 予以合理有效的臨床治療尤為重要。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性或者慢性腎病癥狀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大多數患者對透析治療的認識較為缺乏, 親眼目睹血液從體內排出, 再加上受病癥疼痛影響, 使其很同意出現煩躁、抑郁等負性情緒。對此, 為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 相應護理干預的實施尤為重要[6-8]。
從本文結果中可以得出,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1.30%, 高于對照組的73.9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患者的肌肉痙攣、高血壓、感染、低血壓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χ2=5.059、4.039、5.287、5.392, P<0.05)。說明, 舒適護理的實施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通過對患者在行血液透析前、中和后階段分別進行合理護理, 不僅能將患者的心理障礙消除, 而且還能使護理滿意度提升, 使其生活質量提高。此外, 在行血液透析期間, 對患者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密切觀察, 能使穿刺給患者帶來的創傷性有效降低, 從而能使并發癥率下降[9, 10]。
總之, 行血液透析患者予以舒適護理模式, 不僅能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升, 而且還能使其并發癥發生率降低, 加快患者病癥恢復, 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 舒適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4, 31(5):144.
[2] 王靜.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中國傷殘醫學, 2015, 23(3):206-207.
[3] 李小琴, 李美秀, 劉生娣.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9, 49(7):80-81.
[4] 袁中敏.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3(4):628-629.
[5] 景衛健.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4(29):123-124.
[6] 汪萍.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09, 6(1):28-29.
[7] 李芳.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2):628-629.
[8] 徐鳳宜, 李敏, 陸娟容.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中外醫療, 2012, 31(36):163-164.
[9] 巫春琳.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5(2):00079.
[10] 邱菊.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 中國衛生產業, 2013(5):27.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