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定禎
近年來,隨著會計工作的許多方面與互聯網開始深入融合,使財務會計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鄉鎮財政會計。因此,解決會計網絡化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就成為目前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討在“互聯網+”時代下的財務會計改革及發展模式創新。
互聯網+ 會計 模式
互聯網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高度普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也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并促進了各行業生產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會計行業也是如此,"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會計職能、技術轉型與創新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互聯網對會計發展的影響
(1)會計理論需進一步完善,以滿足“互聯網 +”的客觀要求
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假設是傳統會計理論的運行基礎。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和發展,上述會計假設的內涵與外延都受到了來自市場的沖擊和挑戰,客觀上要求會計理論、準則、制度及時跟上時代步伐,不斷適應市場需求。
(2)“互聯網 +”對會計信息技術的影響。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會計信息化的創新,使得會計信息系統面臨更嚴峻的風險隱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人工錄入差錯可能導致基礎數據的錯誤或缺失;計算機病毒的存在也可能威脅網絡安全,導致會計信息被仿冒破壞,嚴重時還會導致整個會計信息系統的癱瘓,嚴重影響工作效率,給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互聯網 +”會計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對策
(1)完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建設。第一,建立適合發展的財務數據分析評估系統和風險評估體系,通過不定期對已經核對準確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對可能面對的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進行評估,對于可控的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第二,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龐大數據,通過這些數據輔助進行會計核算以及會計監督,以發現的潛在市場需求、潛在風險等關鍵經營指標,促進會計體系不斷完善和管理的優化。
(2)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首先,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核準體系,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權利分離,防止會計人員私自篡改財務數據,充分發揮監督的作用,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其次,建立權責分明的會計審核制度,對于財務數據不準確或者是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嚴格追究會計核算人員和會計監督人員的責任,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三是建立適合發展的內網系統,對于財務數據的傳輸只通過內網進行,對于核心財務數據的獲得必須由高層授權才能獲得,并通過建立防火墻等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侵入和黑客的攻擊,防止會計信息的泄露。
(3)更新財務會計理論,加強法律建設。及時完善相關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更新會計理論,使其更適應發展的需要。同時,為網絡會計立法,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會計法規。對于一些新興的網絡公司或者是網絡虛擬平臺所產生的會計信息,通過完善網絡會計體系以實現網絡的監管,確保新興互聯網公司的會計質量,防范“互聯網+”可能帶來的網絡會計風險,促進整個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1)創新內部控制。當今社會是一個以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為特征的信息時代,伴隨著大量新載體、新技術的產生,企業的系統結構逐漸變得網絡化、高密度集成化,顯著地提高了會計信息的采集效率、整理效率與數據傳輸的速度。同時會計信息化可以將企業內外部門、系統、機構的數據進行接口、轉換、接受、發送,實現數據的交換,會計化系統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開放式的系統。由于企業信息化的開放,導致會計信息化系統的可控性與統一性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惡意軟件、釣魚網站、黑客等的攻擊,所以必須要從制度和技術兩方面進行創新,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網絡信息的安全。強化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一、采用安全的技術策略,用會計專用服務器代替普通的辦公室電腦服務器,并在會計專用服務器上設置路由器和防火墻,建立起多層安全體系。二、加強系統的內部制度,按照“相互制約、相互分離”的原則建立規章制度,制定軟件開發維護、計算機病毒科學預防、資源信息管理、機構和人員的組織、硬件管理維護等一些控制制度,進而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安全高校的運行。
(2)創新管理,提高效率。重視會計的管理工作,會計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的基礎和前提是檔案的基礎建設,企業要從實際出發,配置合理的空調、電腦、除塵等軟件系統,并配備專職的檔案管理人員,提高管理效率。會計檔案工作要高效的完成,實行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同步歸檔,有效提高檔案的保險系數。在電子檔案中,要能檢索到相關的紙質檔案,在紙質檔案中,也能檢索出電子檔案的相關資料,切實提高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的相關性。在電子檔案存檔時,盡量在光電介質上存儲,少用或者不用磁介質。對于檔案要遠離磁場、注意防潮和防塵,以便在會計系統被破壞或者出現故障時,可以在緊急狀態下迅速恢復。
(3)創新人才培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云計算和大數據不斷普及,且應用廣泛,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廣泛搜集與企業相關或者企業需要的信息,作用者更需要的是動態的、高度的、實時的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綜合信息,迫切的需要完善和拓展會計信息化軟件和系統。因此國家應該軟件公司的開發,研制出集會計信息系統、戰略管理系統、業務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為一體的新型的信息化系統,為稅務、投資、財政、審計等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方便和快捷,有助于企業挖掘相關的信息,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大量的資源,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新觀念、新技術已經貫穿于現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綜上,“互聯網+”給會計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應當加強自身會計體系的建設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需要,國家也應當不斷更新會計準則和與“互聯網 +”下會計行業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共同促進整個會計行業的改革和發展。
[1]李邵娟.“互聯網 +”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6(04).
[2]張秀珍.“互聯網 +”時代管理會計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