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摘 要] 在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配備適用于零備件制造的工作中心、數控加工和普通加工設備,而且需要建設實施支撐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運營過程的集成信息系統,從而借助信息化手段推進零備件數字化制造建設。針對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集成信息系統建設實施,從信息化項目建設實施的角度,對項目需求分析、項目實施模式、項目選型、項目實施過程管控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議。在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只有相關方聯動推進,才能實現項目建設目標、達到共贏。對類似項目建設實施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 信息化;業務運營;項目實施;聯動;共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031
[中圖分類號] F27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19- 0074- 04
0 引 言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是以數字化和制造技術的融合為基礎,根據用戶業務需求,對產品零件、工藝和資源信息進行分析規劃,實現對產品設計和功能的模擬仿真以及原型制造,進而完成用戶所需產品的整個制造全過程。面向不同的零備件制造行業,因為行業運營特點各不相同,因此為實現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這一目標,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離散型零備件制造企業,制造業務具有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如何改進該模式下的生產作業計劃編排與生產調度能力,是離散制造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建設實施迫在眉睫。在零備件數字化制造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配備適用于零備件制造的工作中心、數控加工和普通加工設備,而且需要建設實施支撐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運營過程的集成信息系統。基于某一具體的零備件制造業務場景,在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集成系統建設實施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哪些問題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
1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場景簡介
在離散型制造業,當接收到來自ERP的零備件制造生產訂單,完成零備件制造訂單的過程主要涵蓋零備件工藝設計、工時定額、材料準備、訂單作業計劃編排、訂單作業調度、數控加工程序傳輸與監控、訂單作業與檢驗信息采集、刀量夾具等制造資源管理以及生產統計分析等過程。基于這一業務場景,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集成系統的建設,用于承接ERP系統下達的零備件自制訂單,對零備件自制業務全流程提供支持,實現零備件制造業務全流程透明可控。
2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與功能需求分析
基于上述業務場景,在進行業務需求分析時,往往容易陷入單個需求點的分析,不會對各業務自身與其他業務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充分考慮,導致需求分析的輸出相關獨立,無法實現整體業務運營過程的順暢貫通。
為避免這一問題,在進行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需求分析時,應首先重點關注制造整體業務,確立該項目建設目標。在目標明確后,將整體業務過程進行階段劃分,在此基礎上,再分析提煉各階段業務建設需求。最后將階段業務需求以總體目標為牽引,再次進行關聯、整合。最終形成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建設的詳細業務需求。
通過這種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回歸整體的方式,可以充分分析各業務環節,同時也可避免各環節相對分散的不良結果。采用該方式,最終形成零備件數字化制造總體建設目標——形成從接到零備件自制訂單到完工交付產品的全過程、全要素精細化管理能力,提升零備件制造工藝設計效率,改進數控加工程序管理,規范制造工藝管控,確保制造依據性文件版本準確、更改受控和可追溯。應用計算機輔助排產功能,優化工序作業計劃編排和資源分配機制,改進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模式下排產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實施設備聯網,實時掌控數控加工設備、人員以及相關制造資源的狀態,實現對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控和多維度統計分析,優化制造資源配置,提高產能、準時完工率和資源利用效率。
這一建設目標的實現,需要充分借鑒和整合流程管理、精益生產等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化手段。同時,信息化只有和業務互聯融合,才能實現業務目標,促進業務過程有效運營。基于這一思路,零備件制造業務過程以及相關IT應用與數據的分析整合結果見圖1。
3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實施模式
信息化項目的建設實施,通常有三種模式。一是完全自主開發實施;二是外包,由專業團隊完成開發實施;三是采用與外部專業團隊合作的方式。三種模式各有優劣,第一種相對而言成本較低,但對自身技術要求較高,且成果輸出不易產品化。第二種開發平臺與技術力量相對成熟,但投資成本高,不易管控,對項目建設方而言實施風險大。第三種則是綜合前兩種的優劣,采用合作方式,該方式的應用重點在于雙方職責范圍的界定是否合理,如果職責范圍劃分清晰、準確,則能有效規避前兩者的風險,提高信息化項目建設實施的成功率。
基于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的業務與功能需求分析,該項目涉及業務種類多、覆蓋面廣、數據關聯度高,實施難度較大。建議采用第三種實施模式。項目建設方與項目實施方職責范圍界定時,前者重點在于對業務功能需求的把控,能夠以雙發理解的方式,將信息傳達至實施方,確保實施方能準確理解且通過有效技術方法實現。后者不能只被動接收建設方傳達的信息,應該主動全過程參與業務的學習、分析,確保對建設方需求的準確解讀,并尋求適合的技術方法去實現。雙方在這個過程中,職責范圍盡管進行了劃分,但各自職責履行過程中,關鍵是相互協作、互相促進,僅依靠單獨一方,都無法達成目標。
4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選型
當選擇雙方合作的實施模式時,信息化項目的選型,通常通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談判等形式開展。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在選擇最終實施方時,因為信息化項目應用場景不同,項目建設方與實施方面臨的風險則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對于零備件制造精度、可靠性要求高的行業,同樣對于支撐這一零備件輸出的信息系統可靠性也有同樣要求。如何選擇能夠提供技術可靠、過程可追溯、質量可靠的實施方非常關鍵,也非常困難。除在合同中詳細約定各自職責與權力外,實施方的方案制定、功能開發、功能測試等不同角色的人員應該盡早加入建設方的需求分析工作,實施方不僅要深刻理解建設方的行業特點,而且要能夠證明可以達到建設方的選型要求。endprint
實施方如何證明?建設方如何選擇?在信息化項目建設過程中,實施方通常會借助案例介紹、案例參觀的形式,但這些形式對于建設方而言,相對被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案例成功并不代表當前項目的成功。建議建設方選擇有代表性的業務場景,讓參與選型的實施方基于這一場景,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與功能樣例。這種方式,將提高建設方與實施方的交流互動,既加深了建設方對于實施方軟件平臺技術的了解,又使得實施方深刻理解建設方行業特點與業務需求。采用該方式,在信息化項目選型的初始階段可能會占用較長周期與投資,但對于業務過程復雜、系統集成度緊密、可靠性要求高的信息化項目,在后續的實施執行方面將有很大的促進與保障。
5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實施執行過程管控
在項目實施執行過程中涉及范圍、進度、成本、質量、人力資源、風險、溝通與采購過程管控。如何做好九大過程的協同,使項目實施執行過程整體有序、高效開展是項目實施的關鍵所在。
信息化作為零備件數字化制造業務運營過程的支撐手段,在不同的應用行業,信息化項目實施執行過程的重難點與風險不同。無論行業應用背景有何差異,建議在信息化項目實施執行過程始終遵循頂層規劃、分布實施的原則。堅持并加強領導主導、全員參與;角色互換、系統推進;制度健全、規范應用的執行力度,這樣才能使項目過程有效可控,最終促進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涉及的計劃、執行與管控層業務過程復雜,作為支撐業務過程運營的信息系統,集成度高、數據流關聯緊密。整體項目的實施是一把手工程,只有領導主導這一前提有效執行,才能真正打通業務、系統以及業務與系統之間的交聯互通,避免項目推進困難、各領域各自為陣的局面。
在項目選型之前的范圍定義階段,通常以項目建設方為主,實施方的參與度很小。建議調整該方式,提高實施方的參與力度,實施方的方案設計者、開發人員等提前加入建設方的需求調研分析工作。建設方與實施方這種方式調整的結果,既能夠有效促進雙方協同,加深對業務需求的理解、把握(由其是項目實施方),又能夠提高雙方項目進度的估算與把控,最終實現質量保障、提高資源配置合理性,使風險與采購可控。
當項目建設方確定實施方,首先雙方必須嚴格按照合同履行職責與權力,此時甲方、乙方的角色定位相對分離。在項目的整個實施執行過程中,這種相對分離并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是要在項目目標的牽引下,適度轉換角色,甲方乙方應該將對方看作自身的一部分,共同向著目標的同一方向前進。同理,在甲方、乙方各自團隊內部,也應該遵從這種思想。例如:甲方的信息化與業務人員之間、業務不同崗位的人員之間不應該職責分離,大家應該始終以項目目標為牽引,調整各自在信息化項目實施執行中的角色職責,避免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的實施推進出現真空地帶。
另外,對于已實施系統功能的有效應用是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建設的一項重要目標,需要業務部門制定與業務相關的管理制度對功能應用加以規范。避免業務應用隨意、缺乏規范、業務應用與系統功能之間脫節的問題發生,從而使項目建設實施的輸出成果真正落地。
6 結 語
零備件數字化制造項目的建設價值,不僅是要實現制造過程的信息交互,對于項目建設方而言,是要能夠對制造業務過程實施監管,提供管理改進方向。整個建設實施過程不僅要有序可控,最終的項目成果輸出既要滿足制造業務的生產職能,也要融合零備件制造的管理職能。為此,信息化與業務運營之間應該有一個從適應到融合的過程,而適應到融合的過程又需要業務、人員、系統內部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互動來保障。堅持這一理念,在信息化項目推進的各階段合理調配部署,方可促進項目目標的實現,實現各方共贏。
主要參考文獻
[1]柳純錄.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教程[M].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