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英
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的學習,學習語言就離不開交流,“說”在語言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國傳統英語教學中以講授英語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適應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為將來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地服務,因此,在當今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進行有效的交際。新課標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能夠使用恰當的語調以及節奏;經過準備能夠就一般的英語話題做3分鐘演講;在日常人際交往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例如:發表見解、做出判斷、進行投訴等;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譯,例如:帶外賓購物、參觀等。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英語口語教學要重視起來,改變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提高學生英語運用的水平。現筆者就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做出以下簡要的分析。
一、英語口語教學的特點
英語學習是語言的學習,學習英語口語更是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英語口語學習和其它課程學習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1、英語口語學習需要現實的英語環境。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的使用環境,在我國英語學習當中缺乏現實的英語口語學習環境已經成為了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一大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英語口語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當中進行交流。例如:在每堂課進行“Free Talk”、“Daily Talk”等練習,為學生舉辦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
2、英語口語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說”,尤其是在口語學習當中,這個方面尤為突出。要想學好英語口語就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想學好英語就應該從整體上提高英語水平。是否能夠利用英語進行交流,是衡量學生英語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當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現實狀況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許多地方仍然是以講授英語知識為主,使學生所學到的英語為“啞巴英語”。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英語學習環境的影響,也有教師和學生方面的原因。
1、缺少英語學習環境是致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較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目前,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人們之間的交流以漢語為主,學生使用英語的時間僅僅局限于英語課堂上,并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不能搞保證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開口說英語,使得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條件幾乎為零。
2、英語教師也對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高考的影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仍然是以講授英語知識和語法項目為主,從根本上忽視了英語口語學習的重要性。由于有些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是以使用漢語講授為主,這樣就使學生也失去了課堂英語口語的學習環境。在使用漢語的英語教學模式之下,英語口語交際的魅力毫無體現就不可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也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3、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響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總是擔心出現錯誤后被教師批評,被其他同學嘲笑,因此在英語課堂上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使得學生失去了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形成惡性循環,英語口語越來越差。
三、提高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對策
1、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幫學生形成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從內心樂意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分析表明:人的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兩種形式。學習內部動機由內驅力引起,學習外部動機受到外部誘因的影響。
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而興趣又分為主動興趣和被動興趣。主動興趣是學生本身自覺的喜好情緒,被動興趣是學生因外部壓力影響所產生的喜好情緒反應。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動機和興趣決定著英語口語學習的程度和學習效率。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是什么?有人首先會想到適應當今開放性社會的需求,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我們不難發現這只是英語學習的外部動機。并且是由被動學習興趣所引起的,在這種興趣和學習動機之下,學生的心理表現為“不得不學”。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內部動機應該是為了掃清當今英語社會中的交流障礙,滿足當代英語環境下的生活和工作的需求。這樣會讓學生產生“我要用英語交流”的自覺心理,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愿學英語,產生英語學習的意志和興趣,這才是主動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英語口語主動學習興趣一旦產生,就會促使學生愿意利用一切可交流的機會和對象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2、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要幫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狀態,讓學生敢于使用英語進行交流。
在英語口語學習中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如果我在使用英語時出現了錯誤就會被被人笑話,那樣多沒面子呀。我寧愿不說英語,也不要在其他同學面前丟臉。這種消極的心態制約著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要學好英語口語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只有敢于使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才會在交流當中發現我們所存在的不足,我們的問題才能得以糾正,水平也會不斷提高。
3、選取適合的口語教學材料,設置恰當的英語語言環境,尤其是口語交流情境。
如果想增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需要教師多為學生創設恰當地口語交流情境,準備合適的口語教學材料。只有在合適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真正使用這種語言來進行交流。由于學生平時生活中,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比較少,教師就應該多創設英語交流的環境。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下新穎、有趣的話題讓學生進行交流,也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選取合適的話題讓學生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了《The Olympic Games》這一部分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談到的內容和學生對The Olympic Games的了解進行自由交流,談談自己對Olympic Games的認識。可以談談The Olympic Games的由來,The Olympic Games中的運動項目或者自己喜歡的運動員等等。
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作用,利用課外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高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使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這位教師開設課外活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語言的學習需要身臨其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原創英文影片,在觀賞影片時,學生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結合在一起,在純正的英語語言環境中感受英語。觀看影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影片的情景進行表演,增強英語口語的交流。教師還可以利用英語歌曲來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促使他們開口說英語。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英語口語教學工作,以使學生英語綜合素質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