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萍+張慧峰
摘要: 高等職業教育旨在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求的適用性人才。本文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水工環專業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分析了該專業實踐中存在的“短板”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嘗試以“職業人”理論為指引,設計優化高職院校實踐的基本策略和具體路徑。
Abstract: The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ydraulic majo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depth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short board" and its causes of this professional practice. On this basis, it tries to take "occupation" theory as a guide, design and optimize the basic strategy and specific path of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職業人;實踐;優化策略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n;practice;optimiza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2-0246-02
0 引言
“職業人”是指在從事社會中特定的相對穩定的職業時,能夠直接承擔一定的職業責任,同時也受過了對應的職業教育,具備從事某一特定職業中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在從事某項工作過程中并能夠去實現自我價值。高職院校整個培養過程就是按照工作崗位的過程來要求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各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方面,完成好大學生向“職業人”轉化的過程。高職院校中這種觀念的轉變,也是為了更好地去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也為了更好地去實現學校培養的學生較快較好地去適應自己的對接的崗位。培育適應社會需要,符合企業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不僅是實現學生充分就業的客觀需要,更是高職院校適應經濟新常態、助力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客觀需要。因此,各高職院校對“職業人”理念重要性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在實踐教學中,高職院校也越來越注重實踐“職業人”理念,培育“職業人”。
現今,根據根據自身實際,踴躍進行教學實踐改革但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因經驗不足、教學條件、教師能力的制約,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高職院校中實踐教學的定位還不夠準確。改革走了不少的彎路,與與現代“職業人”的理念與實踐要求還存有一定差距。這需要我們深入思考,采用什么方式來體現高職教學實踐的特色;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將“職業人”和目前的實踐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在脫離“職業人”的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終究是和實際會脫軌。這樣我們高校的特色也將是空談。培養過程中,尤其要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要強調學習在實踐教學條件是否與時俱進,與社會是否相匹配。若實訓設施過于落后,無法滿足學生實訓條件,從而也會導致學生根本無法掌握新的技術,新的方法。學生在后續職業發展中,也會一片茫然;要強調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目前也有很多老師的知識結構體系還很陳舊,還沒有能力去引導學生;要強調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是否規范,實踐教學體系中,需要一套嚴密的實踐教學監控體系,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以上談到的主要任務和要求,也是目前高職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否則也將難以達到實踐教學預期的目的。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結合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水工環專業實踐教學現狀,文章提出以下優化措施。
1 實踐教學理念有待革新
按照“對接產業、產學結合、提升質量、促進職業教育深度融入產業鏈,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職業教育發展思路,從而進一步優化高職教學實踐中的培養模式。產業轉型升級使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規模和層次不斷擴大,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轉型升級的融合發展,高職院校必須以優化人才結構、加大技術供給、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為功能導向,提升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緩解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缺口,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創新動力。高職教育必須轉變觀念,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辦學定位要與產業轉型相匹配,專業設置要與產業結構升級相契合,課程內容設計要與職業崗位相銜接,教學過程要與企業生產過程相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與產業轉型發展的同步升級。
2 實訓設施有待更新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新建、整合、優化實習實訓條件。依據專業相關職業崗位能力培養要求,以“虛擬+仿真+實境”的方式,建設校內情境教學工廠。新建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滿足學生頂崗實習和教師實踐鍛煉需要。需要進一步完善在企業的實習實訓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
3 實踐教學管理考評制度有待規范
實踐教學要實行院、系(部)兩級領導與管理體制。在主管院長的領導下,由教務處對全校實踐教學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各系(部)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系部要成立實訓站,對系部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和監督;實訓站里有實訓站站長、教研室主任、實訓員。將實訓任務、過程、完成情況等制定明確的規章制度。
完善實踐教學學生成績考評體系,一是設計多元化考核方式,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色。設計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和方法,如案例分析、討論、課堂發言、模擬崗位情景考核。二是“過程”考核;每一個實踐項目的訓練和考核集成一個模塊,各個模塊是按照培養計劃鏈接而成。考核前一個項目的成績是作為下一個項目的資格認證。三是校外實習考核,由生產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和校內指導老師共同考核。
4 建設師資隊伍,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如何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體,教學質量也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的效果。現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在高職院校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建立了一支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專兼職教師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這支隊伍在實踐教學中,和傳統教學隊伍相比較,他們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過程中,效果較之前,也十分明顯。但現在高職教師的培養渠道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了很多教師與時俱進,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掌握跟不上時代的需求。就目前現有師資水平還有待提高。當前,建設高職師資隊伍最好的選擇就是對高職教師進行職后培訓,如自我培訓、掛職鍛煉、校本培訓、高校對接。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是需要面向社會中實際的,是要能快速適應具體職業的、具體的崗位,其主要目標希望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進入某行業或某職業,掌握所必須的職業能力或技能,職業素養。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學生應該是具備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需的實際能力的“職業人”,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中,要進一步優化高職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秦敬祥.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J].現代教育科學,2010(04).
[2]唐冬生.高職院校“職業人”培養模式的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9).
[3]吳澤忠.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體系建構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