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旭
摘要:科技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我國的中小學生的想法也隨之不斷變化發展。小學教育不能一成不變,應當不斷適應小學生的發展變化。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因此對于整個教育而言小學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創新教育的概念在近幾年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學創新教育亦不斷被提起。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小學教育中的實際教學案例來對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筆者的相關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小學語文; 創新能力 ;培養
新課程改革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傳統小學教育的問題也愈發明顯。傳統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產生的影響并不明顯。所以小學語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實際小學語文教育課堂中,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在課堂上培養創新思維要從小學生的興趣入手并且要注意小學生的道德培養。
一、將小學生的興趣與知識進行科學結合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先培養小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興趣。在不同的年級階段,小學生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小學生的教學目標從三個方面評價: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們現在所注重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但是小學生只有將知識與技能掌握牢固后才能在創新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 在語文教學方面,小學生一定要掌握基礎的字、詞、句、段。只有將語文的基礎夯實,學生在其它學科的學習就會更加快速高效。
(一)多種方法激發興趣
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觀點來看,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常人相較,小學生的注意時間短。有了這樣的規律發現,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難度就更高了。老師可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先聲奪人來達到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目的。例如在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7課《小蝌蚪找媽媽》。在開課導入的時候,筆者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小蝌蚪嗎?誰能告訴老師小蝌蚪的樣子?”這時學生便會積極作答,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來表現小蝌蚪的樣子。這時候筆者便進行進一步的引導提問:“那同學們見過長大的小蝌蚪嗎?小蝌蚪長長大會變成什么樣子呢?”通過課堂與自然聯系的提問,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大大的調動起來。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順著學生興起的興趣進一步地指導小學生深入思考。這樣的方法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而且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這種課堂進行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勵學生引起興趣
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教師按照承認的思維來預想學生的答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出現奇思妙想,甚至與老師的課堂設計大相徑庭。面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或者質疑,教師切不可按照主觀想法打擊學生。否則這樣極大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語文四年級上冊第30課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認為兔子在接下來還會來嗎?農夫能繼續收獲到兔子嗎?”有的學生說:“可以的,或許農夫幸運呢。”這就體現教師能力的關鍵。教師可以提出:“對啊,農夫或許會收獲一只兔子,或許什么也收獲不到。我們為什么不勸勸農夫將寶貴的時間用在耕種上,不要浪費時間在可能等不到的兔子身上。”面對學生不按常理出牌的回答,教師應當將此作為培養創新思維的契機,切不可一味責罵。小學生的興趣培養不容易,但是破壞卻很簡單。作為教育人士,在實際教學中將學生的興趣與知識適當的結合,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是一個哲學概念。在小學課堂教學中,主觀能動性就是提高小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度。小學生能積極主動的融入課堂,參與課堂活動。在參與過程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啟迪,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發展。
與成人相較,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點。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學生的是非觀念薄弱,而且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保證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健康發展。例如在語文五年級上冊第22課《“心正筆正”的柳公權》。這篇課文就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在講到這樣的課文時,教師要適時的傳達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觀。沒有道德的創新能力對于社會造成的影響是可怕的,未知的。所以小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對學生道德的培養,要盡量避免學生走入歧途。
三、打破傳統模式,大膽實踐教改
教師要徹底轉變教學作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能夠誘發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使課堂教學成為教與學的多向交流過程。(1)教師要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出更科學、更合理、更使學生容易接受并且感興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同時,在教學目標方面,要根據需要適當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難度等等。(2)提問要有新穎性和多面性,通過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不要急于說出答案,要讓學生展開討論,尤其是注意不能用統一的標準答案來要求學生,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樂于提問,勤于提問,使“一言堂””變為“群言堂”。(3)開放教學空間,要適時地運用一些電教器材,增加學生創新質疑的情趣。
當今國際局勢變化多端,國家軟實力也是國際較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創新能力的高低對于國際地位的高低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當今這個社會,創新人才奇缺。創新人才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通過一代一代的教育人探索科學的原理,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來的。培養創新性人才是一個復雜長期的工程。培養創新型人才不可輸在起跑線上,要從小學開始抓起。小學教育工作者需要耐心研究,掌握科學的方法并靈活地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新課程改革,培養出更多的創新性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