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桃+劉佳+胡永松+蔣基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葡萄種植在水果種植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除品嘗葡萄外,還會接觸葡萄加工后的衍生產品。葡萄產業的縱深發展又反過來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國在發展葡萄產業時,應提高對無公害葡萄種植的農業氣象條件與栽培技術的關注度。
一、 無公害葡萄種植的農業氣象條件
(一) 溫度
葡萄是一種喜溫農作物,10℃-15℃為葡萄樹發芽生長所適宜的溫度,25℃-30℃的溫度則適宜葡萄藤的枝梢迅速生長。在葡萄樹處于開花時期時,管理人員應將此時的溫度控制在15℃以上。果實成長期的溫度應控制在20℃以上,果實成熟期的溫度應控制在16℃-20℃之間。經研究發現,早熟類葡萄需要2500℃的積溫,中熟類葡萄需要2900℃積溫,而晚熟類品種需要更高的積溫。因此,管理人員在對品種的管理上,一定要注意對溫度的把控。成熟期的葡萄樹每月需保持600℃的積溫。
根據實地調查,貴州省畢節市的葡萄產區在4月份的積溫可達到2000℃,5月份的活動積溫可達到2800℃-3200℃,早熟與中熟品種在此期間已經積累了足夠溫度,而晚熟品種需要到6、7月份才可采收。貴州省畢節市的地理位置處于北緯約27°的坐標上,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葡萄成熟期的月平均積溫在600℃之上,是適宜葡萄種植的地區。
(二) 光能
葡萄是一種喜光農作物,因此,葡萄種植對光能的要求較高。只有在光照充足,葡萄樹的葉片厚實而顏色濃烈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良好的光合作用,以較好地實現花芽的分化,以期獲得葡萄的豐收。
貴州省畢節市的葡萄主產區在我國每年的3-5月份間的光照時間達到最長,晝夜溫差最大,是葡萄樹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時期,可有效地為葡萄樹積累必要的糖分。另外,擁有充足的光照可令葡萄顆粒的含糖量提高,提高果實的成色,促進葡萄以及葡萄相關產品的熱銷。將畢節市的葡萄與北方品種相同的葡萄相比,畢節市的葡萄往往較北方品種提前2-3個月進入市場。可見畢節市的特定氣象條件非常適合葡萄的生長。
(三) 水分
降水量也是影響葡萄生長的又一重要因素。充足的降水量與灌溉有利于葡萄的植株生長與花芽分化,但在生長期往往會遇到陰雨潮濕天氣,對植株生長以及花芽分化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葡萄樹遇到干旱少雨的天氣,將會減弱自身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葡萄果實的糖分減少、酸度增加,不利于葡萄的出售。
適合葡萄生長的地區應該是降水量少并且灌溉條件較佳的地區。畢節市在3-5月份間的降水量較少,且灌溉條件較佳,灌溉基礎設施也較為完善,有利于無公害葡萄的發育生長。
二、 無公害葡萄種植的栽培技術
(一) 選址建園
首先應選擇葡萄的種植地址,依據以上條件,種植地址應選擇在光照充足、灌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點進行建園工作,并確保所選園地附近無污染源,以確保葡萄種植過程中,葡萄可以不受污染,健康生長。葡萄品種的選擇上應以抗病性強的雜交品種為最佳選擇,若選取歐亞雜交的葡萄品種進行栽培,技術人員應做好防雨工作,降低植株的發病率。若葡萄園的種植規模較大,技術人員應注重將不同品種的葡萄搭配在一起進行種植。
(二) 合理施肥
在葡萄的栽培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葡萄樹的施肥,促進葡萄樹對養分的吸收,以結出豐碩的果實。所施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以化肥為輔,配合葡萄生長期增施速效肥料,應盡量少施氮肥,否則在肥料分解過程中肥料易生成亞硝酸鹽,將會對葡萄的種植與生長產生消極影響。葡萄對氮、磷、鉀三種元素的利用率分別為50%、25%、60%,所以在施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將氮、磷、鉀三種元素的配比調整好。
(三) 架式與整形修剪
首先,在架式方面,應注意籬、棚架、柱式架等因素。架面與地面相垂直,葡萄在架面上似一垛籬笆墻,在架間每隔6、7米設一根支柱,并在其上拉起鐵絲對枝蔓起到引縛作用,其透光性較好,操作簡單,適于采用;棚架有大小之分,在使用上各有利弊,小棚架用料少,便于下架防寒,但不利于機械操作。大棚架適于機械操作,但防寒性能不佳。其次是整形修剪,主要為扇形整枝、龍干式整枝、高寬垂整枝及冬季與夏季的修剪等。
(四) 病蟲害防治
葡萄的栽培的病蟲害防治主要應以預防為主,一是應在品種的選擇上應以抗病蟲害品種為佳。二是采取大棚栽培或防雨栽培,減少對葡萄樹噴藥。三是利用物理防治,如采摘后的清園工作、涂白枝蔓以防蟲蛀、為葡萄果實套袋等措施。四是采用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化學除草劑等類型的農藥定期對葡萄樹噴灑,以有效預防或控制病蟲害。
無公害葡萄種植除滿足溫度、光能、灌溉等因素外,還對栽培技術有一定的要求。貴州省畢節市在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與悠久的種植歷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無公害葡萄的主產區,因此,我國廣大葡萄種植園在發展葡萄種植業時,可借鑒畢節市的葡萄種植經驗,提高葡萄種植水平。
(作者單位:551700 貴州省畢節市氣象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