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斌
摘要:問題意識即學生在學習上面容易產生好奇的心理,并將自己的好奇表達出來,通過各種渠道加以解決的一種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求知欲的主要方法,物理學習只有讓學生有求知欲,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深入學科內部,自主去探究和學習,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研究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幾種方法,旨在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問題意識;問題情境
傳統的物理教學,教師只注重理論的講解,即使是做實驗,也是走形式,達不到真正的實驗效果。通過理論灌輸,把學生培養的呆頭呆腦,毫無創新能力。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特別是在物理教學中,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如何做才能把學生的感受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呢?下面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感悟,提出了幾點相應的建議,以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問
我們都知道,提問是小孩子的天性,越小的孩子越會提出一些另人難以想象的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少了,我們發現學生不愛提問不是因為他們不好奇,而是他們克制了自己的好奇心,特別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更加的沉默,很多學生一節課不說一句話已經成為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一個常態。面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要做的就是以高昂的熱情而喚起學生內心好奇的沖動,在課堂上盡量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問,讓學生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例如在學習“質點”時就會提出問題“質點就是忽略大小和形狀,只關注其質量的理想物體,那么地球是質點嗎?地球又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被認為是質點呢?”;在學習“機械能守恒”時就會提出問題“此守恒定律適用于一切物理運動嗎?”;在學習“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時”提出問題“‘以卵擊石中為什么是卵破而不是石頭破,這其中是否涉及到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知識?”;在馬路上看到飛馳而過的公車時就會提出問題“公車輪胎的形狀為什么是圓形的而不是三角形或其它的形狀?這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摩擦力又有什么關系?”;在看到“神舟十號”發射成功時就會提出問題“‘神舟十號為什么能脫離地球飛到月球上去?又為什么能繞著月球飛行?這與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萬有引力”有什么關系?”等等,教師只要鼓勵學生去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提問的習慣。
二、充分利用實驗設置問題情境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在高中物理學科中涉及到了各種各樣的實驗,這些實驗不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在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實驗要求在處理數據時可以從打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測量,學生就可以提問“從第一個點進行測量和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測量得到的結果會有什么不同,選擇哪一種方法更好?在做“探究串并聯電路電流規律”時,學生發現當把電流表正負接線柱的方向接反時,電流表的指針就會偏向相反的方向,這時學生就可以提問“為什么電流表的接線柱方向接反時,電流表指針的方向會偏向相反的方向?”在做“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時,學生發現每次在開始擺動前都要確保擺角在5度以內,這時就可以提問“為什么每次在開始擺動前都要確保擺角在5度以內呢?”為了探究問題的答案,學生可以自行設計不同的實驗,通過改變擺角的大小來觀察每一次的實驗結果,結果發現單擺只有在擺角小于5度的條件下才能做簡諧運動,才能更準確的測量出重力加速度。這樣學生通過親自實驗不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實驗研究,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雖然實驗花費了學生不少的時間,只要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都是非常值得的。
三、利用物理背景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
物理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它的神奇之處不僅表現在變化莫測的物理規律之中,更表現在豐富的物理背景中,可以這樣說,我們現在所學習的每一個物理規律的背后都有著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教師可通過生動形象的背景故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體會發現物理規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比如在學習“杠桿原理”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與阿基米德有關的故事。“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當時赫農王送給挨及一條非常大的船,這條船大到沒有人能挪的動,埃及國王聽說了阿基米德說過的話,便讓阿基米德想出解決的辦法。阿基米德設計了一套非常復雜的杠桿系統,并把這個杠桿系統安裝到船上,沒想到埃及國王輕輕地拉動繩的另一端,船便慢慢的動了起來。埃及國王大吃一驚,終于相信了阿基米德說的話。”學生在聽完了教師講的故事之后,都沉浸在了這個神奇的過程中,這時就會有學生產生疑問“阿基米德設計的這套杠桿系統是什么樣的?”、“杠桿原理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等等,學生的問題如泉水般不斷的涌出來。再比如在學習“電磁感應”時,教師可以簡單的提出一些當時的背景資料,并問學生:“如果同學們處于當時的環境,你們會選擇怎樣的方法來研究這個規律呢?你們又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將自己帶入其中,有的學生就會提出問題“電和磁可以相互轉換嗎?”而有的學生則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問題“磁場能不能產生電流?”就這樣,學生提出了更多的問題,教師就可以順著學生的問題展開本堂課的學習,學習效果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總之,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挖掘學生的問題意識,達到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目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讓學生獨自的去開拓視野,挖掘物理領域的知識,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