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甲濤
摘要:高三物理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在教學的有效性上下功夫,是高三物理復習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自己的教育實踐,就如何解決教師在高三學困生物理復習的有效性方面,提供幾點復習策略。
關鍵詞:物理復習;高三;學困生;有效策略
在高中物理學習內容方面,知識的抽象性、系統性、理論性、獨立性以及綜合性都比初中有明顯的質的變化,由于部分學生在高一、高二物理學習當中始終不得法,導致在高一、高二階段物理學習困難。在學習習慣方面,高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更強,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過度依賴老師。加之很多老師由于教學目標不明確隨意拔高教學難度,導致很多學生跟不上節奏。更有一些老師以高考為唯一目標,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采取放棄的態度。這些都是物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由于高三復習的時間緊教學內容多,學困生由于基礎差而不能緊跟教學進度。高三復習的目標是高考,很多學校只重視本科的升學率,而對于沒有希望達到本科線的學生基本采取的是放棄態度。而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到了高三他們都有強烈想學好的愿望,他們都希望能在高考當中取得他們理想的成績,也許只是一個專科。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沒有理由放棄這些同學。
如何針對物理學困生進行有效的復習,結合本人的教育實踐提出以下幾點策略,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一、 設定有效教學目標
一方面我們需要根據各省考試中心頒發的高考《考試說明》來設定教學目標。省考試中心每年都會發布高考《考試說明》,但發布時間在一輪復習以后,每年都會有變化,但變化很小,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前一年的《考試說明》來指導我們的復習。《考試說明》上提出了高中物理知識體系,而且還詳細的注明了對每一個知識點要求的等級和難度,以此為依據設定知識目標可以減少我們在復習過程中的盲目性,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負擔。例如2014年四川省物理《考試說明》中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要求是僅限于v-t圖像,所以我們重點就應該放在v-t圖像上面,而非s-t圖像或者a-t圖像。比如在拋體運動這個知識點上是II級要求,但對于斜拋卻只要求作定性分析,而在實際教學當中還有很多老師在斜拋這個知識點上至少花了兩節課,這是不值得的。又比如平拋運動實驗已經不再高考要求的范圍內,如果去講這節內容至少要耽誤兩節課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看準高考要求,找準目標,對于高考不要求的內容要大膽刪去,對于要求較低的我們要少講,這樣即節約了時間,又可以在重點常考知識點上增加復習力度。認真研究《考試說明》還可以幫助我們防止復習過程中知識點的疏漏。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根據學困生的特點來設定教學目標。高考物理考查學生五種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對于很多學困生而言,他們基礎知識都沒有完全掌握,就談不上對物理問題進行正確理解、推理、分析、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處理了,所以對于學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將他們的基礎物理知識補起來,循序漸進,不能揠苗助長,讓他們做一些超出他們能力之外的題目,在此基礎上去提升他們的能力。并且對于能力的培養一定要有目的性,要有所側重,不能求全而脫離學生實際。比如說2014年四川省物理高考試題對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即使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也非常困難,如果我們要求學困生在高三的一年里做到這些基本是不可能的。
二、 制定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策略
首先要考慮學困生實際,依據高考要求對課堂教學內容做篩選甄別。高三復習用的各式各樣的復習資料,這些資料難易程度不同,所適合的區域不同,對于同一本資料來講,上面的內容也不是都合適所有學生。對于學困生而言,教師一定要將高考要求的知識點講到,而且要突出重點,但要大膽的將高考考的幾率小且難度較大或者教師講了學生也不能聽懂的題目刪掉,并明確告知學生哪些題目是不要求的,那些題目是選做的。這樣就不會做大量的無用功,減少了學困生的課業負擔,而且也減輕了他們心理上的巨大壓力。篩選時要選擇典型難度適中的例題進行講解,從這個例題發展出變式拓展逐步加深,尋求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對于學困生而言,一堂課容量還不能過大,我們目的是讓學生能聽懂,求精而非求多,而且學生聽懂了這些題目后對他們心里會產生積極影響,建立自信心,這樣他們課后還會主動自學沒有講的題目,這樣就事半功倍了,否則講的再多也只是無用功。
其次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這是新課標對教學的要求,在高三這個特殊階段仍然適用。一些老師到了高三都會認為時間緊任務重,課堂上學生活動會耽誤大量時間,所以索性直接教師一個人講,陷入了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殊不知教師講的忘乎所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必須要想辦法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以問題為引導展開課堂教學,是一很好的方法,以問題為引導建立知識點間邏輯關系,教師可以用這些問題隨機提問學生并且可以適當討論,這樣不僅能將知識系統化,而且能提高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和思維的積極性。
注重讀題審題,畫物理示意圖理解物理情境,實現復習立體化。在學困生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能聽懂老師講的內容,但要其獨立的完成練習卻相當困難。究其原因是學生不能從題干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不能理解題中關鍵字眼,比如“剛剛”、“恰好”等,不能將這些信息組合成立體化的物理情境,從而不能建立與題目對應的物理模型。所以教師在給學困生講解例題的時候要對題目中的重點字眼關鍵解讀,同時將物理情境立體化的最好方法就是畫物理示意圖,它能把物理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它能建立清晰的物理情境和有序的物理過程。示意圖主要包括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和狀態變化圖。示意圖畫好了,物理過程也就清晰明了了,解題思路自然就有了。
三、 制定高效練習作業
練習作業有助于學生深化、鞏固所學知識,在練習中形成能力進而提高能力,也是學生對知識實踐應用的重要途徑,在作業練習中學生才能養成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了高三我們看到學生堆積如山的作業,使學生正常休息、活動和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從而導致學生身心疲憊,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和身心健康發展。而對于學困生而言這種現象尤為普遍,他們本來底子差做題速度就很慢,而任務又是超出他們能力的,這就出現了很多學生為完成任務而敷衍老師的情況,抄作業現象屢見不鮮,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學習效果必將大打折扣,反過來它還會影響教師對于教學的正確判斷。因此給學困生減負也是有效復習的關鍵環節。給學生減負不是簡單把題目減少,而是要求學生所做練習作業對于高考來講是高效的。endprint
教師要有質量和效率觀念。教師在為學生設計與布置練習作業時,要力求做到選題目標明確,要有針對性,這道題目是考何知識點要求層次如何。要精選具有典型性和高考大綱熱門考點題目,同類型題目盡量不重復。要根據學困生實際情況選擇難度適中的題目,以基礎題目為主,輔之以提升能力的題目,部分較難題目也可以選做題的形式布置。此外還要對重點知識設計作業,以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強化。
科學批改和評價作業及時發現學生不足。作業情況是反饋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檢查自己短時學習成果的方式。老師批閱作業不僅僅是判斷對錯,還需要根據作業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學習情況、學生能力的發展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態度情況。而學生也可以通過老師對作業的批改來了解自己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改進,所以教師對作業絕不能只是對的打“√”,錯的打“×”,然后還給學生,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要讓學生只是他錯在哪兒。對于學生出錯較多,對某個知識點理解不到位的題目,課上必須要講解,而不能一過了之。
課前作業和課后作業相結合。課后練習每節課后都會有,但課前練習不一定每節課都要有,需要更具學生實際情況、內容難度以及高考考綱來決定。一般來講對于學生經過自學就能解決的,就設計為課前練,當然如果我們感到對于某個重點題目上課講解學生也比較難掌握的,我們也可以設計課前作業,但這樣不能太多,一次課不超過兩個題目為好,可以不做硬性要求,但要求必須要課前思考,這樣通過思考以后,教師上課講解成功率會高很多。
四、 實施情感激勵,強化學習動機
高三物理學困生經過高一、高二的學習很多同學已經喪失了學好物理的自信,到了高三他們有想學好的強烈愿望,但信心嚴重不足。如果不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如果不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我們的物理教學肯定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我們前面已經討論過的有效復習策略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幫學困生建立自信、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但我們還應該更有目的的用情感激勵來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
創造成功環境,引發自信。教師要在課堂當中有意識的創造成功環境,比如提出一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或給全班同學講解,在這些時候教師要毫不吝嗇得給他們一些熱情洋溢的贊美,但一定要把握不要過度浮夸,當然更不能譏笑打擊學生。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習的重要因素。學生對某一個學科沒有興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喜歡該科的老師,所以教師不僅要在課上關心學生,更要在課后了解關心學生。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善于觀察學生心理上的變化,對于學生學習動力下降的同學,要及時在課后給與心理疏導和精神鼓勵,幫助他們強化學習動機。
總之,通過設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實施有效的教學過程,設計有效的作業練習,加上積極地情感激勵,我們高三后進生物理復習的課堂一定會大大增效。當然關于高三學困生物理的有效復習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還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董友軍.探究速度公式——培養正確審美[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2
[2]張利萍.高三物理復習有效性策略的探究[D]
[3]向治.高考物理搶分策略[J].高中數理化,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