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景紅
摘要: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它主要是鍛煉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和掌握相關的語言知識,具有一定的難度。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中,筆者將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談談看法。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是基礎性教育課程之一,對學生未來發展起著鋪墊性作用,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了解和認知。合作學習在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充分認可,學生通過在學習中相互合作、相互幫助,能夠對照查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這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提高教學質量,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相關問題及對策研究、分析如下。
一、合理進行分組
小組的合理劃分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重要基礎和決定性因素。教師在分組時,每個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過多容易導致學生自我存在感較低,從而降低學生的參與熱情,過少則容易使學生無法充分討論,討論結果易出現過于片面的情況,以4-6人一組為宜。在班級內部,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以及個體發展的差異化,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說是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進行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將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等生進行合理搭配,另外,在分組時也應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將外向與內向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只有這樣,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才能真正發揮優等生帶動中、差等生,外向生帶動內向生進行積極討論學習的良好效果。
二、精選合作內容
在進行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明確課堂學習的重難點,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選擇小組合作探究的內容。所選內容既要體現開放性原則,又要具備探討價值。若內容過于簡單,合作探討將會流于形式,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參與性,沒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若提出的探究問題難度太大,超出小學生的認知范圍,學生就會產生挫敗感,逐漸喪失興趣,討論也將陷入“擺樣子”的尷尬局面中。
例如,在學習課文《詹天佑》時,學生對課文中提到的“人”字形鐵路缺乏具體認知。對此,教師可以將問題細致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在本子上畫出自己想象到的“人”字形道路,再安排學生討論“誰畫出的‘人字形鐵路可以跑火車”。這樣引導,學生手、口、腦并用,相互配合啟發,就能共同解決難題。
三、把握合作時機
雖然合作學習是一種最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都需要采用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使用時機,從而確保合作學習能夠取得預期效果。
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就沒有必要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只需要在總結文章中心思想時采用合作學習即可。此時,指導學生結合文章給出的幾則有關魯迅先生的小故事進行小組討論:“為什么人們會如此愛戴魯迅先生?這些小故事體現了魯迅先生那些良好品質?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在合適的時機使用合作學習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能節省小組討論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四、加強教師引導
由于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弱,且其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差,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跑偏題,也比較容易起爭執,此時就應該加強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引導。例如,在學習《幸福是什么》時,教師在讓學生討論“幸福是什么?”時,學生可能就會天馬行空地進行想象和回答,在學生小組內部討論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限定針對《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師內進行巡視和監督,對于學生漫無邊際的討論內容進行相應的指導,避免討論無益學習狀況的出現。
五、加強小組討論
由于小學生思考問題與理解問題的能力尚不完善,如果課堂中教師在提出問題時只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則部分學生就會出現不會思考以及無從思考的局面,造成學生思考環節的失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加強學生小組內部的討論環節,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不但能夠提高他們的主動參與性,也能使學生形成善于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例如,在學習《她是我的朋友》時,語文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不認識和不理解的生詞進行討論,然后將這些生詞進行匯總,在教師詢問時,小組代表將這些生詞指給教師。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學生的很多生詞都可以在小組內部進行自行解決,這樣教師在正式上課時就可以挑選其中比較突出和重要的生詞對學生進行講解,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效率和質量。在對其中的生詞進行講解后,教師就可以請學生在小組內部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劃出主人公“阮恒”的動作、神態以及語言,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主人公“阮恒”在輸血過程中的情感變化等等。另外,教師在對學生充分講解完這篇文章后,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阮恒在輸血的過程中為什么會哭?”、“阮恒是一個怎樣的人?”等問題,通過小組內部討論,學生不但可以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在其他學生那里得到自己沒有想到的想法,從而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面,擴充了他們的思維,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參與度。
六、進行合適評價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良好的評價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熱情,從而促使合作學習取得預期效果。對此,教師在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要兼顧小組整體與組內個體: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能只表揚回答問題的學生,而是要對整個小組提出表揚,肯定該小組的討論結果。另外,教師在對出現錯誤的學生進行評價時還要注重學生情緒,盡量減少過于直白的批評與職責,以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通過與學生實際、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相結合的方式方法,著力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應試成績,將合作學習的作用進一步放大,較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馬麗娜.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趙娣.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反思與前瞻[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10):97-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