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林芝
摘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中國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市政道路是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施。在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只有持續改進工程質量管理,按程序操作,掌握關鍵問題和重要流程,嚴格遵守設計和施工規范的技術標準,才能有效避免工程質量事故,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根據市政道路建設的特點,提出了當前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術要點,以幫助相關人員,促進行業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藝;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水平迅速提高,各種道路優化,橋梁建設發展。在當前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城市穩定和質量發展的決心。
一、市政道路工程特點
(一)受到交通限制
大多數市政道路工程區域都位于城市地區,城市道路將不可避免地被占用。結果,車輛和居民不得不改變他們的旅行路線,這限制了人們的旅行[1]。此外,為了盡量減少城市交通和居民的影響,市政道路建設區域傾向于最小化項目區域。
(二)施工區域地理環境復雜
由于我國本身自然地理環境所具有的復雜性,導致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環境很復雜的施工區域。例如,地面土壤柔軟,坡度陡峭,水位過高,這些問題將對道路建設項目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此外,道路建設區域還有許多地下空間管道,如電力線和天然氣管道。
(三)工程人員素質不高
由于道路建設項目中建筑工人的沒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背景,經過簡單的操作和培訓,很難保證道路建設的質量。更嚴重的問題是,在施工項目中,施工人員不知道如何避免施工危險,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四)社會環境復雜
市政道路工程項目區城市往往流動人口眾多,社會因素復雜。首先,要綜合考慮項目建設過程,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避免對居民生活產生影響。其次,還要仔細分析施工區域以及周邊地理環境的具體情況,對于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好分析預測,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確保工程能夠順利進行。最后,還有必要考慮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大自然不可抗力因素。
二、施工技術要點
(一)施工前期測量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人員應根據工程施工圖確定結構的方向和道路的中心線,使圖紙上的結構高程和位置與實際地面一致。避免因現場和施工圖紙造成的實際施工損壞。在測量中,技術人員應首先仔細分析設計圖紙,以確保圖紙和項目區域之間的零誤差:其次,為確保路基施工的順利實施,應重新測量道路中線,增加中線臨時基準點的設置。最后,應該注意的是,在進行每個環節的結構測量時,必須準確地確保現場的垂直和水平部分的精度。此外,還需要實現路基平穩施工和結構的平穩施工。
(二)路基質量控制
市政道路的承載能力要求很高,而路基是道路建設的基礎,要提升整體道路的質量必須重視路基施工,對于路基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要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路基壓實操作不符合要求等。
(三)混凝土路面質量控制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道路施工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問題之一。它直接導致路面不平整,星形波浪,以及更嚴重的路面裂縫或路面下沉。對道路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證混凝土路面的強度和平整度,在施工中應考慮混凝土配合比和路面平整的問題。
第一個是混凝土配比設計[2]。為保證路面的抗彎強度,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比例和相關機械指標確保水泥用量。混凝土將混合,以確保道路的抗彎強度和耐腐蝕性。選擇骨料時,其比例應使顆粒物,污泥和其他不良物質不超過混凝土比例的3%,薄而長的針狀顆粒應保持在15%以內,只有滿足上述標準,才能滿足道路建設的相關經濟技術指標。
第二是路面的平整度控制,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不合規范可能包括許多原因,例如水灰比控制不良,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振動不足或振動過大等。要解決這一問題在施工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道路模板的安裝應安裝在道路基層合格的區域。其次,在混凝土配合比例中,應堅持稱重配料的方法,并對水泥和砂巖含水量進行高頻檢查,以保證原料的真實性和混合的準確性。最后,混合物在道路施工中的運輸也應保持穩定,避免運輸過程中混合物分離的現象,運輸距離不宜過遠。
三、施工工藝改進策略
(一)路基與路面
在路基和路面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須為操作人員做技術工作。路基填土和溝槽回填的虛擬路面厚度不得超過干燥壓路機要求的相關要求。水平分層方法用于填充呼氣基座的總寬度。5點鐘它可以成為一個步驟。對于路面混凝土開裂、打磨、蜂窩表面等[3],首先要嚴格控制和掌握水灰比和表層的時間比,嚴禁過分灑水或是添加過量的水泥。其次,模板表面應清潔,脫模劑應均勻涂抹,不可以出現漏刷的現象。然后,在選擇水化熱小收縮率小的水泥時,盡量選擇溫度較低的混凝土,避免在炎熱天氣下澆筑大面積混凝土并按規定正確預留施工縫。最后,重視養護工作的開展,養護時間可以相應的延長,還要為其覆蓋草簾等避免混凝土路面受到暴曬,并定期實施灑水操作。
(二)排水系統施工技術
必須首先根據設計要求精心建設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確保管道基礎的強度和穩定性。如果水箱底部的土壤受到干擾或浸泡在水中,可以先挖軟層,然后用穩定的材料(如沙子或礫石)回填。若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實施挖掘操作時,應預先做好坑底部的排水工作,如有必要,可在槽底保留20em厚的土層。其次,檢查砌筑砂漿是否已滿,接縫是否泄漏,表面是否潮濕和清潔,當有地下水時,抹灰和連接應與砌筑一起及時完成,回填后不能進行內部或內部連接;最后,在堵塞之前,應清潔約0.5米范圍內的管道內壁,并將水泥涂在原始漿料中[4]。同時,使用的磚應在被潤濕后才能使用,砂漿代碼不應低于M7.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務必保證好其施工質量。對于當前工程開展時遇到的問題應做好分析工作,并及時提出解決措施,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水平,促進市政工程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葛群煥.關于市政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策略的探討[J].智能城市,2017(08):111.
[2]楊思強.探討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藝[J].環球市場,2017(11):162-162.
[3]肖槐平.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術探討[J].四川建材,2017,43(10):147-148.
[4]雷海強.探討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235-236.
(作者單位:無錫市第三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