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一、毛澤東思想與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馬克思主義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大力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精神,不斷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毛澤東思想也包含了解放思想這一重要的原則。
從根本上講,毛澤東思想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是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中國歷史和社會、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宗旨、目標等基本觀點,是與馬克思主義根本一致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中國革命和建設存在許多復雜的問題和因素。這決不是靠熟讀背誦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國經驗可以成功的。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極高的理論修養和最大的理論勇氣,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拋棄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某些已過時的、不適合中國具體環境的個別原理和個別理論,取而代之以適合中國社會歷史環境的新原理和新結論。毛澤東思想中許多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都是以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所從未論述的,或者僅僅提出了問題,而沒有來得及解決的。
中國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在歷史上有過燦爛的文化,但由于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的侵略,近代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要謀求獨立和發展,中國需要馬克思主義。要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批判的武器”,就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創新發展。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用辯證唯物史觀觀察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分清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前途等問題,提出了中國革命必須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步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道路,并最終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領導中國人民走了社會主義的道路。
解放思想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敢于超越已有的結論,敢于追隨時代的鼓點和歷史的步伐;就是確定符合實際的新思想、新觀念,不惟書、不惟上;就是思想與實際相結合,就是主觀與客觀相符合。解放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也是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
二、毛澤東思想與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活靈魂,是毛澤東倡導,黨的一以貫之、須臾不可背離的馬克思主義路線。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毛澤東是這樣解釋實事求是的:“‘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笨梢?,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對于以什么方式,走什么道路推翻反動派奪取國家政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并不是隨心所欲的決定,也不是照搬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的中心城市道路的模式,而是把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
毛澤東強調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實際上是根據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和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中國革命發展的歷史也證明,毛澤東關于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道路及其理論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墨守成規,拘泥于馬克思、列寧的中心城市武裝起義的論述,聽命于共產國際的脫離中國實際的錯誤指示,不頂住來自共產國際和自己黨內教條主義者的壓力,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就不可能開辟,中國革命就不可能成功,至少要推遲很長一個時間才可能勝利。
三、毛澤東思想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薄芭c時俱進”的精神包含著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哲學內蘊。毛澤東思想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理論,它根據中國不同的歷史條件、不同的階級階層變化,用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眼光不斷觀察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概括新理論。毛澤東堅持“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的觀點,將中國的歷史和現狀聯系起來,認識中國社會發展規律,據此規律,預測中國的未來,走歷史必由之路。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端階段,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自己對中國近代史、中國革命史的系統研究,深刻地認識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國情,掌握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矛盾運動的客觀規律。按照這一客觀規律,預先構思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藍圖,預見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預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入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趨勢等。
新民主主義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人仍然堅持著“與時俱進”,以蘇聯為鑒,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出并闡述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理論,制訂了相關的方針政策,領導全國人民邁上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在較短的時間內基本完成了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轉入全面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鞏固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也是其強大生命力之所在。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不同階段的規律的創造性總結正是“與時俱進”的體現。在毛澤東思想中,政治、軍事、哲學各個方面都蘊涵了“與時俱進”的哲學精神。
從馬克思主義到毛澤東思想的形成過程,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正是以這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創新為先導,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華大地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民族解放的歷史性飛躍。就如十六大報告中所說的:“理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p>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泵珴蓶|思想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又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當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揚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指引我們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