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霞
“感恩”是個舶來詞,牛津字典給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案卸鳌庇质且环N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甚至社會道德的滑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目中只知有自己,認為一切的獲得都是理所當然的。所以,讓他們學會“感恩”,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自己是在享受著別人的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
為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一、培養幼兒的感恩意識
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教師是孩子的第二個父母,是孩子眼中無所不能的圣人,教師的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教會孩子感恩,教師必須有一顆感恩的心,對于幼兒表現出的關愛行為,應該不吝惜的說聲“謝謝”。幼兒天性愛模仿,我們的感恩行為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給孩子一種心理上的暗示,讓幼兒意識到,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值得感謝的人,無形中培養了他們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將來也會有類似的行為。
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要讓他們對父母產生感激之情,因為對父母的依賴和愛護是人類最初始的情感,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這種情感擴展到身邊的人,直至整個社會。
教師要指導和督促家長應盡量抽出時間與孩子共度親子時光,否則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等不良情感。教育孩子要重視“細微處見精神”,有時家長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很大的影響。要讓孩子懂得愛,比如早上去幼兒園的時候,有沒有向爺爺奶奶鞠躬說再見?孩子生日的時候爸爸送了一份禮物,孩子是不是向他表達了喜愛和感激?孩子每次去小伙伴家玩,是不是事先告訴了媽媽,免得媽媽擔心……要教育孩子常懷感恩之心,常有報恩之行。
二、營造良好環境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感恩教育的環境小到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大到整個社會環境等。感恩教育是一個社會工程,幼兒園雖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僅靠幼兒園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家庭、社會各方面都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網絡。只有人人懷有感恩之心、處處心生感激之情,我們對新一代的教育才會更加深入、有效。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感恩教育及其一生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礎。一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不能只是充當“保姆”的角色。也要給幼兒創造一些參與實踐的機會,如擦桌子、掃地、學穿衣服、系鞋帶等,這樣,既鍛煉幼兒做事的能力,又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為他人服務、感恩他人的能力。
然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實踐中,我們巧用擬人、游戲、兒歌、正面引導、榜樣示范等方法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當幼兒出色完成時,我們及時表揚,予以肯定。但由于幼兒缺少生活經驗,在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不小心弄濕衣褲,弄臟地面等,對此我們也總是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以保護幼兒做事的積極性。要讓幼兒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從中體會父母、教師的艱辛,久而久之,在“潤物細無聲”的生活教育中培養了幼兒的感恩之心。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學會感恩
游戲是幼兒每日生活的基本活動,教師在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來當媽媽”游戲中,要求孩子抱著一個小娃娃走路、吃飯等,孩子們真切的體驗到當媽媽的不易,于是在下午來接時,很多孩子都不讓媽媽拿書包,而主動自己背著回家了。通過游戲活動,幼兒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無私奉獻和關懷,從而學會關心父母和他人,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尊重他人。
另外,可以收集一些與感恩有關的傳統故事,如《小白鼠救大老虎》《大老虎救小白鼠》《烏鴉反哺》《陳毅探母》《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在晨間談話、 游戲活動、社會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春風化雨般的引導,喚醒幼兒心靈深處的感恩的善根,促使幼兒感恩情感的養成。
節慶日也是開展感恩教育不可錯過的良機,如每年的“重陽節”都是孩子和老人共歡樂的日子,孩子們為老人老人捶捶背、 揉揉肩,送上親手制作的禮物和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讓老人們在節日氛圍中情不自禁的一起唱唱跳跳。在活動中,孩子們內心被融化。又如,在“三八節”,開展“讓幼兒做一件讓家人開心的事情”的活動,為媽媽端一杯熱茶,為媽媽講故事等,讓幼兒明白父母養育的不易,父母也需要愛。另外,還可以利用教師、同伴、父輩生日,指導幼兒親自為自己的教師、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表達感恩之情。此外,還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愛心作業,比如為教師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給老人捶背等。這些具體活動,讓幼兒學會正確地對待他人的幫助,學會感恩與回報。
感恩教育是品德修養的重要內容,是德育教育評價價的依據,我們幼兒園教師要正確了解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各種適合幼兒的活動來開展教學,才會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讓感恩之心如涓涓細流浸潤每個孩子的心田,滋潤每一顆童稚的心靈,讓他們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激父母生養之恩,感激師長教誨之德,感激朋關愛之誼,感激生活賜予快樂幸福甚至挫折苦難。我們相信心懷感激在愛心陪伴下健康成長的孩子會少一分憂郁,多一分笑容;少一分脆弱,多一分堅強;少一分冷漠,多一分熱心;少一分偏激,多一分執著……用言傳更用身教為孩子營造一個感恩的成長環境。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吧!虔誠的把感恩的種子精心的播種在每個孩子純凈的心田,用心呵護,細心照料,讓那一棵棵幼苗健康茁壯的成長,為我們的民族支撐起那片感恩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