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永平

一、數學課堂探究學習現狀
在新課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逐步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然而,在數學課堂探究學習中,學生往往缺乏探究學習的機會,探究能力沒有得到有效提高,課堂成了個別學生表演的場所,課堂高效就很難實現。
二、造成數學課堂探究學習如此現狀的主要原因
1.學生自身的原因
數學科講究知識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一些學生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數學學習往往存在懼怕心理,厭學情緒嚴重。
2.社會的影響
新的“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影響。目前高中優質學位較少,考重點中學較難,即使考上大學,畢業后也難找個好工作。不讀書反而“雙贏”,省去學習費用,早出門打工,早賺錢。
3.家庭教育的失誤
現代家庭多是獨生子女,條件優越。有些家長往往過于溺愛子女,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而對他們的學習卻要求不嚴,致使孩子缺乏上進心和求知欲;有些家長則對子女期望過高,達不到要求則嚴厲斥責,甚至打罵,結果孩子產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離家出走。
4.應試教育的影響
長期的應試教育使有些教師仍圍繞考試的指揮棒,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滿堂灌,不注重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而是采用題海戰術;有的教師則對成績差的學生失去信心,極少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面對這種數學課堂探索學習的現狀,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是一名數學老師責無旁貸的職責。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更新觀念,大膽創新,努力走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新路子。讓探究式學習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讓探究過程更精彩,讓課堂更高效。
三、如何才能實現讓探究更精彩,讓課堂更高效呢
1.智慧引導 熏陶心靈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雖不是演員,但他調動學生的功夫卻不遜于演員,“親其師,信其道”。課堂上,教師自然的教態,工整的板書,流利的語言,淵博的知識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適當點撥,往往學生茅塞頓開;適時表揚,常常令學生情緒高漲;及時引導能幫學生走出誤區。尊敬學生學習的感受、理解,留給學生探究的空間余地,我們的課堂就能更加豐富多彩,學生思考問題就能達到多元化。教師用自己的智慧引導去熏陶學生心靈,點燃學生的探究欲望,就能提高教學質量,讓數學課堂教學走上形質兼美的新臺階。
2.創設情境 喚起需求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中學生尤其如是,為學生創設具體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熱情,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相應的課堂活動中。例如,在《測量旗桿的高度》一課教學中,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
師:同學們想知道升旗桿的高度是多少嗎?
生(異口同聲):想!
師:那誰能最快的想出用什么方法測量呢?
生1:將旗桿放倒了測量;生2:在繩子上做標記測量
生3:在太陽光線下計算旗桿的影長和標桿的影長測量
師:你們真棒。現在用生3的方法,如何計算測量呢?
生4:利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識可以解決。如圖:
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能使學生以滿腔熱情參與探究學習,激發了學生認識的沖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喚起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和求異思維的需求。
3.多思精練 深化體驗
多思精練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在參與中思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深入,體驗探究過程的精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一節中:
師: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那么四邊形的內角和呢?如何計算呢?
生1: 利用對角線將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求它們的內角和來計算。2×180°=360° 。
師:五邊形的內角和又怎樣計算呢?
生2: 可將五邊形分為三個三角形,求它們的內角和計算。3×180°=540° 。
師:十邊形、n邊形的內角和又如何計算呢?你能根據上面的計算找出規律嗎?
生3:十邊形可分為8個三角形的內角和計算。8×180°=1440° 。n邊形可分為(n-2)個三角形的內角和計算,是(n-2)×180° 。
師:你們真聰明,佩服!佩服!
這樣,學生在練習體驗與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能很快地掌握知識,還能正確地應用知識解題,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4.質疑問題 提高能力
在浩如煙海的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并通過質疑問難這一外在誘因,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數據的收集》這節課的教學中,課前我先讓學生分組收集自己所在地區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數據。上課時首先展示小明、小華兩個小組同學的調查結果:
小明小組:調查了1000名在公園活動的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數
小華小組:調查了10名老年鄰居一年中生病的次數
此時,課堂上活躍了,學生中議論紛紛。
生1:小明小組調查的對象選自公園里的老年人,他們平時較注意體育鍛煉,所以身體較健康。另外,公園建在城市,農村老年人去公園的較少,那么農村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如何呢?
生2:小華小組僅僅調查了10位老年人。數據太少,樣本太小了,有代表性嗎?
師:你們提出的問題太棒了!那如何收集數據較好呢?
生3:我認為:第一,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職業,城市和鄉村等層次的老人都要有所選取。第二,數據樣本要大于50%以上。這樣才具有代表性與廣泛性。
學生通過質疑問題、討論交流探索出問題的答案,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僅掌握了知識,還獲得了較深層次的體驗,提高了探究能力,獲得了更加高效的課堂。
5.自主探究 促進創造
一位德國的哲學家說過“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只有當學生自主參與探究與創新時,他們才能學得更好。
綜上所述,數學課堂中要認真貫徹《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精神,靈活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在教學中,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故事不斷發生,還將繼續演繹,只要我們不斷探索,潛心研究,大膽實踐,就能讓探究過程更精彩,讓課堂教學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