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明
摘要:結合實際,對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對比闡述,首先詳細論述風險評估的工作內容,其次在總結污染場地危害識別與篩選值內容的同時,綜合性總結了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對比要點。望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方法;對比
隨著我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很多處于大中城市的大型企業正在逐漸的關閉或者遷移,在這種發展形勢之下所存在的污染場地與環境管理方面受到了各個層面的關注。
一、風險評估的工作內容
國家領導應該根據污染場地進行綜合評估,其主要的工作流程為危害識別、暴露評估、毒害性評估、風險表征與控制參數確定等方面。從各個地區的具體導則中分析,浙江與上海和國家的準則是一致的,而北京則明確的規定了在風險場地污染評估之后需要進行現場的采樣工作,主要內容為建立場地概念模型、進行風險計算、確定修復目標并劃定修復范圍。
二、危害識別與篩選值
(一)危害識別
危害識別是進行污染場地風險評估的第一階段。國家導則中對于該階段有著明確的規定:全面深入的掌握污染現場的實際情況,并且了解其發展歷史,進入現場內進行土壤與地下水樣品的采集并檢測,同時還要了解當地的氣候條件、水文特征等相應的信息,掌握該污染地區周邊地帶中的土地利用方式,進而可以掌握場地敏感受體,根據實際的檢測結果來判定場地污染物的種類,從而進行全面的監控。
(二)篩選值
污染物的初篩過程中,其一般的篩選值就是是否進行土壤或者地下水環境風險評價的啟動值。國家導則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污染物的土壤與地下水的影響因素,然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指導值(三次征求意見稿)》中可以發現,國家也在重視污染物的篩選方面,并且各個地方都要按照其規定的污染物值來作為參考依據。北京市總共設置了88種污染物的篩選值,并且將其作為北京市土地污染環境的評價依據[1]。
三、暴露評估
(一)暴露情景
暴露情景是在明確規定的土地使用方式之下污染物在經過了不同暴露途徑而直接轉移到人體的具體情況,并且后續通過暴露量的計算公式來確定影響程度。國家與地方的導則中都對暴露情境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將其分成住宅用地與工業用地兩種形式,也就是敏感用地與非敏感用地兩種。
(二)暴露途徑
暴露途徑就是在污染地區中,污染物轉移的具體方式。從各個地方的不同導則中分析,暴露途徑都是關注的重點,國家與上海所發布的導則中,對于該方面的規定比較全面,并且綜合人體健康途徑出發,還綜合分析了地下水中的保護方面,也就是土壤淋溶與地下水的暴露途徑[2]。重慶市的導則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暴露途徑的具體方式,也沒有進行分類,但是在導則中卻明確規定了土壤果蔬種植攝入等人體所接觸的方式,這是其他地區導則中并未提及的。
(三)暴露量計算及暴露參數
從暴露量的參數值計算方面,過去地方導則中還基本保持一致。其中,北京與重慶的導則中已經明確的將污染物的濃度作為暴露量的計算數據依據,從而可以確定出污染地區的污染物暴露途徑以及地下污染物的總體含量,并且也規定了通過該計算方法能夠準確的確定污染物的含量參數。此外,重慶指南中對于人體呼吸的污染物量也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并沒有對室外顆粒與蒸汽污染物進行分類計算。國家與各個地區中的導則中敏感受體與暴露情境存在很大的區別,明確的規定了風險評估中的暴露參數。國家、上海、浙江所發布的文件中均明確的規定了暴露計算參數,同時將工業和住宅進行分類計算,北京則關注體重、皮膚以及頻率等方面的因素,同時將其分為公園、民用建筑、工業等幾種情境;重慶也指出要按照不同的情境來進行暴露量的計算確認,尤其是住宅與工業建筑的分類方面。
四、風險表征
風險表征需要在暴露評估與毒性評估的數據理論基礎上來建設風險模型,并對該地區的地下土壤與水污染物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其危害程度。在進行污染物風險表征確定的過程中,國家發布的導則與地方還存在很大的相同之處,都考慮了污染物可能給人體造成致癌的風險,同時也提出了土壤或者地下水中污染物會經過多重轉移措施而進入到人體產生癌癥,然后就是通過計算確定單一污染物所造成的致癌風險因素,其計算方法是相同的。
五、風險控制值的計算及修復目標值的確定
(一)風險控制值的計算
如果風險評估的結果就說明地下水與土壤中存在的污染物已經嚴重超出規定的標準,也就是達到了風險預警的級別,就要在此基礎上計算出土壤與地下污染物的風險控制值數據。國家、浙江與上海發布的文件中,其控制值的模型建立基本相同,而其區別之處在于非致癌污染物的風險控制值確定的過程中,國家則主要是通過土壤和地下水內的計量分配系數SAF 和 WAF來判定污染程度,而地方則忽視該方面[3]。北京與重慶雖然都明確規定了計算方法與數據支持,但是沒有明確規定計算模型的建立。此外國家與上海還綜合考慮到對于地下水的保護措施,主要是就是認識到土壤污染物進入到地下水體中所產生的重大影響,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出風險控制方法,明確風險控制值,其他地區則沒有提及到地下水的保護方面,存在與一定的局限性。
(二)修復目標值的確定
國家和各地方導則對于檢測之后所發現的污染物處理目標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我國關于土壤污染的條款中也說明,在進行比較分析風險評估計算可以確定風險評估值,同時還應該根據所測定的土壤風險程度,對比國家發布的準則,如果發現存在超標的情況,就應該根據超標的情況來設定土壤修復目標值[4]。北京導則中針對于修復目標值的確定方面,還考慮到了污染物的檢出限定參數、評價污染物的含量以及當地法律條款中規定的修復技術等方面,從而可以徹底的改善土壤環境。
六、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污染場地風險評估還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國家導則作為主導思想必須要不斷的完善,明確規定各個方面的內容,從而可以為風險評估準確進行提供良好基礎條件,積極促進我國環境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趙娜娜,黃啟飛,易愛華,王琪.我國污染場地的管理現狀與環境對策[J].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6(12) .
[2]王琪,趙娜娜,黃啟飛,易愛華,羅程鐘.氯丹和滅蟻靈在污染場地中的空間分布研究[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7(05) .
[3]莫蓁蓁,阮文剛,許文卿.對我國現行的土壤相關質量標準的思考與建議[J].廣東建材. 2015(02) .
[4]弓俊微,張勝濤,田軍.我國污染場地的環境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三峽環境與生態. 2010(01) .
(作者單位:易景環境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