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娟
美術與其他學科間的互相滲透和融合。是現代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作為美術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能打破美術與各學科之間的壁壘。突破學科的界限,整合學生的知識。把美術與相關的學科(如思品、語文、音樂與信息技術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還有利于學生綜合思維與綜合研究能力的培養。
一、研究美術新課標,構建美術與其它學科整合教學理念
新的美術課程理念強調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美術課程應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因此,教師要建立全新的教學觀,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給予學生學科學習的吸引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使學習過程充滿生機活力。
二、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美術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整合
實踐證明,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美術活動不僅是一種自我表達、自我娛樂的形式,而且是解決學科之間知識整合的最好方式。通過藝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常常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美術新課程標準綜合·探索領域中的定位是:“融美術各學習領域為一體;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美術與現實社會相聯系的綜合活動,旨在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首先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美術與其他學科教學整合等方面進行了的探究。在我的美術教學中,就《紅色的畫》一課為例,談談我在探究中的具體思路和做法,如下。
第一課的學習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欣賞紅色的畫自然風光、居室環境、人物服飾等圖片,引導學生感受色彩與生活的關系。
(三)講授新課:
出示色卡,向學生說明三原色的特性。
展示以紅色為主的圖片,問這些紅色的畫圖片給你什么感受?
小結:紅色給人熱烈、喜慶、奔放的美感。
找出不同的紅色的類似色。
尋找生活中一切與紅色有關的事物。
用這些不同的紅色,可以表現怎么樣的畫面?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堂指導。
學生的作業完成速度快,質量高。
(五)作業點評
布置課下作業:
1.搜集相關紅色的資料,觀察生活中的一切紅色事物。
下節美術課把你收集到的資料以照片、文字、實物等帶到課堂上來。準備相關的美術繪畫和手工工具材料。
第二課時的學習
(一)體現了美術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本課開始,播放《喜洋洋》音樂。教師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帶到了過年的喜氣洋洋中,使學生對生活產生親切感。這樣即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拉近了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利于培養學生隨時發現生活、表現生活、創作生活的能力。
通過課前收集、讓學生學會捕捉生活氣息,學會收集整理所需的信息資料,戴上圣誕帽,中西過年的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認識生活、體現生活,實現了生活的真實再現。
和老師一起做的心愿樹“萬紅叢中一點綠”。
不同紅色素材孩子們創作的美術作品,設計美觀,創意設計不錯吧!
(二)突出了美術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整合
教師啟發學生討論總結多種表達方式, 同學們討論后一致決定用自己最喜歡的橡皮泥素材來表現紅色。創設情境,熱愛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三)突出了美術與其它學科,學生個性化的教學整合
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多種表現形式,多元化表示。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突出自己的特長自行選擇。由于孩子們喜歡寫毛筆字,所以一對聯的方式呈現,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與本學科其它三個領域有機結合,還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寫副對聯送社區,多么可愛的孩子們啊!
年年有“魚”過春節,在餐桌上,魚不僅是一道菜,還寓意著年年有余,日子過得富足。
制作彩色紙塑魚來表達自己的美好愿望。
數學課上學過《圖形的認識》,我也有一雙靈巧的雙手表現美,創意不錯吧。
總之,在這節課中對“綜合探索”課的特點定位的比較準;新的理念、教學觀有所體現,使學生能夠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自主探究、感受表現。美術學科是通過造型視覺藝術運用點、線、面表達學生的情感藝術,語文學科則是通字、詞、段、文章利用語言文化來傳承中華文化,兩者有諸多相同的目標,學習語言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豐富美術創作中所需要的想象力,然而美術教學中發展的學生聯想力,觀察力和思維能力等又可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將美術教學和語文學科整合起來會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課后還寫進了日記里呢!真讓我感動!
美術是空間藝術、視覺藝術、相對靜止的藝術;而音樂是時間藝術、聽覺藝術、相對流動的藝術;美術教學和音樂的整合既符合課堂動靜搭配的原理,又符合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要求。還能起到學科間相互促進的作用。如我們在聽一節音樂課時,都會看到很多老師給學生準備面具和頭飾,一首歌在不經意間學會;還有的教師讓學生們在聽一首樂曲時創作一幅美術作品,讓他們感受音樂能給美術帶來一種意境,感受靜與動藝術的有機結合。
“美術教學除了讓學生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外,還可以把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某些觀點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如小學五年級美術課《快樂的節日里》,學生通過自己平時過節時與家人在一起時的快樂時互相交流展示以后,讓學生知道家人對自己的愛護。在元旦、春節、三八節、教師節等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前夕,配合教學內容讓學生搞些賀卡設計、互贈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的思想情操。
美術學科還能與計算機教學,科學學科等有機的整合,這就要求美術教師熟悉小學各學科的教材構架,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美術教學內容和學校現有的一切教學資源,將美術教學和其他學科有機地整合起來。
我認為要想上好綜合探索課,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對課程改革實踐和有效的教學進行大膽的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突破美術界限,在課堂教學中形成“立體開放”的互動效果。學生的有效參與、合作探究過程能夠激發他們的潛能,并在一定基礎上得到發揮,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領域的課程,使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