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夏文
摘要: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將建筑項目作為基本內容,同時密切聯系人們的生活。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建筑項目產生更加嚴格的需求,在傳統項目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人們更關注舒適度、美觀度和便利性等,同時注意到結構設計中應用優化方法的巨大意義。只有科學應用實際資源,才可以對空間不斷改進。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方法;應用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推動下,國內建筑行業逐步增強了發展活力與市場競爭力。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狀況下,要想與業主使用需求高度相符,應對結構設計持續優化。如此不但確保項目建設水平與安全性,還節省大量投資費用,使企業增加了經濟收益。所以,不斷加強設計人員的工作責任感,有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一定程度確保人們開展正常生活與工作。
一、優化設計方法的意義
在建設房屋過程中,對設計結構綜合考慮不僅提升了操作水平,還獲得最大化的社會經濟效益。我國大力宣傳推廣可持續化的節能環保發展思想。為獲得大量的市場份額,在建設操作中,密切聯系項目的長期利益,盡量壓縮造價成本,節省設計所需的投資。
現代化的設計相較于傳統建筑,前者減少了項目建設所需的投資成本,科學應用方法,避免浪費建設材料,并提高應用的科學性。我國正在積極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十分關注設計,全面管理施工操作一定程度提高了項目外部美觀度,還防止了發生浪費成本的現象。一旦優化設計結構,能夠高度聯系各個單元與因素,提高項目建設水平,有利于人們完善生活與居住環境[1]。
我國項目建設對自身的安全實用性給予高度關注,最大程度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通常忽略了優化設計結構工作,不能嚴控操作成本,經常發生增加預期成本的現象,且產生設計不足,直接影響了美觀度,難以滿足人們對住房質量需要。
二、優化方法與原則
(一)方法
1.優化步驟
有關人員在設計結構時,首先應根據步驟實行,只有如此才可以科學設計結構。具體包括:第一,突出優化結構模型,根據實際情況,對設計變量科學解決。同時有關人員應合理選擇有關目標的參數數值,對控制參數數值嚴格約束;第二,明確目標。具體是對項目造價全面了解。其次還要對有關約束條件積極明確,從而可以更好設計。
2.優化使用時間
對結構來講,最關鍵的是優化綜合使用時間,任何項目都會形成具體應用時間,而操作的任何環節都對其發揮了決定作用,在設計操作中科學優化,可以改進每一個操作環節,根據操作特點對設計方案不斷完善,獲得最理想的方法,如此提升建設水平,獲取最大化收益[2]。
3.優化整體協調性
在初期設計中,必須認真考慮結構問題,保障綜合穩定性,緊密聯系任何一個構件,不僅高度強調綜合質量,還應積極關注外部美觀性,如此對整體性科學調整,在設計布置結構時,應客觀思考任何操作,如此提升各個要素的協調性。
4.優化局部和整體
設計過程中十分復雜,應科學劃分層次,項目施工包括各個小環節與小局部,這一復雜程度表現在密切配合的各個局部,科學選擇材料,采取適合的結構形式,設計與安裝過程中,對安裝系統不斷改進,劃分大的整體劃分為若干個細小環節,逐一改進結構,對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有效控制,通過合理的方式,提升結構的合理性,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注意整體性。
5.優化上部結構
具體是布置項目剪力墻結構,在設計的過程中,高度重合結構與剛度重心,對方案不斷改進,提升結構建設水平與穩定性,防止外部地震力量對結構造成損壞。
在大多數高層建筑中應用適合的方法,不斷提升設計的客觀性,充分保證結構建設質量,使其更加穩定的應用。在設計中應認真考慮基本剛度要求,采取科學的材料優化設計剪力墻,減少使用鋼筋材料的數量,強化結構的經濟性[3]。
6.優化地基基礎
地基是項目建設的基本,在設計過程中,對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認真勘察,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節省項目投入成本,強化地基建設水平,憑借優化方法獲取理想的方案。
(二)原則
第一,結合業主對實際要求。建筑主要目標是為人們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這也是組成項目的關鍵內容,進一步成為設計標準。在優化設計時基于安全與環保角度考慮,對基礎設施、結構布局等科學規劃,便于設計密切聯系人們的生活工作。
第二,應幫助開發商獲得最大經濟效益。這一過程中必然牽涉到各類資源,對其科學應用直接影響了獲取效益的多少。因此,設計結構操作中,科學綜合各項資源,按照建設要求組合資源,提升應用效率,保證開發商的既得利益。
第三,有效融入全新思路。傳統設計產生缺陷,應用經濟價值偏低的關鍵原因是大規模采用了傳統設計觀點和模式,因此引入創新設計思想至關重要。
第四,高度重視綠色環保工作。人們當前生活水平正在積極提升,更加關注合理應用環保類型材料,通過這部分材料的應用有利于提升項目建設水平。降低破壞生態環境的程度,一定程度保證居住安全,避免材料形成再次污染[4]。
第五,在任何操作中安全是核心問題,設計工作也是這樣。科學設計每個構件中需要對可靠操作科學考慮,并有效融合實際操作,若難以貫徹落實設計思想,必將失去原本的價值。
三、實際應用
第一,明確計算方法,對整體結構的可靠性全面分析,對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有效確定,獲得最佳的計算模型。第二,明確設計結構形成的目標函數,根據各個變量產生的對應關系,獲得目標函數,并且實施求解,產生最優的設計方案。第三,整體設計項目結構,從而不斷提升結構的安全水平,憑借最優的計算方法,對分析整體結構流程精準明確。第四,科學設計框架梁和箍筋之間的距離,通常來講,當采取加密箍筋時,避免二者距離超出10cm;當采取非加密的箍筋時,防止二者距離超出20cm。
四、結束語
建筑結構是組成項目的關鍵內容,其穩定性一定程度影響了今后應用的堅固程度。對于建筑項目來講,優化設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設計的科學性不但滿足有關的技術應用標準,還可以避免產生經濟耗損。
參考文獻:
[1]王佩丹.建筑結構設計優化方法在房屋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51+54.
[2]吳丹.大型地下車庫底板結構優化設計實例[J].建筑技術,2017(9):993-995.
[3]張海燕.建筑結構一體化協同設計中的建筑信息模型運用探討[J].建筑技術,2017(8):876-878.
[4]高明.基于BIM技術的多層辦公室建筑節能設計與應用研究[J].建筑技術,2016(9):846-849.
(作者身份證號:32108819930607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