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權
摘 要:該文對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特征進行探索,并對其項目訓練特征進行分析,希望能通過研究提高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運動中各項關鍵性技能的。通過研究表明:運動員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主要憑借運動員技能、體能、心理能力統一相結合,三者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比賽成績的關鍵。只有在技術訓練中采用一定有效性的技術方法,提高運動員身體機能上的耐力,在心理上有效調節,才可以提高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整體的競技水平。
關鍵詞: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 特征 探索 訓練 研討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42-02
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是一項競技運動,在競技過程中要對項目運動的特征,以及日常的訓練規律掌握,才能有效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只有嚴格按照訓練標準進行訓練,才能在運動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競技能力。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訓練,才能提高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訓練效率,以此達到訓練目的。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對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特征進行分析。其次,對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訓練也進行一定的剖析,提出有效的訓練方法及訓練內容,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我國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能夠系統化、科學化地進行日常訓練,提高我國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的競技比賽中平,更好應對國內外各大比賽競技賽事。[1]
1 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概述
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最開始是從德國國家開始發揚,在1920年之后才被人們所了解。但是,直到1972年的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才將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納入到運動會比賽項目中去,但是,在以后所舉行的運動會中因其他因素又被取消。在1992年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中,經過多方商議,最終將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重新加入到奧運會競技比賽項目中。目前,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已經成為國際上廣泛關注運動項目,各個國家都在努力發展激流回旋運動,并取得了較高水平,尤其是在德國、法國、斯洛伐克等國家,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非常盛行,其技術水平和運動員素質也非常高。我國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發展時間較短,近幾年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我國對水上競技項目培養能力的加強,我國各省市已經擁有了一定水平的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隊伍。
2 對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運動特征進行分析
德國發展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項目其設定標準就是:“在最快時間內,運動員能夠在所規定的項目內容中在一段設定好的水流中完成其比賽”。最初,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項目都是以這一概念為標準進行發展。但是,隨著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項目被納入奧運會項目中,在這一概念的基礎上,相關學者又進行重新定義:“在最快時間內,運動員能夠以船槳作為輔助,在所規定的競技運動項目比賽中,按照所要求的順序、方向,在一段設定好的水流中完成其比賽”。
2.1 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是運動員進行的劃船運動
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是一項水上運動,所以運動員只能依靠船槳作為輔助進行競技比賽。如果競技運動過程中,運動員在劃過終點線時并沒有在船上,那么則視為無效成績。因此,可視為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是運動員進行的一項劃船運動。
而運動員借助船槳進行競賽,所以船槳對于運動員來說也存在客觀影響,比如運動員操控船槳能力等方面,都可能對運動員在比賽中產生時間上的影響。對于運動員來說,其操控船槳的能力對其競技比賽成績的影響是直接的。因此,對于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員來說,只有在比賽中控制好其身體重心的位置[2],協調身體與船槳之間的默契程度,利用劃船的技巧控制船速,以此提高皮劃艇前進的速度和方向。
2.2 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是一項劃船競速運動
在短時間內完成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則根據所用時長判斷輸贏。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對于人體與船體的控制要求非常高,運動員只有將身體與船體融為一體才能夠應對好激流,提高劃船速度。在運動員完成運動項目過程中會根據競技規則對運動員技術違規進行扣分,裁判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運動員實行加秒處理,并計入到其運動成績中去。所以,在實際比賽過程中,只有運用最短的時間,按照項目規定完成比賽,才能贏得更高成績。
2.3 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就是在水流中舉行的劃船競技運動
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要按照比賽所規定的方向和順序進行劃船比賽。如果比賽過程中出現碰門或者是漏門情況,則會被扣除相應秒數。如果運動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將水門看作是訓練內容,那么則忽略了競技速度問題,所訓練的側重點也會發生改變,所取得的成績效果也不會有較大提升。在實際訓練中,應將皮劃艇激流回旋比賽看作是劃船競技運動,而水門只能算作運動員劃船軌跡的限定方向。[3]
3 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研討
3.1 以激流劃船競速進行組織訓練
皮劃艇激流回旋運動本身就是一項水上運動,所以在訓練過程中都要在水流環境中進行。運動員面對激流運動環境的適應性以及對船槳的控制與駕馭能力都和其比賽成績、日常訓練存在直接聯系。在訓練過程中,水流的變化以及賽道的多樣化都對運動員產生著重要影響,再加上水門的設置都是在比賽之前布置,所以對于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來說是非常難以把握的,無論運動員如何進行訓練,但是在實際比賽過程中都在不熟悉的線路中進行。
這就要求運動員能夠對水流的各種流態有所了解,在日常訓練中多接觸、多訓練、多體會,才能熟悉水流習性。除此之外,運動員是通過船槳去熟悉水流習性的,只有在日常訓練中多接觸,才能有效提高皮劃艇激流回旋競技水平。
3.2 無法連續進行專項訓練
在比賽過程中,一般都會設置一段比賽賽道用以比賽,其中,標準賽道在240~420 m之間進行設定。但是這并非是具體數字,而是根據河流情況所設置的大概長度賽道。所以,如果使用天然形成的激流回旋訓練賽道與比賽所用水道則較為困難,只能以半人工或人工專門用于激流回旋賽道用以使用。雖然運動員劃完全程用時非常短,但是在準備階段則花費時間較長,這就決定了運動員無法在有限的時間以及體力范圍內進行訓練,極大降低了訓練的有效率與積累性。
3.3 運動員對技術的選擇以及使用準確性對競技水平影響較大
運動員在實際比賽中主要是依靠其掌握的技術水平以及應對不同條件狀況的反映來完成比賽。但是在比賽之前,運動員對實際的運動賽道布置情況完全不了解,即使是有場地適應性訓練,也只是初步了解場地概況,只能通過水門設置情況對比賽技術組合動作進行考慮。并且,優化皮劃艇比賽過程中,受環境影響較大,所以運動員對不同水流條件下動作技術的選擇以及使用準確性,對競技比賽中水平的影響非常大。
4 結語
在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訓練以及競賽過程中,需要運動員能將技能、體能、心理能力有效結合起來,以此才能提高競技水平。該文對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特征進行探索,并對皮劃艇激流回旋訓練進行研討,以此可以確認:只有在技術訓練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體能上具有耐力型、在心理上具有有效調節性,才可以提高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丙軍,司虎克.國內外力量訓練研究進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3(6):84-86.
[2] 邵玉萍,萬紅軍.皮劃艇激流回旋項目的競技特征[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12):106-112.
[3] 曹永良,徐尊華,楊金明.皮劃艇激流回旋賽道翻卷浪技術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13(6):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