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洋
摘 要:擊劍運動是一項以技能為主導的格斗對抗性體育項目;因此,擊劍運動員在具備基本身體素質、技戰術的基礎之上,還需要運動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以保障其技戰術訓練、比賽時的良好、穩定的心理狀態,進而確保擊劍運動員能夠發揮出最佳競技水平。該文就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心理素質及賽時心理調整策略進行了系統闡述,以期為提高我國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與競技能力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心理素質 調整 擊劍運動員 青少年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052-02
擊劍運動是一項以技能為主導的格斗對抗性體育項目;該運動項目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不斷變化的交鋒距離以及節奏中,進行有效攻防格斗,以完成擊中對方為最終目的[1]。因此,擊劍運動項目既要求運動員應具備充沛的體能與頑強的斗志,還需要其必須具備強大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應對訓練、比賽過程中出各種心理壓力,達到確保擊劍運動員能夠發揮出最佳競技水平的目的。隨著我國擊劍運動員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擊劍運動員的表現也備受世界矚目;但受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年齡、心理特點的影響,導致個別運動員心理素質較低,尤其是賽時比分落后時,往往會對其技戰術造成較大影響[1]。因此,在加強對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的同時,還應科學指導其如何在比賽過程中能夠隨時有效調整自己的心理,最大限度降低各種負性心理對技戰術發揮的影響,以確保技術水平的正常發揮。
1 心理素質對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重要性
心理素質訓練的目的,則是提高青少年擊劍運動在日常體能訓練、比賽場上能夠良好應對各種精神壓力、心理壓力,以確保能夠在體能訓練、比賽過程中保持一個穩定的、足夠強韌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在比賽時,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確保擊劍運動員能夠準確判斷對手的攻防意圖,清晰分析對手的攻防策略而做出更為合理、有效的戰術回應[2]。因此,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也是保障其在比賽過程中能夠正常而穩定發揮出技戰術能力的關鍵環節,使之能夠在各種“高壓”狀態下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一些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其技戰術水平較高,賽前的興奮度也較高,但因其心理素質水平較低,在賽中出現失誤或意外輸劍時,往往會給其心理造成較嚴重的負性影響,進而在以后的比賽中表現出較強烈的情緒波動、頻繁出現技術動作失誤、判斷錯誤等而坐失取勝良機。由此可見,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訓練十分重要,既能幫助運動員正常發揮技戰術水平,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一種保障。
2 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的有效途徑
2.1 自我信念增強法
心理素質訓練是青少年擊劍運動員日常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訓練目的就是在保障青少年擊劍運動員能夠在比賽過程中保持情緒與心理狀態的穩定性,為獲取優異的比賽成績創造條件。因此,在進行心理素質訓練時,一定要遵循青少年的年齡與心理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相應的心理素質訓練。第一,樹立自信心。教練員應指導、幫助青少年擊劍運動員控制自身的心理變化,尤其是緊張心理,使之在日常體能訓練、對抗訓練中,逐漸樹立起自信心;如找一些比賽經驗豐富的運動員與其對抗性比賽訓練,在不斷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緊張心理的同時,培養其能夠在高度緊張的對抗性訓練中逐步形成一種自我心理調整能力,使之能夠平穩應對各種緊張心理,并逐漸樹立起自信心[3]。第二,有效的鼓勵。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時,教練員應及時給予積極與肯定的鼓勵,進而達到強化其自信心的目的。一旦運動員出現失誤而影響比賽成績時,教練員也應給予其肯定的鼓勵,讓運動員在知道自己失誤產生的原因之余,對未來的比賽仍能形成足夠的自信心,這對全面提升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
2.2 培養自我心理調控能力
擊劍運動員賽前、賽時的情緒波動是最為常見的問題,這與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先天性格因素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教練員可在賽前的最后準備期時,不斷給予青少年擊劍運動員一種積極、肯定的鼓勵,使之一直處于一種最理想的興奮態度,并給予其一種能夠戰勝對手的心理暗示,消除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失敗的念頭[4]。同時,指導、訓練其在不同的心理、情緒變化下進行有目的性的自我心理調控,如其在日常對抗訓練中出現情緒不穩定時,教練員應及時叫停其訓練,指導其平穩心態,如:深呼吸、小幅四肢運動、默念或冥想“我有自信心”“冷靜”等,進而讓運動員在極短時間內將情緒、心理加以控制,使之能夠迅速回復到良好的心理與競技狀態。
另外,在青少年擊劍運動員進行心理素質訓練時,教練員也可以指導運動員進行可控冥想,使運動員可以迅速進入一種有意識的、全身放松的一種冥想狀態,使之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忘我”“無物”的狀態,這對有效穩定運動員的賽前、賽中緊張、不良情緒具有積極作用。
3 青少年擊劍運動員賽前、賽時心理調控策略
擊劍運動屬高強度的對抗性體育項目,并在運動員彼此近距離、快速的交鋒節奏中,進行有效攻防格斗。因此,這對青少年運動員充沛的體能、頑強的斗志,還需要其必須具備強大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應對賽前、賽中所出現各種心理波動或壓力,以確保擊劍運動員能夠在比賽過程中發揮出最佳競技水平[3]。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擊劍比賽經驗,認為優秀的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必須具備以下心理調控能力。
首先,賽前心理調控。青少年擊劍運動員在賽前多會受比賽場地、對手以及自身身體生理變化(指女子擊劍運動員)等,而導致其心理或情緒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因此,運動員應以冥想法、深呼吸法來迅速令自己在極短時間內將穩定自己的情緒,并以客觀的態度正確面對比賽場地變化、分析對手的弱點與技戰術的漏洞等,在心里擬定好幾套賽時的攻防策略,以此來增強運動員的比賽信心。
其次,賽時心理調控。在擊劍比賽過程中,青少年運動員應將情緒控制在不緊張、不畏懼的穩定狀態;正視對手,拋開精神上、心理上的壓力;積極采取擬定好的攻防策略進行比賽,若事先攻防策略失效或暫時落后的情況下,也不要出現急躁的情緒,而是要充分運用自身技戰術的優勢及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保持清醒的頭腦,來穩定局勢、從容應對,找出并利用對手在賽時出現的漏洞積極進攻,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4]。另外,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易受到賽場氣氛以及觀眾的影響,如運動員在賽中感受到觀眾對其鼓勵以及現場激勵的氛圍等,也會進一步刺激、提升運動員的自信心,使之形成一種既積極、亢奮的情緒;此時,青年少擊劍運動員一定要保持一份更加冷靜、從容的心理,并充分利用賽場氣氛與自身平靜的心理來進一步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同時也會給對手產生更大的心理壓力,達到進一步擴大“戰果”的目的,為贏得比賽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擊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與賽前、賽中的心理調控訓練,必須客觀地結合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年齡與性別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同時,教練員應以心理素質訓練為基礎,強化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訓練,使之能夠在比賽過程中,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態度,最大限度發揮出其技戰術水平,獲取最佳比賽成績。
參考文獻
[1] 李紅忠.擊劍運動員心理特征及訓練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3):47-48.
[2] 王林.擊劍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2):155-156.
[3] 于泳.青少年擊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178-179.
[4] 陳永惠.擊劍比賽中運動員過度緊張的預防及心理訓練方法[J].神州(中旬刊),2012(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