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失地農民群體的體育權利保障工作開展水平,對于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開展質量具有充分影響,該文圍繞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接軌路徑問題,選取3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失地農民 體育權利 保障接軌路徑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1(c)-0188-02
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是當代中國在21世紀時代歷史發展背景之下的重要課題,其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取得和實現的綜合性效能目標狀態,對于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歷史時期之內經濟社會建設事業的具體開展水平具有深刻的影響和制約效應。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具體開展過程中,城市生活空間整體面積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導致農村居民可利用空間的總體面積規模不斷縮減,導致一定數量的農民真切面對大量失去土地資源的可能性,并逐步發生由耕地農民向失地農民的身份轉變,給其實際獲取的農業生產經營收益水平,以及各項綜合性社會權益項目的獲取和實現狀態造成極其顯著的不良影響。隨著失地農民群體城鎮化轉移規模的不斷擴展,失地農民群體的基礎體育權利保障問題逐步引起了廣泛關注,在我國城鎮化發展事業領域發揮了極其深遠的現實影響作用。有鑒于此,文章將會圍繞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接軌路徑問題展開簡要闡釋。
1 公民體育權利和失地農民體育權利的概念界定
所謂體育權利,是每一個獨立公民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保障項目,是現代人權概念認知體系中的基礎組成內容?,F階段,我國當代學者在標準公民體育權利的基本內涵過程中,具體化地形成和闡述了一系列的差異化觀點,現試舉幾例如下。
第一,所謂公民體育權利,是遵照現行法律法規條文的有關規定,公民在參與體育性相關社會活動過程中所獲取和享受的各項基本權利,是國家國家強制力通過法律法規條文表述和規范形式,確保公民獲取參與某項特定體育運動項目的實踐可能性。
第二,所謂公民體育權利,是獨立公民通過自身主觀努力行為而獲取的,具體參與某項特定體育運動項目的資格、條件,以及應用性技能,同時還包含借由參與自身選取的體育運動項目而獲取預期收益目標的權利。
第三,所謂公民體育權利,特指公民在具體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獲取和享有的各項權利,其中涉及了運動權利,以及與運動權利相關其他權利。
在綜合分析上述3種觀點表述背景下,文章認為公民體育權利,就是每一個獨立的公民在具體參與體育活動過程中,依法應當享有的權利。在現行的法律法規體系中,公民的體育權利具備絕對性和強制性特征,是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無權剝奪的。
從比較視野角度分析,失地農民全體在整體上和宏觀上具備鮮明的弱勢群體特征,但卻在法學研究視野之下同樣現有與其他公民群體同等化的體育運動實踐權利,在體育權利的獲取和享有過程中不應當遭受任何形式或者是任何程度的歧視行為和排斥行為。
失地農民體育權利是公民體育權利的子屬概念和下位概念,是每一個獨立失地農民在具體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獲取和享有的運動權利,以及運動權利相關權利。切實保障失地農民群體獲取和保持最充分的體育運動權利,能夠加大幅度促進失地農民群體實現最優化的身心健康建設目標,確保我國現代城鄉體育性公共服務活動路徑實現均等化發展狀態,助力我國和諧社會建設實踐目標的順暢有序實現。
2 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現狀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快速有序推進,城鄉民眾基本生存環境中的失地農民群體的數量規模呈現了逐年提升的發展演化趨勢,而在這一實踐變化過程中,我國失地農民群體在各項基礎權利項目的建構和保障層次所遭受的一系列局限性以及限制性特征逐步引起了廣泛而密切的關注。文中以失地農民群體體育權利的獲取現狀作為基礎,針對新型化建設過程中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問題展開簡要分析。
2.1 物質性權利保障制度存在明顯缺失
現階段,我國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工作在物質層面的缺失問題主要集中展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體育經費支持數量規模存在顯著的短缺特征。遵照現行法律體系中有關條文規定的相關內容,地方政府在征收和接管失地農民的土地資源過程中,應當遵照實際征收的土地資源面積,為相應的失地農民提供相應數量的貨幣資金補償,但是現有的貨幣資金補償行為在資金供給數量層面存在鮮明的局限性,未能確保失地農民個體的基礎性物質生活需求實現充分滿足,間接上表明失地農民安置社區內部體育設施建設支持條件會發生表征明顯的局限性。
第二,體育運動基礎場地設施的建設和配備數量明顯不足。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設和提供,是我國地方政府為失地農民提供社會保障支持助力條件過程中的基本實踐條件。然而,現階段我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的建設質量,以及配套性應用設施的建設配備完整性和充足性層面均存在著鮮明的局限性,而且在體育運動場地和基礎器械設施的建設和配備方面也存在著鮮明的局限性。與此同時,現有安置社區體育設施遭遇的惡意占用現象,也給城市失地農民體育權利的充分保障造成了明顯的不良阻礙。
2.2 法律性權利保障制度存在明顯缺失
第一,我國現有法律法規體系,尚未針對失地農民群體的體育權利保障問題做出充分的法律條文表述,1995年制定發布并投入實施的《體育法》中關于體育權利保障問題的法律條文均具有鮮明的宏觀性和籠統性,沒有針對我國獨立公民個體的體育權利保障問題制定和規定專門的細則法律條文,直接導致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開展過程中,我國失地農民群體的體育權利保障工作無法獲取到堅實而穩定的法律支持條件。
第二,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附屬的各類基層行政組織,以及失地農民安置保障社區,尚未針對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問題制定和實施系統化和針對性的制度?,F階段,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附屬的各類基層行政組織,以及失地農民安置保障社區往往只關注失地農民在生產生活實踐領域的制度建設和保障條件,未能對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相關制度建設工作施加充分關注,直接導致失地農民在具體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未能獲取到穩定而充分的基礎設施支持條件。
2.3 精神性權利保障制度存在明顯缺失
受物質文化變遷和制度變化變遷要素的共同影響,我國失地農民群體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的身份變遷和基礎生活環境變遷實踐過程中,尚未實現對基礎文化觀念格局以及思想意念狀態表現特征的深入穩定轉變,給其實際獲取的生存質量水平狀態造成了極其顯著的不利影響。
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進程的開展過程中,失地農民個體從農村居民身份到城市居民身份的轉化過程中,未能獲取到基于政策和制度層面的支持保證條件。在失地農民無法準確認知從農民身份到城市居民身份的轉化特征基礎上,其不僅無法建構科學穩定的心理性生活保證條件,還會在具體參與體育運動活動過程中,無法獲取到充分穩定的支持保障條件,給其實際獲取的體育運動參與體驗造成了顯著的不良影響。
3 新型城鎮化過程匯總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策略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具體推進過程中,切實做好針對農村失地農民群體的體育權利保障工作,對于有效提升失地農民群體的綜合性生存質量狀態,加快失地農民群體在身份形態、文化觀念和心理認識層面的快速轉變,具備極其深刻的現實影響效應。因此,制定實施系統有效措施,提升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工作的綜合開展水平,對于我國現代新型城鎮化建設事業的順暢有序推進具備深刻的現實保障意義。
3.1 物質性保障措施
第一,逐步將體育運動應用性場地設施的建設和供給工作,納入失地農民安置保障設施的建設規劃體系之中,各級地方政府及其附屬的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嚴格遵照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發布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文件,在失地農民保障安居小區的建設過程中,同時規劃建設專門性的體育運動應用場地,并配置相應的體育運動應用設施,促使失地農民獲取到與城市居民完全相同的體育運動基礎設施保障條件。
第二,逐步賦予城市失地農民群體,在具體使用公共性體育運動應用設施方面的均等性權利,并給失地農民賦予和提供使用城市公共性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的實踐權利。
第三,賦予生活于城鎮生活空間內部的失地農民群體,在具體使用地方性學校體育運動場地條件和應用性技術設施層次的充分優待權利,并將城市學校部門中配備和擁有的體育運動應用場地和體育運動運用設施,能夠為城市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工作提供補充和支持。
3.2 法制性保障措施
第一,通過對現行《體育法》有關條文的修正和完善,切實引入適當數量的關于保障城市失地農民體育權利的相關條文,促進城市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工作實踐過程中,能夠獲取到充足而穩定的法律制度支持條件,為充分保障失地農民順利獲取到最佳的體育運動權益創造支持條件。
第二,中央人民政府體育事業管理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體育事業管理部門,要結合本級行政區劃內部失地農民在參與具體體育運動項目過程中的基本權利和基本權益的獲取狀態,為其配套性制定和實施針對性的權益保障支持制度,我國失地農民權益保障工作開展水平實現顯著優化提升。
4 結語
針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接軌路徑問題,文章選取公民體育權利和失地農民體育權利的概念界定、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現狀,以及新型城鎮化過程匯總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策略3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岐富,吳真文.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保障接軌路徑分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105-110.
[2] 王剛,張輝,湯凱.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體育生活保障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0):150-151.
[3] 夏瓊華,周進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我國失地農民的體育權利[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6(5):40-43.
[4] 吳真文,王岐富,吳琛,等.城鎮化進程中體育權利的保障路徑——以失地農民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8):13-18.
[5] 吳真文,吳琛,王岐富.城鎮化進程中失地農民體育權利保障模式的探索[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6):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