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溧瑾
摘 要:其實從本質上來說,虛擬財產同樣具有物權屬性,而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在虛擬財產被盜事件的量刑之上其實還存在很多問題。故此應該從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入手,選擇虛擬財產失竊適用的罪名,以此來進行量刑,借此來探究虛擬財產的保護路徑。當前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虛擬財產糾紛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問題。所以說從法律層面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從筆者的實際經驗出發,對這類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虛擬財產權的保護帶來一些思考。
關鍵詞:虛擬財產;刑法屬性;保護路徑;研究
現如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難以離開互聯網,網絡游戲以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了青少年較為推崇的生活方式。根據相關數據分析,中國的網絡游戲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一千萬,其年齡主要集中在20到24歲之間。在互聯網技術以及網絡游戲的高速發展之下,侵犯虛擬財產的行為也是有發生,有接近80%的游戲玩家都經歷過盜竊事件。所以如何在法律層面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是我們當下急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互聯網時代之下保護好民眾的私有財產。
1 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
1.1 基本概念
從概念上來說,虛擬財產主要是指的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于網絡之中并且能夠通過一定的計算機程序在網絡之間進行數字化轉移的非實體的財產。對于虛擬財產的范圍,相關學者并沒有形成準確的歸納。當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觀點:首先部分學者認為虛擬財產是具備一定現實交易價值的虛擬信息,主要包括在離線市場內通過交易行為獲得的具有現實利益的虛擬物品。例如游戲玩家在互聯網平臺中積累和儲存的‘貨幣、‘裝備以及‘寵物等等虛擬物品。其次部分學者認為虛擬財產的概念應該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之上有所增加,即凡存在于特定網絡空間之內的虛擬物品且在歸屬權上具有專屬性的特質,都應該被稱為虛擬財產。簡單來說像如個人的社交賬號,空間專屬主頁以及電子郵箱的域名等等其實都應該帶有虛擬財產的屬性。對比兩種觀點,其實第一種觀點應該屬于狹義上對虛擬財產的理解,而第二種觀點則屬于廣義上對虛擬財產的理解。兩種概念各有可取之處,但要作為對其進行保護的參考,還需要進行適當的修改。
而相關法律專家認為,只有當虛擬財產與現實社會發生法律層面上的聯系時,這時虛擬財產才進入了被法律保護的圈子內。簡單來說,法律保護虛擬財產,保護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而是附屬在物上的‘社會關系。一旦聯系發生,虛擬財產就會完成由‘物向‘財產的轉變過程,法律才能夠履行對其進行保護的職能,但如果這樣的聯系沒有現實社會元素的參與,法律也就沒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基于此我們可以得知,上文中提到的對虛擬財產的狹義理解其實更為準確。
1.2 基本屬性
虛擬財產的基本屬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不具備‘物品的獨立性,這是因為網絡虛擬財產的獲得、使用以及轉移都是在互聯網運營商的技術支持之下來完成的。如果互聯網運營商終止服務或者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中斷服務,那么虛擬財產就會消失,直到下一次運營商恢復技術支持,虛擬財產則又會重現。互聯網運營商通過向用戶提供虛擬財產而獲取收益,虛擬財產到實體貨幣的轉化是在網絡運營商的參與之下才能夠完成的。[1]由此可知,虛擬財產只有能依附于互聯網運營商而存在,所以它其實不具備‘物品的獨立性。其次虛擬財產在互聯網運營商與玩家之間存在債權屬性,但網絡虛擬財產的使用范圍卻已經拓展到了玩家與玩家之間,因此對虛擬財產的屬性我們不能從債權的角度對其進行解釋。最后如果用新型財產權利對虛擬財產權進行定性,那么依靠原有的法律體系則很難對虛擬財產進行規制。因此這方面的局限性是難以避免的。綜上所述,虛擬財產其實具備雙重屬性,只有保持其債權以及物權的動態分布,借助于不同的主體使兩者之間呈現出不同的組合才能夠形成虛擬財產權。
2 現階段虛擬財產保護所面臨的困境
2.1 罪刑法定困難
簡單理解,罪刑法定即‘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不屬于違法行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不作處罰。而目前國內的法律體系中,并沒有對圍繞著虛擬財產所產生的違法行為做出準確的解釋。具體來說,《憲法》、《民法通則》以及《刑法》中對如何保障公民的私有財產權都有明確的規定,但因其法律條文的敘述較為模糊,所以根本難以確定虛擬財產究竟適用于哪一門法律。再者也有很多法律界人士認為虛擬財產的保護根本沒有辦法用以上三部法律中的法律條文去解釋。基于此,很多司法機關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虛擬財產侵權事件都不予立案,很多民眾在侵權發生之后根本申訴無門。[2]其實出現這一問題與當前國內司法界沒有對這個問題達成共識有很大的關系,未來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條文,結合虛擬財產侵權事件的犯罪特征來對完成入罪。
2.2 收集證據困難
虛擬財產侵權犯罪事件其實區別于一般的犯罪事件,在犯罪手段以及犯罪地點上都存在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借助于發達的網絡,即使遠隔萬里罪犯也能夠實施自己的犯罪行為。一旦這樣的區域跨越了地區以及國家的限制,這會給有關部門的偵查取證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難題。而偵查取證是量刑的前提,只有收集到足夠有利的證據,才能夠對犯罪行為進行最公正客觀的懲處,這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原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打破了傳統的國界限制,犯人、實施犯罪行為所用的服務器以及被害人可能位于三個不同的國家,基于這種現狀就必須完善現有的處罰標準,制定完善的引渡條例。
2.3 確定犯罪數額困難
通常情況下虛擬財產犯大都是結果犯,也就是說只有侵犯行為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夠對其量刑。但實際工作中要想確定虛擬財產的實際貨幣價值其實存在很大的難度,因為它不像貨幣或者重金屬一樣可以準確的計量。而且如網游武器裝備以及寶物等虛擬財產其實際交易的顯示價格也存在很大的波動性,當前還沒有一套完善的標準對其價值進行評估。也正因為如此,很多法律界以及經濟界的學者都反對將虛擬財產侵犯權視作犯罪行為來處理。
當前虛擬財產的價值評估主要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的標準來完成的。首先是虛擬財產供應商向用戶提供虛擬財產時所規定的價格,其次是用戶為了得到虛擬財產所投入的人力以及物力,最后是大多數虛擬玩家進行交易時的價格。但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以上幾種方式各有利弊。未來對虛擬財產的認定一定要遵循基本的價值規律同時參照相關的法律條文,要在兩者的指導之下來完成。
3 虛擬財產的保護路徑
3.1 刑法修正案對這部分內容的解釋
如果單純的通過立法解釋無法對虛擬財產進行有效的保護,其實我們就可以借助刑法修正案加強對虛擬財產侵權行為的刑法規制。在2009年出臺的刑法修正案中,就擴大了打擊計算機犯罪的范圍,而且也為司法機關處理相關的違法事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綜合來說,本次修正案即明確了刑罰的內容又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加大了懲罰的力度,這是從法律層面對私有財產進行保護的一次偉大嘗試。但其實本修正案中的條款還存在一系列的弊端,雖說其對虛擬財產侵犯犯罪行為進行定罪,對計算機中的信息進行保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但要想真正追求犯罪者的刑事責任,還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據。[3]依靠現有的法律條文很容易出現處罰過重或者過輕的問題,這有礙于司法公正。
3.2 單行刑法
單行刑法更像是政府針對于某幾種違法行為而制定的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來說,其實這更像是對當前刑法規定的一種補充,這類法律應對虛擬財產侵權事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單行刑法獨立于刑法典,但內容上卻不如刑法典完善,其本質應該屬于特別法。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對現有的刑法條件進行修正,制定刑法修正案。在此基礎上,可以嘗試制定一部專門的刑法來對虛擬財產侵權犯罪行為進行保護,這與虛擬財產的犯罪特點有很大的關系。
一旦新的犯罪行為出現并且危害到社會安全的時候,必然需要對現有的刑法內容進行調整。但如果新出現的犯罪行為已經超過了刑法這一客體的承受能力,則要么應該重塑刑法體系,要么通過單獨的刑法模式對犯罪行為進行規制。虛擬財產侵權犯罪事件,從很大意義上來說正具有這方面的性質,因此單行刑法其實也是保護虛擬財產的一條可行之路。
綜上所述,當前飛速發展的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對于計算機互聯網在法律層面上的監管其實還存在很大的滯后性,也正因為如此相關的虛擬財產侵權案件才層出不窮。虛擬財產屬于網絡的一種衍生物,社會生活中網絡急速的普及,隨之虛擬財產被日益突顯出重要性的一面。就虛擬財產屬性來說,在法律層面上是怎樣看待的,刑法學界就此爭議非常大,并且此問題牽涉虛擬財產侵犯案件如何定罪量刑,因而意義相當重要。但當前國內的法律并沒有辦法對這類事件做到有效的監管,有關部門在面對此類事件的時候往往都有心無力。基于此我們需要從法律層面探尋出一條保護虛擬財產的可行之路,本文從虛擬財產刑法的基本概念與屬性入手,深入分析現階段虛擬財產保護面臨著諸如罪行法定困難、收集證據困難、確定罪行數理困難等問題,進而尋求虛擬財產的各種可能的保護路徑。
參考文獻
[1]陳興良.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及其保護路徑[J].中國法學,2017,(02):146-172.
[2]陳寶男.論網絡游戲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及其司法保護[D].深圳大學,2016.
[3]曹一雯.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及其保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