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霞
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近半年的訓練與學習,學生具備初步的法學學習基礎,包括法理學基本概念的理解與識記,法理學基本法律關系、原理的初步分析與應用。但由于年齡小,社會實踐不足,理解力、實際運用能力尚有待提高。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講授的是《婚姻家庭繼承法》中,“法定繼承的范圍與順序”的內容,是第一章法定繼承概述內容的延續,也是法定繼承中的具體規則的學習,是繼承法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日常的法律實踐中運用較多的一項法律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法定繼承范圍、順序和遺產分割原則進行識記,并在此基礎上學會應用:甄別法定繼承人與非法定繼承人;對不同法定繼承人之間繼承順序進行排列;在法定繼承人之間進行遺產分割。
過程與方法:
本課包括課前學生自學,課堂案例討論分析和課后學生鞏固與實踐三個部分。學生自學內容要求對法定繼承的范圍和順序、法定繼承遺產分割原則進行理解、識記;課上案例教學,通過角色扮演討論、法庭辯論等方法掌握對典型案例的分析步驟,針對社會真實案例掌握法定繼承規則的適用情形,提高分析應用能力。課后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觀看微課復習鞏固本節課課上內容,上網查找新案例,并在平臺上分析討論深化實踐應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本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討論,小組之間進行辯論,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組內協作與組間競爭精神;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法庭堂實踐過程中,感受律師、法官的職業精神,逐步培養“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律職業道德。
重點:法定繼承的范圍與順序、遺產分割原則
難點:遺產分割原則
教學策略:翻轉課堂、案例教學、角色扮演
教學資源:微信公眾號:《法律常識小講堂》視頻、學案、學習任務單等
教學過程(環節):
一、課前選擇案例——預習
教學內容:
結合視頻《于久琴狀告姐夫及外甥》學習法定繼承概念、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順序、法定繼承的遺產分割原則等相關知識的識記、理解。
學生活動:
在家觀看案例視頻,自學學案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單。
教師活動:
課余網上搜集下載制作案例,編寫學案。
設計意圖:
延伸課堂容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導入呈現案例(5分鐘):
教學內容;
播放典型案例《于久琴狀告姐夫及外甥》。
原告于久琴認為被告,姐夫和兩個外甥侵犯了她的繼承權,請求法院重新分割其母親的遺產。
學生活動:
再次觀看視頻,思考問題(詳見學習任務單),模擬視頻內容,按選定好的角色, 分別組成合議庭組、原告組和被告組進行學習。
教師活動:
播放視頻,提出問題,開展案例教學,同學們分別作為原被告律師和法官應該怎樣依據事實和法律做出判斷?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分別從原告與原告律師、被告與被告律師、合議庭成員角度探討問題。
二、講授新課——分析案例(25分鐘)
教學內容:
分析一:(5分鐘)法定繼承視頻案例討論。學習鞏固法定繼承概念、適用的法定情形。
學生活動:
回答問題突破以下知識點:1、繼承的種類;2、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的區別。3、法定繼承適用情形。
教師活動:
參與討論:本案屬于何種繼承方式,為什么?法定繼承適用的情形?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的區別。
設計意圖:
澄清法定繼承的概念及適用情形。
教學內容:
分析二:(7分鐘)法定繼承視頻案例討論。關于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順序的復習、鞏固與應用。法定繼承人范圍與順序參見學案。
學生活動:
分組辯論發言與組內討論:
原告律師組:
經過組內討論,小組代表陳述案由和訴訟請求:原告于久琴在母親死后沒有分得遺產,認為姐夫及兩個外甥侵犯了自己的繼承權,請求法院依法重新分割遺產,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被告律師組:
經過組內討論,小組代表針對原告的訴求,作出以下答辯:第一,原告在魏淑芬(原告母親)生前沒有盡到贍養義務;第二,魏淑芬生前曾多次作出意思表示,將財產留給羅長利,且將宅基地使用權更名為羅長利。所以不應分得遺產。
合議庭組組內討論后,小組代表歸納爭議焦點:第一,查清本案遺產范圍,第二,在甄別本案近親屬之間的關系,畫家族樹后,確定本案繼承人。于久琴、于久琴之姐、葉久伶(于久琴之同母異父兄長)。于久琴之姐的繼承份額由她的繼承人(于久琴姐夫和兩個外甥)繼承。魏淑敏遺產包括老房3間和存款若干。
教師活動:
參與討論:
1、本案的繼承人都包括誰,為什么?葉久伶的“贈與行為”法律效力如何?
2、本案中魏淑敏的遺產有哪些?
設計意圖:
在實踐辯論中學習鞏固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順序的知識,并會分析、應用。
教學內容:
分析三:(13分鐘)法定繼承視頻案例討論。復習、鞏固、應用法定繼承遺產分割原則。法定繼承遺產分割原則包括一般原則與特殊原則。(參見學案)
學生活動:
原告律師組先組內討論,再提出遺產分割方案,并說明理由。
被告律師組先組內討論再提出遺產分割方案,并說明理由。
合議庭庭討論評議:
根據法定事實、法定理由,分割遺產。
教師活動:
教師引導提問:
在視頻案例中,原告的訴求與被告的主張,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是否能夠支持她的所求,為什么?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點評案例,進一步鞏固所學,體會“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重要性。
評論案例(5分鐘)——結論:
教學內容:
結論:
1、本案的遺產包括魏淑敏遺留的存款和宅基地上的房產。
2、本案繼承人范圍:于久琴(原告)、葉久伶、原告的姐姐。
3、于久琴、葉久伶和原告姐姐各應分得1/3遺產。
學生活動:
原告律師組討論并回答問題,代表作出最后發言。
被告律師組討論并回答問題,代表作出最后發言。
合議庭組討論并回答問題,審判長最后確認繼承人并根據遺產分割原則作出本案判決。
教師活動:
教師引導提問:
在視頻案例中,原告的訴求與被告的主張,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是否能夠支持她的所求,為什么?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點評案例,進一步鞏固所學,體會“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重要性。
小結(3分鐘);
教學內容:
法定繼承人范圍、順序和遺產分割原則的鞏固。
學生活動:
學生總結法定繼承人范圍、順序和遺產分割原則。
教師活動:
教師評價補充。
設計意圖:
鍛煉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復習鞏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