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幼兒園新教師,是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支生力軍,這支生力軍的戰斗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整個園所的辦園水平。那么,作為新教師,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她們將經歷從受教育者向施教者的身份轉換,兩種角色所內含的社會期望、行為規范各異:從學生的被管理和依賴到教師的支配、管理者、照顧者身份的轉換。不僅是外在形象的改變,更是內在心理及行為的變化與適應。而社會對教師的形象有著固有的期待:如親切的面容、和藹的態度、細致而耐心的言行、踏實嚴謹的作風等,它們成為教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定位。初為人師的新教師,往往因為種種壓力以及對工作崗位角色的定位、角色互換之間的不清晰而困惑迷茫。那么,做好職業角色適應前的充分準備,就成為了我們每一位新教師的必修之課。
一、新教師角色適應前的準備
(一)心理準備
隨著整個社會對幼兒教育的日益關注和重視,人們對幼兒教師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幼兒教師的日常言行備受各界人士的關注,有褒獎,也有負面報道。在這種環境下,初晉升為幼兒園新教師時,心理難免面對許多壓力,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可以繼續勝任......因此,對新教師任職前的心理輔導和鼓勵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可提供各種幫助:如新老教師結對子,在教學經驗方面傳幫帶幫;組織教師之家活動,提高新教師對幼兒園的歸屬感;分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讓新教師盡量在最短時間爭取得到家長的認可……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才會順利的適應“幼兒教師”這一職業角色。
(二)技能準備
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技能。新教師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往往與當前先進的幼兒園教育理念大相徑庭。因此,加強新教師業務學習培訓,盡快了解當前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時代教育接軌勢在必行;其次是引導新教師學會反思技能。在觀摩他人課、自己備課、上課、評課之后,學會及時進行總結經驗,反思改進的辦法。或是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反思其隱含的教育價值,積極引導;最后便是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技能,讓家園合力,使教育事半功倍。
二、高效的教學行為是新教師角色適應的目標
新教師在學校接受的教育與培訓,其觀念技能都只停留在抽象、空洞的書面狀態,沒有得到過實踐證明。她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必須由陳述性水平向程序性水平轉化,即逐漸內化形成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技能。在真正的教學中,新教師教學技能日臻熟練,她們所獲得的教學自信心才會日益增強,教學行為才能逐漸提高,才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對所從事的幼兒教師事業才會具有成就感。而教師自身由此也才能真正實現角色規范的內化,完成角色轉換,因此,積累教育教學經驗、擁有高效的教學行為才是新教師實現專業化成長,完成角色適應的最終目標。
三、幼兒園新教師角色適應的途徑
(一)加強學校的培養管理和就業指導
為使新教師盡快適應幼兒園教師這一角色。建議幼師學校加強學生學習時間的管理。在有限的學習時段,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嚴格課程檢核以及對學生專業實習環節的管理,防止形式主義。并對畢業生進行就業前指導,從心理、教育思想意識等各方面做好就職角色適應的準備。
(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素養
幼兒園新教師要完善知識結構:
(1)豐富體制性知識。新教師要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掌握全面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融合的知識文化,多涉獵各方面知識。
(2)增強條件性知識。新老師在職前和在職時要充分利用學校或園內資源,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形成繼續學習幼教理論的意識。
(三)在職培訓
近年來,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提出與倡導,人們重新審視職前教育對個人終生發展的意義和作用。任何一個職業,都要求其從業者終身地學習和進取。職前教育僅僅是教師生涯接受專業教育和培訓的開始,為日后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做了尚不完備的理論準備,不能指望任何一個師資培訓機構僅僅在職前培訓中就造就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入職后,結合具體的教育實踐活動,針對實際的教育問題接受有針對性的、實用的在職教育和培訓是所有新教師提高專業能力、改善教育行為、縮短角色適應期所迫切需要的。目前的在職教育培訓從形式到內容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許多幼兒園,傳統的師傅帶徒第的方式依然是最主要的新教師在職培訓方式,其中經驗的傳授多于理論的指導,短期培訓學習、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等培訓方式中針對性弱、空洞、短視性現象較為突出,對新教師解決實際遇到的教育問題,缺乏有力的理論與技術手段上的支持與幫助。
四、反思力的培養是新教師專業發展的切入點
反思型教師是善于對自身職業素養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智慧型教師。其反思特點是從自己日常的發現問題——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實踐驗證四個階段,進行的遞進式發展的學習過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產生出一種想要改變的意愿,于是開始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仔細觀察問題的方方面面,收集各種信息,特別是關于自己活動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身,分析和明確問題的本質;經過深入分析問題后,教師依據教育理論,積極尋找策略嘗試解決該問題。并進一步進行類似問題的歸納總結;最后應用于教學中,積極實踐驗證策略的實效性,以期教育水平與質量的提升。以上四個階段中,反思最集中地體現在觀察和分析階段,與其它環節相結合,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使教師的專業化呈可持續發展狀態。
幼兒素質教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幼兒教師能力素質的高低。而每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其成長之路上都必不可少的經歷過“新教師角色適應”這一階段。它具有社會學、心理學及管理學三方面的價值與意義:從學生向教師的角色轉換、幼師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攀升、對職業發展方向與前景的積極探索。因此,重視和正確對待幼兒園新教師的角色適應,她們必將成為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中最強有力的生力軍,乃至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