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林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這是《幼兒園指導綱要》中的一段話,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理念的提升,家園共育越來越受幼教工作者的重視,家長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被引入幼兒教育。
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家長資源的利用卻是困難重重的,因為家長的知識水平不同,理念不同,對于老師的安排也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態度,有的家長是想幫,卻無所是從,有的則覺得比較煩,想這些事情不是你們老師應該做的嗎?還有的家長認為這些事情是小兒科,置之不理,家長在家園共育中的積極性整體不高。我們該如何調動家長積極性呢?首先,我們要吸引家長的注意力,然后讓家長有參與共育的意識,最后讓家長工作從被動變主動,有效提高家園共育的質量。
一、創設有溫度的家園之窗,吸引家長的目光
家園聯系欄是運用得非常廣泛的幼兒園家長工作方式,它是反映老師班級管理情況的一面鏡子,也是幼兒園管理中促進家園合作的有效載體。然而,目前幼兒園的家園聯系欄在運用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形式單一、內容空泛、實效性不強、家長不關注……
為了轉變這一狀況,有效發揮聯系欄的作用,讓這一板塊真正成為聯系家長和幼兒園的窗口,我們著手進行改版,首先設計形式新穎的家園聯系欄,讓家長耳目一新;然后設計具有時效性的版塊,比如包含大量圖片信息的“熱點關注”、預報下周活動的“周計劃”、公示每天教育活動的“一日活動”、由家長負責提供的“你說我說-科學育兒”“寶寶秀”這樣一來,家園聯系欄每周一更換,有的板塊甚至一天一更換,這些內容不但反映班級活動情況,更有幼兒風采表現,還有家長自己提供的育兒常識,這極大的吸引了家長的目光,也調動家長為孩子準備材料,為班級提供育兒常識材料,無論是班級教師還是家長都動了起來,家園聯系欄“活”了,家園聯系欄成為名副其實的家園之窗。
二、體驗式家長會,參與到幼兒園工作新體驗
(一)改變家長會的傳統模式,讓家長對家長會有所期待
體驗式家長會要從家長座位形式的改變開始,分組而坐,開始以游戲引入家長會,教師將問題拋給家長,讓家長分組討論,各組派出代表發表意見。家長會的家長是主動地,思考中的,與教師互動中的。
(二)教師注重篩選家長會議題
例如小托班針對本年齡段幼兒年紀小及家長間還不是特別熟悉等特點,選擇諸如“家園合作中教師與家長的配合”“自理能力的培養”等主題。通過分組討論,消除了家長間的陌生感,增進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家長間的交流,請各組代表上臺發言發揮家長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參與到家園合作的工作中去。
(三)教師再帶領家長重溫家園配合事項,引導家長對照哪些事項配合得不錯,哪些事項配合得還不夠
在這一環節里,有的家長因忙與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對園方的配合事項一無所知而感到慚愧;有的家長因每天親自接送孩子對園方配合事項了如指掌而沾沾……在這強烈的對比互動中,家長在教育著家長;同時,令家長深刻感受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義不容辭。
三、建設家委會,讓家委會成為家長“領頭羊”
家委會的組建很容易,但是讓家委會運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園級家委會成員是從全園各個班級選舉出來的,彼此之間很陌生,對幼兒園管理者同樣不熟悉,在開展家委會活動時,經常有成員以工作忙,請不來假等理由缺席;在家委會聯絡群中,發個活動通知或討論,也很少有成員發言,這種情況使得家委會工作變得很難開展。
而班級家委會卻異常活躍,有親子活動時,在班主任老師的邀請下,家委會承擔家長報名,分組等策劃活動做的井井有條,班里有環境創設或制作活動,也有家委會組織家長來班級幫忙……鑒于這種情況,為了調動園家委會成員工作積極性,我們根據他們的特點分組,責任到組。
(一)活動策劃組——高起點型家長代表為主
這類家長的特點是接受過較好的教育,從事教師、醫生、大型企業管理等工作,家庭條件較好,對幼兒教育有較為積極的態度,并且擁有一定的教育知識。但這類人群往往有較高的自我認同感,對子女有過高的期望,對保教人員有很高的要求。幼兒園需要立足于增加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在家園溝通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后勤支持組——積極配合型家長代表為主
積極配合型家長農耕或小企業的手工作業為主要謀生手段,學歷以初、高中為主。他們大多對幼兒教育不夠了解,但卻比較重視幼兒的教育。他們在同幼兒園的溝通中一般與老師的關系比較融洽,樂于聽從老師的意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
(三)衛生保健膳食組——以家庭全職媽媽代表為主
以教養孩子為主要職業,對幼兒飲食研究細致,重視幼兒飲食營養,關注幼兒園食譜制定,衛生保健情況,請這一組家長代表監督伙房的食譜制定。
四、家長志愿活動,讓家長走進幼兒園,將家長資源帶進幼兒園
(一)家長助教,讓我們分享了蘊藏深厚的家長資源
從事各行各業的家長是豐厚的教育資源,邀請他們來園上課不擔彌補了我們幼教專業的不足。做生物老師的媽媽教孩子認識各種植物;當警察的爸爸給孩子講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跆拳道教練爸爸教授孩子防身招式……
(二)環境創設中的痕跡,親子活動策劃的智者
環境創設中,家園聯系欄中都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搜集的資料,走廊中掛著家長從外地出差帶來的工藝品。
在家長的積極聯絡下,我們組織幼兒參觀過消防隊,去銀行開展活動,還去到農業園進行親子采摘活動。
家園共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一個“共”字,說的是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配合,共同促進幼兒發展。家庭與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家長與教師都是教育孩子的主體,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應該攜手合作共同擔負起教育幼兒的任務。幼兒園應充分發揮家庭的各種教育資源,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育兒經驗,不同的知識與職業背景,不同的家庭環境都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