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江河
在小學學習階段,作業是幫助學生們鞏固數學課堂所學知識的最佳辦法。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學科,也是學生以后學習的基礎,而寫作業是整個數學學習過程十分的重要部分。新課程下的數學作業與原來數學作業的設計有所不同。所以,當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以新課程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改變來靈活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中作業設計的原則,并根據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問題以及解決方式,希望能夠促進學生們的思維發展,提高學生們的數學能力。
一、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作業的設計只注重對于知識點的考察,缺乏趣味。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尚未成熟,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和做法都會比較幼稚,非常感性化。如果作業中只注重對于知識點的考察而缺乏趣味,學生們有可能會產生厭煩的情緒。第二,作業設計的單一、枯燥。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老師在布置作業時都限定于書面作業,這種模式雖然利于老師的批改,卻容易使學生們的思維變得僵硬,不能夠靈活思考、解決問題,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綜合數學素養。第三,作業設計缺乏與生活的聯系。知識源于實踐,小學數學作業也不例外,應該延伸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將數學作業設計與生活聯系到一起,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們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第四,作業設計沒有注重學生們的個體差異。現在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千篇一律,都缺乏層次感。過于統一化的作業無法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并完成,這樣盡管大部分學生都可以完成作業,但是對樹立學生們對學好數學的信心并沒有幫助。
二、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
1.小學數學布置作業的方向
(1)降低學習難度
沒有任何資料、數據說明小學生的數學越難,學生的智力發展越高。數學越難,學生就越有興趣;數學越難,學生的思維發展越有邏輯。中國的數學難度大概是世界第一的,中國的小學數學六年級難度相當于美國的初三,中國的初三數學相當于美國的高三。
(2)要有實用性
教育的目的就是關心每一個孩子的健康和他的快樂成長,學會生活。我們從教材的改革已經看出,教材中數學內容的設定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符合學生自身的需求,更加從能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而設定一定的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實用性。因此,我們在作業設計上也要力求體現這樣的思想,讓每一道數學作業都能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僅解決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而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會大增,何樂而不為呢?
2.小學作業布置的類型
(1)設計趣味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在作業設計上也要力求體現趣味性。比如數學教材中,我們可以盡量把作業中的數學知識編成童話、游戲、故事、謎語等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設計游戲化作業
兒童是用“動”來感知這個世界的,玩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我們把作業內容和游戲有效結合,讓學生在玩中鞏固知識,就能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游戲類作業適合低中年級的學生。
(3)設計實踐性作業
數學作業只有和生活聯系起來,才能彰顯它的魅力,才能成為真正的數學,才能讓數學作業成為學生的最愛。否則,學生面對枯燥的一組數字,只是在不停地計算,就會沒有了興趣。當一個數學問題和生活聯系起來,學生通過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增強,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會加強,學習數學就會成為他的一種追求。
(4)設計探究性作業
課標提出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合作的、反思的、探究性的。探究性作業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探究性作業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學習“百分數應用題”后,設計這樣作業題:小剛、小強和小明合伙做生意,小剛出本錢4萬元、小強出6萬元、小明出8萬元,半年后他們減去成本和各種稅務還盈利了90萬元,怎么給分分紅利呢?又在學完“比例尺“教學內容后,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份探究性的作業供學生討論完成。比如請學生自我繪制一份家里的平面圖,并認真思考:你認為這客廳的設計和擺設合理嗎?你有什么改進的措施?為什么?再如學習“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后,可給學生設計這樣的一份作業:請你按照消毒液的說明書,自制一瓶消毒藥水給家里的廚房和廁所進行消毒。
(5)設計分層性作業
學生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并在作業設計上也要體現這樣的觀點。設計中可以將作業按照難易程度分為基礎、中、難三個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來做,但學困生必須要完成基礎的題目,這樣能做到保底。這種設計會增加教師的負擔,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廣泛收集教材外的題型設計。大部分的中等生都是力求上進,不怕困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根據中等生的心理,我們應該把作業按照基礎題和較難題兩個層次,要求全體學生完成第一、二題的基礎題,中等生和優生在完成基礎題的基礎上在完成第三、四題的較難題。這種作業模式即訓練了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又容易操作。
(6)設計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作業設計上也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之后,讓學生結合已經學習的乘法運算定律,自擬10道有關小數的簡便運算(要求:題目類型靈活,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編題后交給同桌去做,同桌做好后再交給出題人去改。總之,我們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上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所開拓,讓作業成為小學數學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習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與數學密不可分。數學作業設計,是小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數學作業、檢查作業得到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反饋,從而更加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檢查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成績、徹底掌握知識的目的。